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传记(3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传记(300字左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4/1/28 23:09:28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传记(3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

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其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他曾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的名言。

汉献帝与其当时的正妃伏皇后策划反对曹操,事情败露后,伏皇后竟被曹操乱棒打死,所生的两个儿子都被曹操用毒酒药死,伏家宗亲二百余人都被斩首,曹操的凶狠残忍可见一斑。

扩展资料:

关于曹操主要事迹:

1、错杀吕伯奢: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2、割发代首:

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严令践踏麦田者斩首。不料,曹操的战马受惊窜入麦田。曹操欲自刎,被众人拦住。郭嘉提出:《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曹操统帅大军,不可自戕。曹操割发代首,传示三军。

3、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三国魏政权奠基人)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

历史人物小传200字左右

度知道/百度文库你自己缩短就OK了

回答者:q222041|五级|2011-1-2515:27

魏延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张A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A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人物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k、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对比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以此观之,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魏延。

所以,若我评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者:冰凝青梅|二级|2011-1-2819:09

中华始祖-黄帝炎帝小传

治水英雄-大禹小传

春秋首霸-齐桓公小传

变法先驱-商鞅小传

至圣先师-孔子小传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小传

千古一帝-秦始皇小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小传

丝绸之路的奠基者-张骞小传

莫忘龙亭侯-蔡伦小传

医圣和神医-张仲景和华佗小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小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小传

-诸葛亮

-北魏孝文帝

-祖冲之

王羲之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魏延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张A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A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人物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k、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对比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以此观之,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魏延。

所以,若我评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者:两个人的快乐2|一级|2011-1-2820:54

商鞅

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战国时政治家。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随后,又升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他进一步变法。公元前340年,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他前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商鞅

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战国时政治家。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随后,又升为大良造。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他进一步变法。公元前340年,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他前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华始祖-黄帝和炎帝小传

治水英雄-大禹小传

春秋首霸-齐桓公小传

变法先驱-商鞅小传

至圣先师-孔子小传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小传

千古一帝-秦始皇小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小传

丝绸之路的奠基者-张骞小传

莫忘龙亭侯-蔡伦小传

医圣和神医-张仲景和华佗小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小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小传

-诸葛亮

-北魏孝文帝

-祖冲之

王羲之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魏延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张A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于是,就在张A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人物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k、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对比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以此观之,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魏延。

所以,若我评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大禹小传

大禹,姓姒,名文命,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的时候,黄河泛滥成灾,禹受命领导治水。他到各地查看山川地势后,总结了父亲用围堵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用筑堤堵与疏通河道相结合的办法,将洪水引入大海。紧张的治水斗争,持续了十三年之久。这期间他到处奔走,尽职尽责,三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顾上进去看一看。洪水退后,他又组织人们种植稻谷,发展生产。禹以其突出贡献,赢得了人们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伟大的禹。

孔子名丘,字仲尼,因为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出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逝世,享年72岁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入木三分故事中的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是王羲之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

  • 中三元,得第一,归故里,慰娇妻的历史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有这个人吗?度娘都没搜到三元,也就是解元,会元和状元,历史上一共才15人,武状元三元及第的只有三人。中三元,得第一,归故里每个三元及第的都会这么做,但你说的慰娇妻的历史人物只存在戏曲中商辂(1414-1486),字宏载,号素庵,明淳安芝山(今里商乡里商村)人。宣德十年(1435)乡试、正统十年(14

  • 古代著名人物作文素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人物素材,用于说明某个观点,表达某种主题,或作为对比材料。人物素材的积累要求我们多收集现代或是当今社会的优秀人物,比较有说服力,也可以是古代著名人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人物素材。人物素材——荆轲结识高渐离荆轲到燕国之后,跟那里一屠狗者和一位善于击筑的高渐离很投合。荆轲喜欢喝酒,每天都跟屠狗的人

  • 唐朝的历史军事小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争鼎强推大争之世强推五胡烽火录盗明强推大唐盗帅铁血大秦强推盗宋逐鹿夏鼎回到明朝当王爷回到唐朝当皇帝回到秦朝当皇子官居一品强推回到战国之我是枕醉江山调教初唐1908大军阀强推大周皇族(其实不算)大汉帝国强推北洋1917斩秦强推楚氏春秋江山美色江山美人志步步生莲强推宰执天下强推龙争大唐强推天下节度将

  • 红色故事读后感400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红色经典小故事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小兵张嘎》的红色经典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在抗战时期的冀中平原一位名叫张嘎的少年英雄的感人故事。张嘎和他的奶奶住在白洋淀边的一个名叫“鬼不灵”的村子里。张嘎和奶奶的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僻,奶奶又很热爱八路军,常常帮助八路军做事。他们经常掩护八路军干部转移,也常有八路

  • 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的议论文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在常人眼里很普通的问题,但又有谁能真正的回答上来!在少男少女们眼里,“美”就是有模特一样的身材,明星般好看的脸。所以,对于那些身材长相稍差的人敬而远之,有甚者像看见怪物一样的躲着,生怕自己沾了晦气。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也不仅仅存在于不懂事的他们之间。现在社会上追求的“美”仅仅是外表上

  • 于成龙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今离石市)人。《清史稿》有传。于成龙自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任广西罗城知县,到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逝世,即从45岁到68岁,仕途生活共23年。期间,历任四川合州知府、湖北黄州同知、湖北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江西江南总督,后

  •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只说大统一的王朝):夏,禹商,汤西周,姬发东周,姬宜臼秦朝,秦始皇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西晋,司马炎隋朝,杨坚唐朝,李渊宋朝,赵匡胤元朝,忽必烈明朝,朱元璋清朝,皇太极南北朝时南朝宋共历九帝,分别为: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刘昱、刘准。1、刘裕宋武帝刘裕,东晋

  • 思美人莫愁献身楚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第56集事到如今,楚王已然不再信任屈原,喝令屈原住口。屈原激动之下直指楚王,痛骂楚王昏庸,忠奸不辩。楚王暴怒之下将屈原打入大牢,并不顾屈鳌⒄押陀肽畹娜案妫魉翘媲笄椋鸵煌巫铩U押突呕耪耪诺馗现燎蛉吮滔即タ赐4罄卫铮押屯绰钋孀樱庑┠昀幢浞ǜ母锊恢赖米锪硕嗌偃耍⑶乙笄虺醴鋈恚顺醯钠K馄拢亢敛唤睬槊妫栏刚押

  • 中国历史上的前十个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十大帝王,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已经给出了五个: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还可以再找五个,个人认为,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皇帝。编了一首诗或者顺口溜,按历史顺序说说这十大?王: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震八荒。书同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