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里有哪些是我们安徽人?
安徽三国名将有:
华佗。东汉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国著名医学家。
左慈。方士,安徽庐江人。
刘馥。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
曹操。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
许褚。三国时期曹魏军中第一猛将,八虎将第一将痴虎将。
夏侯。字元让,东汉时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
夏侯渊。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曹真。东汉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太司马。
曹丕。三国亳州人。
曹植。三国亳州人。
曹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曹洪。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夏候玄:三国时期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
小乔。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
周瑜。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著名军事家。
鲁肃。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
蒋钦:九江寿春(今寿县)人
周泰:九江下蔡(今凤台)人
丁奉:庐江安丰(今舒城)人
刘晔:淮南成德(今寿县)人
蒋济:楚国平阿(今怀远)人
陶谦:丹阳(当涂)人
笮融:丹阳(当涂)人
二、三国里有哪些是我们安徽人?
安徽三国名将有:
华佗。东汉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字元化,三国著名医学家。
左慈。方士,安徽庐江人。
刘馥。沛国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
曹操。三国时沛国谯县(今亳州市)人。
许褚。三国时期曹魏军中第一猛将,八虎将第一将痴虎将。
夏侯。字元让,东汉时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
夏侯渊。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曹真。东汉亳州人。魏国名将。大将军。太司马。
曹丕。三国亳州人。
曹植。三国亳州人。
曹仁。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曹洪。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子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夏候玄:三国时期亳州人。征西将军。早期玄学领袖。书法家。
小乔。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
周瑜。三国时庐江舒县(今舒城)人,字公瑾,三国时吴国名将,著名军事家。
鲁肃。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
蒋钦:九江寿春(今寿县)人
周泰:九江下蔡(今凤台)人
丁奉:庐江安丰(今舒城)人
刘晔:淮南成德(今寿县)人
蒋济:楚国平阿(今怀远)人
陶谦:丹阳(当涂)人
笮融:丹阳(当涂)人
三、安徽历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安徽历史文化名人有管仲、老子、庄子、华佗、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鸿章等。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
庄子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四、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有:管仲、庄子、曹操、周瑜、朱温、杨行密、包拯、朱元璋、常遇春、李鸿章、毕升、大禹、涂山氏、皋陶、姜尚、曹洪、曹仁、鲁肃、吕蒙、曹真、曹丕、曹植、嵇康、王蕃、刘伶等。
安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桓温、桓伊、戴逵、夏侯渊、夏侯⑿眈摇⒀ψ邸⒔铡⒊挛洹⒍》睢⒘础⒒感⑾暮畎浴⑾暮钚⒒纠嫉取
文钦、何敬容、耿询、汪华、李绅、陈阿娇、陈婴、周景、曹操、华佗、吴敬梓、梅尧臣、戴震、邓稼先、严凤英等。
朱熹、张廷玉、程大位、程长庚、邓石如、黄宾虹、陈独秀、陈延年、胡适、陶行知、冯玉祥、张治中、王稼祥等。
五、安徽的历史名人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周瑜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安徽庐江舒县人。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军事理论著作。
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历史名人,如李鸿章、曾国藩、陈独秀、包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