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是谁?
主人公是项羽因为这个故事主要围绕项羽展开,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故事全文如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
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
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
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
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
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四面楚歌一词中,历史人物是?
1.破釜沉舟
秦末项羽与秦军战於钜鹿,项羽为使士卒拚死战斗,渡河之后,即将渡船弄沉,釜甑打破,以断绝士兵后退的念头。典出史记B卷七B项羽本纪。引申为做事果决、义无反顾。明B史可法B请出师讨贼疏: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无救於事。亦作破釜沉船、沉舟破釜、船沉钜鹿。
2.约法三章
语本史记B卷八B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指汉高祖入咸阳,临时制定三条法律,与民共守。汉书B卷二十三B刑法志:「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网漏吞舟之鱼,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后泛指事先约好或规定的事。
3.暗度陈仓
全句应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韩信又一出奇制胜之战略,项王以秦降将章邯守住刘邦东进关中之路,韩信表面修复入汉中时烧绝的栈道,却也私下拟定袭陈仓、定三秦之计,后谓暗中行事为「暗渡陈仓」。可见诸《史记B高祖本纪》与《史记B淮阴侯列传》。
4.四面楚歌
楚汉相争,项羽军队被汉军和诸侯兵重重围困於垓下,兵少粮尽,项羽於夜间听到四面的汉军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一惊之下以为汉军已占领楚地,遂连夜奔逃。典出史记B卷七B项羽本纪。后用以比喻所处环境艰难困顿,危急无援。三国志B卷六十二B吴书B胡综传:高祖诛项,四面楚歌。元B王逢B虞美人行赠邵y诗:四面楚歌那慷慨,芒砀天开五色云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