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公子小白是什么人物?

历史上公子小白是什么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57 更新时间:2024/1/21 22:35:35

一、历史上公子小白是什么人物?

“公子小白”即“齐桓公”(公元前716前643年),

中国春秋时齐国国君(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吕氏,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号召“尊王攘夷”,助燕败北戎,援救邢、卫,阻止狄族进攻中原,国力强盛。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与楚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北)会盟。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中原霸主。桓公晚年昏庸,信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也就是齐桓公姜小白。历史上的他是一个好色、贪杯、爱财之人,但同时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二、齐恒公姜小白的人物简介

齐恒公姜小白的人物介绍齐桓公姜小白乃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即位前称“公子小白”,即位后称“齐侯小白”。齐国内乱,导致齐僖公的长公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而死,内乱以公子小白与公子纠夺位成功而结束,公子小白即登上国君的位置。齐桓公早年任人以贤,求贤若渴。重用管仲,推行大范围的改革,齐国也因此渐渐强盛。在位期间,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受到周天子赏赐,称霸中原。

齐侯小白晚年信任奸臣贼子,生活糜烂颓废。最昏庸的莫过于齐桓公姜小白吃人肉的故事了。据《管子》记载,齐桓公当时睡眠很差,经常到了深更半夜还睡不着,而且盗汗不止,常常惊醒,易牙于是“调和五味而进之”,不惜用自己儿子做了一道菜,献给齐桓公。桓公对于婴儿肉称赞有佳,全然不觉把自己长子杀掉的父亲有任何过错。可见其道德底线的沦落和丧失。

所谓的“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大概说的就是齐桓公姜小白。“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不可得。乃援素帷以裹首而绝。死十一日,虫出于户,乃知桓公之死也。”姜小白最后被晚年宠幸的三个奸臣贼子,囚禁于宫殿之中,活活饿死,无人问津,宫廷政变,齐国大乱。以史为鉴,亲贤臣,远小人。齐桓公曾经一代枭雄,最终招致身死国破,只能叹息可悲可悲矣!

齐恒公姜小白的故事姜小白指的就是历史上的齐桓公,他生活在春秋时期,是齐国的统治者,在和公子纠争夺王位之后,姜小白成为了统治者,在任期间他重用管仲等官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因此而让齐国强大起来,但是到了晚年时期却变得昏庸,最终落得个饿死的境地。不管怎样说姜小白早期也是一位英明的帝王,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姜小白的'故事,那么姜小白的故事是怎样的呢?

关于姜小白的故事最为有名气的就是他任用管仲为相这件事了,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辅佐姜小白的人是鲍叔牙,而管仲帮助的则是公子纠,他们之间还算是政敌的关系,为了能够让公子纠继承王位,管仲还曾经亲手射杀过姜小白,但是姜小白却趁机诈死,早一步回到了齐国继承王位,因此而成为历史上名望很高的齐桓公。

在姜小白成为统治者之后,鲍叔牙曾经向他举荐过管仲,然而姜小白却始终无法忘记那一箭之仇,鲍叔牙便奉劝他,管仲是难得的忠心臣子,他是因为辅佐公子纠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也表明了他的忠诚之心,如果能够任用他,将来他一定会忠心地辅佐姜小白,姜小白考虑之后便让管仲为相,而管仲果然不负他的所托,在朝堂上进行多方面改革之后强大了齐国,也因此让齐桓公成为千秋霸主。然而到了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却任用小人为官,最终让齐国灭亡,自己也饿死了。

齐恒公姜小白的死亡原因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称霸一方的国君,齐国国力强盛,是最有实力的一个国家。齐国的强盛离不开齐桓公的治理有方,齐桓公也离不开管仲的辅佐。管仲是齐桓公最得力的助手,公元645年管仲生病去世,临终之前管仲告诫齐桓公要疏远朝堂上易牙,竖刁这些小人,但是齐桓公并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仍然与这些小人亲近。

直到齐桓公生病,卧床不起,易牙这些人便开始造反,他们假传齐桓公的命令,不让齐宫外的大臣们进来,不准任何人进宫探望齐桓公。齐桓公一直病重躺在床上,无人探望,最后饿死在床上,齐桓公的几个儿子为了夺皇位互相残杀,也没人关心齐桓公,齐桓公的尸体被搁置了六十七天,尸体腐烂生蛆都没人收拾。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齐国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齐桓公的强大离不开丞相管仲的辅助,没想到他们之前是政敌,管仲还刺杀过齐桓公,齐桓公能不计前嫌,选贤举能将管仲纳为宰相也可以看出齐桓公的贤能,不过这么一个霸主最后的却死的这么惨也让人唏嘘不已。

三、齐桓公为什么叫姜小白

因为姜是姓,吕是氏。姓氏最早是分开的,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周朝时齐国的第一任国君。姜太公自然姓姜,但由于其先祖曾被封在吕,所以他又以吕为氏,被称之吕尚。因此齐桓公姓姜,吕氏,通常又被称为吕小白。

在先秦时期,姓、氏却是互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姓是氏族组织的名称,氏是氏族内部家族组织的名号。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姓产生后,世代相传,一般不会更改,比较稳定,而氏则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而改变。

姓与氏作为不同级别血缘组织的名号,两者在先秦时代的区分很明显,古人有所谓“三代之上,姓氏有别”之说,就是由此得出的结论。

在对始祖的追溯上,姓由于所代表的氏族组织历史悠远,世系模糊,因而其真实的始祖已无法明确地追溯,每个姓只能出自想象的祖先——往往是半人半神的人物;而氏由于所代表的家族组织历史晚近,世系清晰,其始祖多数可以确切地知晓。

例如春秋时鲁桓公的三个儿子所建立的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孟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庆父,叔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叔牙,季孙氏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季友,而三家共同领有的“姬”姓的始祖,却只能想象为传说中的人物黄帝

扩展资料:

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三皇五帝时期已有了姓,而且,子女最初都随母亲姓。一些古老的姓如姬、姜、姚、u、妫、姒、嬴等,都是女字旁。显然,姓所标志的血缘关系最早是由女性来确定的。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便是姓产生时的社会背景。

周代,姓氏制度已相当严密,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姓与氏都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没有名字的平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如庖丁是对姓丁的厨子的称呼、优孟是指姓孟的俳优等。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

秦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并渐渐合二为一。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更将姓氏混同成一个概念。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史记甚至出现了孔子“字仲尼,姓孔氏……”其实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姓氏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姓氏最早不是一回事:姓别婚姻氏别贵贱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姓氏浅淡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四面楚歌的主要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主人公是项羽因为这个故事主要围绕项羽展开,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故事全文如下: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

  • 童话励志故事5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给他讲一个励志的童话故事,告诉他就算跌倒也要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爬起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童话励志故事,欢迎阅读!童话励志故事1:飞翔的金鱼金鱼这是第103次飞到空中了。小花猫不能理解这件事。每一次,摔在地上的金鱼都被猫儿捡起,放进了青花瓷鱼缸里。小花猫看着飞翔过的金鱼在鱼缸里累得

  • 中国有几皇几帝几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真正的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以前的只能算是天子、君主,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晋朝16位,隋朝3位,唐朝22位,宋朝18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鸡:皇帝总数20,最著名隋文帝杨坚,唐玄宗李隆

  • 西汉灭亡后,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汉王朝BC206公元220年西汉王朝BC206公元9年首都长安(陕西西安)第1任高帝刘邦BC202BC194年在位9年第2任惠帝刘盈BC194BC187年在位7年第3任废帝刘恭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第4任废帝刘弘BC187年高后吕雉摄政BC187BC179年摄政8年第5任文帝刘恒BC179BC1

  • 历史上有杨宗保这个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杨宗保是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作者杜撰的。有人考证,杨宗保的原型是杨文广。他原是长城守卫军苏烈的下属,后因为某种原因隶属于明世隐带领的尧天组织中的一员。王者荣耀中的所谓的原创英雄其实都可以从历史人物中找到原型,那裴擒虎的历史原型是谁呢?他的原型就是来自韩擒虎。韩擒虎,是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大将军、八州刺

  • 野生大熊猫求偶打斗3小时,关于熊猫都有哪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近日,四川省管理局区域的科研人员在开展监测野外大熊猫行为时,拍摄到大熊猫求偶争斗的行为,摄像机记录下整个过程:两只成年大熊猫,正在一棵树上追赶、打闹,打累了就停下休息,然后接着争打,整个过程将近持续了3小时。大熊猫性格非常的温顺,看起来呆呆的很可爱。眼睛又圆又大,就像水晶球一样明亮。它身上只有黑色和

  • 三年级跟小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作文350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我和流浪狗的故事不知道是我喜欢狗,还是这条狗的确逗人喜爱,它凭借着自己的机敏和顽强,渡过了生命的艰难时期,在人类的帮助下,成功地活了下来,使认识过这条狗的人们都为之赞叹,并赢得了同情和关爱.它的一生经历却给我留下许多思考和回忆.他是一位经验老到的猎手,有一天,他带着他心爱的猎枪,追杀着一群约有二十只

  • 孝文化的起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从孝的产生时间看:由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的卜辞中已有“孝”字,因此,孝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商周时代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老人,为父母长辈养老送终等等。扩展资料:

  • 中国历代有关皇帝的"之最"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多的是商朝,自汤至纣,共历30帝。历代王朝中,帝王最少的是王莽的新朝、北朝的东魏,均仅历1帝。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平均每帝享年54岁。历代王朝中,帝王平均寿命最短的,是北朝时的北周,平均每帝仅享年22岁。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

  • 我讲童话故事匹诺曹四年级作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我讲童话故事匹诺曹四年级作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在很久很以前,有个木匠在逃难中,孙子不幸遇难死了,于是他做了个木头孩子,取名叫匹诺曹,一天晚上,哗的一声,老木匠被惊醒,以为是下雨,穿衣服出来一看,原来没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