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二十八帝顺序如下: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6.则天皇后武祝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y,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25.襄王李保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28.哀皇帝李牵昭宗第九子,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佑四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晋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更多文章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扫灭六国,开辟岭南,奠定中国的传统版图,立万古不朽之伟业。修长城,筑秦陵,建阿房宫,都是人类奇迹,但是劳民伤财,加之法度苛严,焚书坑儒,为后世所诟病。其功也至伟,其弊也至深,评价两极。汉高祖:出生行伍,斩蛇起义,诛灭暴秦和强楚,以无为治天下,使天下得以休养生息,开辟两汉四百年基业,奠定我民族
唐朝皇帝与三省如何下达政令,是怎样的流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前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是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中书令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共6人,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如发现诏令有违失,可驳回,封还中书重拟,如审议合格后,由侍中(门下省长官)向皇帝进呈“画敕”,表示认
1798年是哪一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清仁宗爱新觉罗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爱新觉罗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号“嘉庆”。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终年六十一岁。庙号:清仁宗,谥号:受
有各朝代 皇帝年号 的表~包括谥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秦代帝王无谥号,以世代作为帝号)始皇帝赢氏讳政二世皇帝讳胡亥则天顺圣皇后武氏讳1、西汉景帝刘启(生卒时间:前188年-前141年)。汉文帝刘恒三子,在位16年。2、东汉明帝刘庄(公元29年-公元75年)。光武帝刘秀四子,东汉的第二个皇帝,在位18年。3、汉少帝刘辩(173年-190年)。在位不到
汉代有作为的皇帝分别为哪七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和帝刘肇,汉成帝刘骜徐州共出了11位开国皇帝,如刘邦、刘秀、刘备、曹丕、刘裕、萧衍、萧道成、朱全中、李升、朱元璋、洪秀全。若连同他们的继位子孙也计算在内,则有汉代24帝、南朝8帝,加上南唐3主,共有35个帝王是徐州人。徐州,简称徐,古称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以后的五个朝代:1、晋朝晋朝(266420年)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西晋为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王朝之一,两晋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其中东晋属于六朝之一。2、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
大唐盛世是指的哪个皇帝到哪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史学上盛唐指从唐高宗时代开始到唐宪宗时代结束的一段时期,大致相当于公元650年到820年。此时的中国物产丰盈,国泰民安,边疆稳固,物华天宝,一派盛世景象。中国还完全有能力镇得住四方。明代高在《唐诗品汇总序》中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其中盛唐指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是汉昭帝刘弗陵。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汉武帝于弥留之际立刘弗陵为太子,四天后的丁卯日,汉武帝驾崩于五柞宫,享年七十岁。汉昭帝登基时才8岁,却聪明伶俐、十分果断,对匈奴的政策十分得当。面对汉武帝时代的连年征战、增加徭役,汉昭帝听取重臣的建言,减少赋税,足足减少了3倍,进一步深化了汉
君王历史上有多少个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
乾隆前后皇上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清代从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分别是:1、努尔哈赤(天命);2、皇太极(天聪);3、福临(顺治);4、玄烨(康熙);5、胤(雍正);6、弘历(乾隆);7、永琰,后改琰(嘉庆);8、绵宁,后改宁(道光);9、奕(咸丰);10.载淳(同治);11、载(光绪);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