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76 更新时间:2024/3/31 11:19:54

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一:狄仁杰婉拒武则天“我不好奇”

一次,君臣议政后退朝。武则天离开御座,叫住欲转身离去的狄仁杰,君臣站在朝堂上聊天。

武则天着实夸赞了一番狄仁杰在地方任职时的政绩,忽然话锋一转,问狄仁杰:“你在州县干得那么好,你知道朝堂上有多少心怀叵测之人在打你的小报告,恶言贬低你吗?他们都想通过我的手整治你。”

狄仁杰心中一凛,一时不明白皇帝是何用意。

武则天目光灼灼地望着狄仁杰,又说道:“你要想知道朝中都是谁在打你的小报告,我就告诉你。”

狄仁杰此时才明了女皇的用意,遂一揖到地:“我不感到好奇,也不想知道。”

武则天很惊讶:“你不相信我?”

狄仁杰急忙解释道:“不是我不相信陛下您,而是我不相信我自己。”

武则天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狄仁杰婉拒武则天“我不好奇”,其实是容人的大智慧,也客观上避免了臣僚间无休止的暗斗。同时,也用自己的方式鞭挞那些心术不端之人,言简意深。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二:历史上最伟大的双面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是谍报史上的天才人物。作为一名双重间谍,他一面为二战时的同盟国搜集最重要的政治、军事情报,从而为正义战胜邪恶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另一方面,他又以虚假情报成功地欺骗了纳粹德国,以至于直到战争结束他们仍将他视为忠诚于纳粹的间谍。他的精彩表演受到当代人的交口赞誉。

武尔夫·施密特,名义上他是德国派往英国的间谍,实质上他也为英国情报五处工作,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战胜德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完美伪装让德国人在战争结束后,还将他视为忠诚的间谍,完全赢得了德国政府的信任。

武尔夫·施密特出生于丹麦,他的母亲是丹麦人,父亲是德国人,早期武尔夫·施密特受到纳粹洗脑,他还是一名法律系学生,思想纯正,又有学识,充满冒险精神的武尔夫·施密特被纳粹党的情报机构注意到,认为武尔夫·施密特是一个不得多得的间谍人才。于是武尔夫·施密特被招募为德国间谍。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于1940年9月19日被派往英国执行间谍任务,却不想,还没落地就被出卖,英国情报机构控制了武尔夫·施密特,并要他成为双面间谍,于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双面间谍的诞生了。

武尔夫·施密特被英国情报机构授予了通常间谍应有的自由和信任,他得到了德国和英国的共同信任,并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帮助下,向德国提供了一些真实的情报,更加深了德国对武尔夫·施密特的信任。

就这样,武尔夫·施密特在战争还没结束时,便被德国授予一级十字勋章的荣誉。战后档案还把他描写成一个忠诚于祖国的间谍。

武尔夫·施密特,是一个谍报天才,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富盛名的双面间谍,他同时为德国情报机构工作,后被策反成英国情报机构的双面间谍,凭借完美的伪装和聪明机智,即使战后,德国情报机构还没有发现他的双面间谍的身份,还给武尔夫·施密特授予了一级十字勋章的荣誉。

武尔夫·施密特评价最多的就是,谍报之神,作为一个双面间谍,他从1940的9月19日第一次外派英国进行情报工作时就被出卖,在没有为德国贡献一份有价值的情报的情况下,就被英国情报机构截获,英国情报机构也看中了武尔夫·施密特的心理素质和冒险性格,他们策反了武尔夫·施密特,让他成为德国和英国的双面间谍,并在英国情报机构的帮助下,开始向德国提供虚假的情报信息,并成功的蒙骗了德国,取得了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任。

武尔夫·施密特在间谍生涯中,最有名的事迹是利用德国情报机构的信任,给英国骗取了大量的纳粹金钱,并把有关盟军登陆诺曼底的虚假的情报信息传给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最终战胜纳粹德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但是作为一个备受赞誉的双面间谍,武尔夫·施密特自觉还是愧对自己的祖国,他在战后自觉无颜回到德国,一直在英国定居,成为了英国人心中的天才间谍,关于他的传奇故事,影视书籍都有专门的描写。

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篇三:首辅张居正的故事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

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

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

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腐败,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腐败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监在内宫用各种办法给他取乐。

有一次,神宗喝醉了酒,无缘无故把两个小太监打得半死。这件事让太后知道了,马上把明神宗找来,狠狠地责备一顿,还叫左右拿《汉书·霍光传》叫神宗读。西汉霍光辅政的时候,不是有个昌邑王刘贺即位后,被太后和霍光废掉皇位吗?

现在的张居正的地位就像当年的霍光一样,神宗想到这里,吓得浑身哆嗦,跪在太后面前求饶。

后来,张居正作主,把一些引诱神宗胡闹的太监全部赶走,太后还让张居正代神宗起草了罪己诏(皇帝责备自己的诏书)。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是明神宗对张居正,已经从惧怕发展到怀恨了。

公元1582年,张居正病死。明神宗亲自执政。原来对张居正不满的大臣纷纷攻击张居正专横跋扈。第二年明神宗竟把张居正的官爵全部撤掉:后来还派人查抄了张居正的家。张家子孙十几人,被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大儿子被拷打后自杀。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当然也遭到破坏,刚刚有一点转机的明朝政治又走了下坡路。

看过中外历史的英雄人物事迹还看了:

1.古代历史英雄人物事迹

2.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大全

3.中国历史英雄人物故事

4.古代历史英雄人物

5.英雄历史人物的故事

6.历史英雄人物故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女儿的别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初期帝王、大臣、甚至普通老百姓的女儿都称为格格,在满文中是姑娘的意思,到皇太极以后便改称为公主(和硕公主或固伦公主),王亲、重臣的女儿有郡主、郡君等称号.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皇帝的姑妈称大长公主,或者太主。清朝初期帝王、大臣、甚至普通老百姓的女儿都称为格格。NO.6狗、鸡、蛇、

  •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和事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个盲人与狗的感人故事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他的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

  • 我国的基本文化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宪法上的文化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宪法和法律调整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核心的各种基本文化关系的规则、原则和政策的总和。我国基本文化制度是围绕精神文明的核心进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一)精神文明是重要的基本特征精神文明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人们的理想道德风貌和教育、科

  • 中国历代王朝都定都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洛阳/开封/西安(咸阳)/南京/北京/安阳/沈阳////////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为东周秦朝两汉为统一三国(魏蜀吴)之后是西晋十六国与东晋并存北朝北魏分裂成东西魏,北齐北周再取代东晋以后是宋齐梁陈的南朝隋代北周统一全国,之后是唐朝随后为五代(梁唐晋汉周)十国两宋与辽西夏金对峙元朝又一次统一中国最

  •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写100字至200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走进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这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联的实践结晶,是人

  • CAXA2016如何调出螺母俯视图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从图库中调出螺母后,在图中点击并确认,确认后会出现其它视图的图样,直到点出你要的视图为止。如果你确认仅要螺母的某一视图,在点开图库选中要选的规格是,在其右下角有多个复选框,可把不需要视图的复选框内的对勾去掉,留下的就是你所要的图形了。历史人物纠错

  • 5本必读的名人传记书籍推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水平、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5本必读的名人传记书籍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5本必读的名人传记书籍推荐必读的名人传记书1、《见证》《见证》描绘了大量真实的政治人物,记载了希拉里从广受欢迎但也备受指责的美

  • 三国演义曹操人物传记(3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其性格奸诈狡猾、自私残暴、纵横恣肆、权谋机变、志向远大、飞扬跋扈、目光敏锐、他曾说过“宁叫我负天下人

  • 入木三分故事中的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是王羲之王羲之对书法勤学苦练,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还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也不停地划着字形,时间一久,连自己的衣襟都被划破了。有一次他躺在床上,还用手临空划字,竟划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说:“你怎么老在人家身上划?自家体,没啦!”王羲之听到“体”字,忽然想到:是呀,应该创造自己的书体才是啊!

  • 中三元,得第一,归故里,慰娇妻的历史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有这个人吗?度娘都没搜到三元,也就是解元,会元和状元,历史上一共才15人,武状元三元及第的只有三人。中三元,得第一,归故里每个三元及第的都会这么做,但你说的慰娇妻的历史人物只存在戏曲中商辂(1414-1486),字宏载,号素庵,明淳安芝山(今里商乡里商村)人。宣德十年(1435)乡试、正统十年(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