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位近代历史人物?举例说明?
首先评论历史人物不管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我国古语说:‘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因此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问题,同时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评价。
其次评论历史人物应该从该人物的功过来评价,同时应该兼顾该人物在他那个特定时期所处的位置,来正确判断他的功过是非。
最后评论历史人物应该借鉴历史类书籍,同时应该深入该人物故乡,去了解和调查,这样得到数据,可以帮助你做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至于举例,其实我国近代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莫过于李鸿章,他参加曾国藩幕僚,组建淮军,和曾国藩一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一生签订条约无数,其中《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辛丑条约》,让李鸿章成为国人口诛笔伐的卖国贼,对于李鸿章好像没有正面好形象。其实我们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维护国家统一,打击分裂分子,这其实应该给予肯定,虽然太平天国运动有好的一面,但李鸿章忠于国家是毋庸置疑的。至于这些条约,李鸿章只是全权代表,而批准生效是皇帝,何况李鸿章从来没有进入过权力中枢军机处,因此他只是一个跑腿的。李鸿章搞洋务,建北洋水师,这些都是为了增强国力,因此李鸿章应该是毁誉参半的人物。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扩展资料
评价历史人物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个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古学佐证。历史简单的概括:以前发生的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事,历史人物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就是在这些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了。
历史人物是构成历史的重要要素,构成历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如果单讲事物,在事物里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
历史人物评价五大原则:
1、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2、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3、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4、双赢原则
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在她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现在疆域的版图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国中有国的历史现象。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两点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如评价曾国藩,就存在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人民网-陈云党史观的鲜明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1)必须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要件。
(2)必须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深入了解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
(3)必须坚持用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任务的历史作用。
(4)必须坚持用全面分析与评价的原则,既不能肯定一切又不能否定一切。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讲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扩展资料:
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第二,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评价
人民网-确立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原则
1、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明确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意图。
不单纯为了评价而评价。更重要的是发掘其对后世的现实意义,从中可以吸取哪些好的方面,去除一些不好的方面,使今人更好地看待我们的社会,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看待事业的成败得失,从而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这便是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2、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要保证真实,用事实说话,让事实说话。评价历史人物说到底就是评价其一生的事迹及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而这就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负责任的考证和修订,只有事实首先正确,才可能使结论正确。
否则,基本史实不明,张冠李戴甚至存在“莫须有”的史实,则从中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我们所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须首先广泛的了解、占有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
通过占有丰富的材料,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正确的史实进行研究,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必须坚持史论结合原则: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这样评价的历史人物才具有真实性,可信性。
3、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人物尽可能还原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当时的古人,不能从今人的喜恶出发,去不负责任地指责古人的缺失和错误,甚至拿今人和古人做牵强附会的类比,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做法。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讲到:“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这虽然是对孙中山个人作出的评价,但实际上,不苛求古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列宁在《评经济浪漫主义》一文中讲得好:“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4、评价历史人物要做到一分为二,实事求是。邓小平曾说过:“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
比如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的评价,既高度赞扬了资产阶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空前成就,又对它所具有的弊端和腐朽的一面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只有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两个方面,才能真正了解历史人物,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此外,评价历史人物还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时代性原则: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史料的发现可能会颠覆之前的某些论证,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发展性原则:人物是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对于不同的时代要赋予历史人物不同的内涵。
多边性原则:同一人物同一事件可能会产生不同评价,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评价人的阶级身份、个人修养、知识储备等不同也会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扩展资料
评价历史人物要掌握评价的标准。标准就是要判断该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到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依据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
通常咱们常见的具体标准有:是否完成了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发展;是否调整了政治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否采取了促进民族融合与团结的措施;是否反击了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民族利益;是否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是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等。
参考资料:中国期刊网-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特定的历史背景
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我们可以借鉴人物的历史背景,对其作出评估。
2、确定评估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3、防止以偏概全
对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
4、克服英雄史观
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
5、根据材料评价
要根据具体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克服思维定势,将材料观点和教材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6、以史实为基础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就是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给予评价。
扩展资料
历史人物评价五大原则:
1、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2、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3、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因此,伟人也必然有失误,也必然有错误。这些,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是不得已而为之。
4、双赢原则
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在她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在现在疆域的版图内,曾经多次出现过国中有国的历史现象。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5、两点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如评价曾国藩,就存在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严酷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由此,他数十年来一直被定为刽子手、卖国贼、卫道士等,成了历史上反面的典型。
参考资料
人民网——陈云党史观的鲜明特色及其当代价值
1、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特定的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
3、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社会关系、历史条件下考察,如实地反映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扩展资料: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在对待历史和历史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评价一个人应该有几个基本的纬度,也就是才能、人格、社会及历史作用和影响。对处于社会权力高层的历史性人物来说,他的语言行动都会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只用前面两个方面的标准来评价一个历史性人物,是不能客观地反应其全貌的,必须用才能、人格、对社会和历史的作用和影响为标准来评价。
所谓历史人物对社会和历史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是指一个历史性人物,对所处的社会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所发挥的作用是加速或者推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还是阻碍甚至倒退了历史的进程。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随时保持对社会和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历史也将会给你应有的地位和尊重,否则,铁面无私的历史将对你说:你不行。
参考资料:人民网-全面辩证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