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护红领巾的小故事?
示例:
有一天小明在上学路上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摘下自己胸前飘扬的红领巾,然后戴在自己额头上,并且说:“看看!我帅不帅!”
但是看到他这样做的李佳琪看见了,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小明不高兴了说:“要你管!我乐意!”李佳琪说:“你怎么能这样呢?红领巾是烈士鲜血染红的!你这样做是不尊重红领巾!”小明羞愧的低下了头,然后重新把红领巾端端正正戴在胸前。
二、关于红领巾的故事50字3个
我试试啊!故事如下:
1、红领巾源于俄罗斯,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俄国共产党为加强孩子的共产主义教育,设立了少先队,以红领巾作为少先队的一种标志,并赋予新的含义——队旗的一角.
2、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
3、红领巾是少先队的标志,其意义为:红领巾是用中国人民的鲜血染红的,它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心血,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三、有关红领巾心向党小故事4篇
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80岁了,他是一名老解放军,他立过多次战功更是一名优秀党员老共产党员,爷爷歼敌无数,缴获过许多枪支,真是够厉害的!我特别佩服我的爷爷。
爷爷14岁就当兵了,那时他很瘦小,刚参军时他还没有枪高呢,一年后才发给他一只小步枪。
同学们,听说过淮海战役吗?你看过南征北战吗?我爷爷就参加淮海战役的战斗,就是用迂回战术打垮了蒋介石,在战斗中,他英勇善战,作风顽强,今天我先讲一讲他刚刚参军的故事:
那一年我爷爷刚参军,是个小毛头,他跟随大部队在一个村庄外待命,应为天黑后才能行动,由于他年龄小,不小心睡着了,当他醒来时,大部队走了,他真想哭呀!可是又不敢,因为要是被敌人会发现,他就没命了。他想起了班长平时教他的一个办法,把耳朵贴到地上,听地上的声音,响声大的一面就有队伍。他照做了,天哪,怎么前后都有声音,一边声音大一些,一边声音小一些,这可难坏了爷爷,爷爷当时想:我们人民军队受人民爱戴,参军的人一定多,就决定向声音大的方向追赶,哈哈,算爷爷聪明,果然追上了自己的队伍。爷爷告诉我:因为声音小的方向走的就是敌人的队伍,就这样爷爷躲过了一难。
在打济南战役时,爷爷所在的排要去打掉敌人的一个据点,当时爷爷15岁,他们在天亮前潜伏在据点外围,不能动,等待命令,可是敌人还是会不时的从炮楼里往外扫射,爷爷惨了,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屁股,可真疼呀,可是爷爷已经是一名老兵了,他咬着牙,一声也不出,要是被敌人发现,全排都会牺牲。旁边的战友直心疼,爷爷当时想:不能丢解放军的脸,不能丢“谢宋营”(爷爷山东老家)地脸。硬是挺到了战斗的胜利。这次战斗中,爷爷荣获了二等功。
爷爷屁股上的伤疤我我都看过好几回了,可是我还是看不够,因为我觉得爷爷是英雄,为他骄傲。
我要向爷爷学习,要勇敢、坚强、热爱伟大的祖国。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就看见每天,从我家窗口走过的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穿着整洁的校服,佩戴着别致的校徽,背着书包去上学。当然,最羡慕的还是他们胸前挂着的那根红领巾。后来我有点大了,妈妈送我上幼稚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姐姐,每天上学之前,都不忘挂好红领巾,照好镜子,才放心地走出家门。从那以后,我就不停地问妈妈一些上学的事。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时间飞逝,我上小学一年级了,但每当听见别的班的大哥哥大姐姐唱着这首歌时,就会羡慕得不得了:羡慕他们能大声地唱这首庄严的队歌;羡慕他们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羡慕他们能天天挂着鲜艳的红领巾……
记得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前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虽然因为家里的经济原因,早早地就辍学了,但他们在同龄的学生中都是第一批少先队员。我在心中当然也暗暗发誓:要像他们一样,能光荣的成为第一批的少先队员。
因为我知道,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是无数的革命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是庄严的,更是神圣的。我也知道,全班有50多个同学,但能成为第一批少先队员的却没几个。所以,我每天非常认真、非常努力的读书,心里总盼望着我能被选上。
到了公布第一批少先队员的名单的时候,整个班级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听得到。金老师开始宣布:“这一次第一批少先队员是——朱雨蒙……”竟然第一个就报到我!我的心里要多高兴有多高兴,以至于都没听到老师还报了谁。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10月13日,那个给我带来无限快乐和自豪的建队节。在那天,我挂上了我向往已久的红领巾。当我举起右手敬我第一个并不十分标准的队礼时;当我跟着大队长一起宣誓“好好学习,好好工作”时;当我看见同班同学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时……我知道,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已经有资格唱那首队歌了!当我挂着红领巾回到家里时,村里的人都称赞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自从我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少先队员以后,我非常爱护我的红领巾,几乎两三天就要洗一次。我每天早上起床,穿好衣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红领巾挂好。
有一天,妈妈让我穿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我不舍得把校徽别在新衣服上,不过不把校徽别在衣服上又能别在哪儿呢?正当我拿不定主意,忽然看见了挂在脖子上的红领巾。对了!就别在红领巾上吧!可是老师说过,红领巾是革命战士用鲜血染成的,是国旗的一角……哎呀,不管了,先去上学吧,要迟到了。
“校徽!”原来是三检组在查校徽,我从袋子里拿出校徽,看看新衣服,又看看红领巾。我忍痛割爱,把校徽别在了红领巾上。骗过了三检组的同学,进了教室。
到了教室,金老师看见我把校徽别在了红领巾上,马上一脸严肃。下了课,就把我叫到了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朱雨蒙同学,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它的意义我不说你也明白。校徽别在衣服上衣服会破,那红领巾就不会疼吗?”听了金老师的话,我惭愧地低下了头,我狠狠心,把校徽别在了新衣服上。但红领巾上的那个洞却永远也抹不去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读初一了,把校徽别在红领巾上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望着这曾经给我带来无限自豪的红领巾,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惭愧。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将来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红领巾的风采
少先队建队60年了,为了了解浙江少先队的发展历程,我就来当名小记者,采访三代少先队员,展现他们各自的活动画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们的风采吧!
抗战时期——儿童团打鬼子逞英豪
先从年纪最大的爷爷开始吧!爷爷常给我讲儿童团的故事,他们还以放羊、干农活作掩护,为新四军站过岗放过哨呢!为了把鬼子兵赶出国门,爷爷和那些儿童团队员们也立了大功呢!
解放初期——童子工学文化做新人
奶奶当时12岁,是新中国第一代少先队员了。那时连块红领巾也没有。奶奶12岁时是童工,在工厂工作。她和伙伴们一起学文化,教大人们学知识,成了扫除文盲的小少年。
文革时期——红小兵破四旧、除四害
我的表姑妈是红小兵,她比奶奶小12岁。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们拿着“红宝书”,喊着口号。他们的任务是破四旧、立四新、除四害,什么苍蝇、蚊子、臭虫、老鼠,别想在当年的红小兵眼皮下溜走。江南古镇南浔还被评为“全国无蝇镇”,红小兵也为此出了大力呢!那些四害光想想都恶心,更别说要灭四害了。要是我呀,那可是只有尖叫的份,什么都不会做了!我真是太敬佩那些吃苦耐劳的“红小兵”少先队员了!
改革开放时期——恢复少先队名誉,展现红领巾风采
下面也该说说爸爸妈妈了。爸妈他们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代少先队员,为了早日加入少先队组织,他们刻苦学习、努力上进。妈妈是少先队中队长。她的任务是每天做好事,帮助同学、家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并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纪录下来,激励自己和同学们积极上进。妈妈还说,只有思想品德好的少年儿童才能进少先队组织呢!
爸爸是少先队大队长,他可厉害了!因为在学校表现出色,他还参加过杭州市第一届少代会呢!更厉害的是,他每个学期都是三好学生!他入队以前很喜欢红领巾,很羡慕别人带着红领巾上学,常常问别人,为什么红领巾是红色的呢?
走进新时代——学科学、用科学
我只是小队长。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经常组织少先队活动,比如我们的雏鹰假日小队利用假期慰问孤寡老人,给他们带去我们欢快嘹亮的歌声;向大家宣传环保知识,争做环保小卫士,有意义的活动一个接着一个。除了传统的少先队活动外,小小的我们,也已走进了网络时代。如果遇到问题,家长老师不在也难不到我们,只要在电脑键盘上轻轻按几下,就可以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我们也可以在网上阅读、写作、听音乐、看电视……
我喜欢你——红领巾,你的鲜艳美丽,让我们的童年快乐无比;你的正义坚强,让我们儿童健康成长;你的精神品质,让我们少年付之行动;你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代代相传!
注:四年级时写的,水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