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文内容1话家风家训家规2我与父母话明,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家规: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二、我的家风故事
看到老师给了这样一个题目,我就一直在想:我的家风是什么呢?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我依旧座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得耳朵出了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的家风吗?从小,该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电脑,小学以前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8:00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又想起来,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爷爷奶奶来了,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爷爷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给他们最大的,而妈妈只是吃最小的。现在想想,这就不就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尊老爱,礼让待客,谦和做人吗?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很多,我们全家人有时候在一起讨论一下历史,共同看一站到底,并抢答题,最后看谁对了;看最强大脑,讨论那些神奇的记忆。我从来听不到父母讲邻里是非,也从不争亲朋得失。他们只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这也是我的家风之一:做有益的事,做坦荡君子,不做戚戚小人。我想:我的家风,不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美德吗: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说: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国家,国家影响世界!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国早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界。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而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如此,有的国家总是以老大自居,总是希望别国乱起来,自己坐收渔利。总是不能以“仁爱”的心态对待别人,今天挑点事端,明天做点手脚。这不正是中国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径吗?呼吁大家都从现在做起吧,用我们民族的精神去影响世界,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吧!【点评】由小家想到家国天下,文化传统,立意较高。但同时,针对自己的“家风”描述就略显泛泛了,“厚德载物,认真做事,中庸做人”太过宏观,不好把握。应寻找重点,深入挖掘,彰显自己家庭的特点。
三、邻居的家训故事怎么写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重视家风和家规的教育作用。家风和家规对一代又一代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而久远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里的“朱”和“黑”就是指所处的环境。接近什么样的环境,就会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熏染”。《颜式家训慕贤》中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意思是,与好人在一起,就像是走入了放有芝兰的屋子,时间一久,自己也会带有香气。与坏人在一起,就像走入了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一久,自己也会带上臭味。”《三字经》中“孟母择邻”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当年孟子的母亲之所以要带着儿子三次搬家,就是为了选择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孟母的教育也让我们领会于心。
近来听百家讲坛《曾国藩家训》,我颇受震撼。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成大业缘由之所在。
与那些历史人物相比起来,我只是平常人,但是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感受深重的就是家庭教育。虽然没有成文的训言,但在我的思想
里,我家的家训就是“善良诚信,勤劳节俭,在困难面前不屈服。”这也是奶奶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奶奶是一位慈祥、善良、勤劳、刚强的老人。她虽然没有读过一天书,却很有智慧;没有受过教育,却很有思想。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从小跟在奶奶身后,感同身受的是她对我们这些孙子孙女的疼爱和教诲,成为我一生中最温暖的珍藏,她是我头顶的一片蓝天;看到她老人家光明磊落的做事风格,她是我成长中最佩服的榜样;与邻居的和睦相处,对邻居孩子的关爱有佳,这是我寻找到的善良的源泉;她对妈妈如同女儿一般对待,换来父辈们都对她孝顺备至,这给我们后代人多么好的借鉴;面对当年家境贫困的境遇,她一双瘦小的肩膀,竟坚强地挑起我们姜氏家族的脊梁……这些都深深震撼和感染着我的心灵,成为我们一生都要借鉴的力量。
直至今日,我身为人母,我也秉持同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我的孩子。我的女儿3岁的时候就知道:她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她要爱爸爸妈妈。有好吃的东西一定要跟爷爷奶奶一起分享,还要留给太姥和叔叔一份。等我长大了,我先给爸爸妈妈做好饭,再下楼给爷爷奶奶喂饭,然后再去上班。
姥姥姥爷住得太远了,这怎么办啊?这样吧,让姥姥姥爷也搬来我们家里住,这样楼上楼下就都能照顾到了。那一天,看到女儿如此年幼就有这么可爱的想法,心里幸福极了。虽然女儿只是在嘴里说着的,但我知道她说这些话,是想了好久的很有分量的话语。所以我当时对她的话并没有任何阻拦,就让她幼小的内心去精心勾画这些美好的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