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的虢国国君跟着一个车夫狼狈地逃到荒郊野外,车夫像变戏法一样从车里拿出干粮、酒和肉,把虢国国君看呆了:“你从哪里搞到的这些东西?”车夫回答:“我事先准备好的。”
这操作把虢公丑看呆了,莫非这车夫是某位神明下凡来营救他的?
要知道这位虢国国君信奉神明是出了名的,平日里寻欢作乐不问政事,一点点啃食老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国家兴亡全寄希望于神明。
虢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地理位置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它是周文王弟弟的诸侯国。因为在西周后期,虢国拥君周携王,晋国拥立周平王,两国成对立方。
后来晋国杀害了周携王,但是虢国作为王室,仍然守护着周携王的领土。
晋国虽然不断的壮大,但是碍于虢国的地理位置,不敢轻易冒犯。相反,虢国历年来从未间断骚扰晋国边境,让晋国不甚其烦。
到了虢公丑当国君了,晋献公看他昏庸无道,于是动了灭虢的心思,但是又担心虢国的兄弟国虞国不会袖手旁观。这两国如果联合起来,还是够晋国喝一壶的。
晋国大夫荀息向晋献公献计:虢、虞两国现在也是面和心不和,不似他们先辈那般亲密。咱们可以先送些珠宝美女给虢公丑,让虢国觉得我们示好于他,放松警惕,不骚扰我边疆。然后我们再投其所好的贿赂虞国国君,让他借道给我们去打虢国。
虢国国君与虞国国君,这一对难兄难弟。虞国贪图珠宝借了路给晋国,协助晋国灭了虢国。灭了虢国的晋国,想着何不把虞国一起给灭了?于是顺手,在灭掉虢国的回程中,就把虞国给灭了。
当晋国觊觎虢国的时候,所有国家的谋士都能看出虢国要灭亡了,包括虢国的臣子,唯独虢公丑还不思进取,沉浸在有神明相助的美梦里。
虢国内史见虢公丑不上朝不练兵,一心拜丹朱神,不由得冒死劝说虢公丑:主公啊,一个国家如果兴旺,是要听百姓的,百姓的诉求满足了,国家才有发展的可能;一个国家如果要灭亡,才要听神明的。
神明比这世间的人要聪明得多正直得多,它会根据人的德行而安排结局,虢国作恶多端,无德而实禄,神明怎么可能给它好的结局?
虢公丑一向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刺耳的真话,内史话还没说完,他就拍案而起,扬言要斩了内史,内史只好不再出声。回到家,内史收拾细软,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虢国,另谋出处去了。
终于,晋国打过来了,虢公丑被一个车夫救了出来,往深山里逃去。一路奔波,二人都是饥肠辘辘,车夫变戏法似的拿出干粮、酒和肉,二人酒足饭饱。
虢公丑问车夫,你怎么会备有干粮?车夫说,他早料到会有这一天,早就备好了。
虢公丑很是奇怪,一个车夫怎么能事先预料到这一场逃亡呢?看着国君不解的样子,车夫说:“全国上下都知道虢国即将灭亡,只是早晚的事罢了。”
虢公丑听了很是震惊,为什么全国都知道的事情,他作为国君却不知道?他不悦的问:“为什么没有人和国君说?”
车夫看了看虢公丑,说:“国君您只喜欢听好听的话,喜欢别人阿谀奉承你,稍为不好听的话都听不进去,谁敢向您说真话?”
虢公丑听了这番言论,大怒:“大胆奴才,居然敢对你们的国君评头论足!”车夫看着震怒的国君,无奈的摇摇头,说:“国君,是我说错了,你是明君,全国人民都十分爱戴您。”
虢公丑听了这番话,心情稍微好点,又问道:“既然我是明君,为什么会被追杀,落到这步田地?”
车夫听了,脸上露出一线轻蔑,说:“其他国家的国君都是昏君,他们欺付你这个明君,所以就成现在这样了。”
一番话把虢公丑哄得飘飘然,居然把车夫的大腿当枕头,心无忧虑的睡着了。
车夫看着熟睡的虢公丑,一边摇头一边叹气。真不知道老天爷是如何安排的,居然让这样一个草包当了国君。原本想救下他,为虢国留下一点希望,看来,虢国要灭,是天意了。
于是,车夫把腿一抽,离开了。而这位虢国国君,在这深山老林成了野兽的一顿美味大餐。
都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多大的本事干多大的事。封建主义的世袭君王制有时候就跟开玩笑似的,一个泱泱大国交给一个无德无才之人,有的甚至是交给一个孩子……真是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