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日军用一块油布把我们的科学家吴树德包了个严严实实。接着,就是一把火,吴树德痛的在地上翻滚,而日军则是在狂笑着……
而吴树德之所以会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是因为他面对威逼利诱,面对严刑逼供,始终没有屈服,也坚决不肯将数据交给日军。
众所周知,作战需要具备各种条件,天时地利人和,而这其中,天时是确定作战计划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
而天气变化极有可能影响战争局势,因此,作战双方都对气象方面的研究下足了功夫。
吴树德作为当时我国气象观测方面的气象员之一,与金海洋、于鸿猷等人一起,为我国抗战期间,重庆地区的天气现象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数据。为我军作战提供了可靠情报。
但随着战事愈发焦灼,日军也发现了吴树德等人的存在,并想要通过各种手段争取吴树德等人为日军效力。
整日冒险观测天气状况的吴树德等人也发现了日军的举动,于是开始四处躲避。来到了当时相对安全的意大利租界上继续进行气象观测工作。
但好景不长,二战爆发,意大利方面倒戈日本,日军冲到意大利租界上,抓捕了来不及转移阵地的吴树德等人。日军高层认为吴树德等人是优秀人才,如果能争取过来为他们所用,就等于占据了更多的“天时”,必然能够加快对中国的侵略速度。
于是对着吴树德等人先是摆出一副伪善的嘴脸,劝说他们投降日本,并且许诺只要他们将观测数据交给日本,并为他们服务,就能给他豪车豪宅,让他过上好的日子。
此前,在日军得知吴树德是我国气象观测方面优秀科学家的时候,就动了想要争取他的心思。
也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知道他的家境不算宽裕,所以才想要以钱财来诱惑吴树德。
但日军万万没想到,吴树德等人虽是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只以做研究和学问为主要任务。
内心却有着如战士一般刚强的魂魄,即便生活再贫苦,做研究的条件再艰难,也绝不会受人蛊惑而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因此,面对日军抛出的橄榄枝,吴树德等人不屑一顾,拒绝为日本人做事。甚至痛骂日本人的侵略行径是强盗所为。
恼羞成怒的日军,眼见得不到这样优秀的科学家为自己所用,便想要将其彻底毁掉,妄图挫伤我军锐气。于是便开始对吴树德、金海洋、于鸿猷等人开始非人的折磨,对其用尽酷刑。
但三人宁死不屈,最终金海洋撞死在监狱的大门上,也没有向日军交代任何数据。
于鸿猷则被折磨鞭打,浑身是伤,被抬了出来,虽未丧命,却也只剩一口气在。
而吴树德作为气象员,是日军最想争取的对象,日军本想对他用尽酷刑,狠狠折磨,逼他将自己多年研究的国内各处的气候规律、天气状况、水利条件等情况都交代出来,帮助日军加快侵略的步伐。
但吴树德自幼受父亲教诲,读书只为报国,又怎会在民族危亡之际投敌叛国。于是硬生生忍耐着日军惨无人道的折磨。
日军一边折磨吴树德,一边仍试图从他口中得到关于中国水利和气象方面的线索,但吴树德尽管全身上下伤痕累累,仍会抬起头,一字一句地告诉日军,自己哪怕死,也绝不会将知识和才能出卖给日本人。
日军本以为能在折磨中获取情报,却反被吴树德骂得狗血淋头,于是愤怒的用油布将吴树德包裹起来,点燃了罪恶的火焰。
一条鲜活的生命就以这样一种触目惊心又惨绝人寰的方式逝去。
1945年,日本战败宣布投降,中国大地却早已满目疮痍。这场战争让无数无辜民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也有无数如吴树德一般宁死不屈的英烈献出了生命。
烈火焚烧之际,有恶魔在无耻地狂笑,但更有一具不灭的灵魂在呕吼,泱泱中华大地,又岂能被无耻贼寇踏平!
他们或许可以摧毁土地、杀戮人民,却绝不可能灭亡这个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贼寇夺去了他们的生命,却无法抹去他们为这个国家的奋起反抗而做出的卓越贡献。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告诉世人,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才是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千年不灭的根本所在,失了骨气的民族,即便活着也只是亡国奴。
日军的酷刑磨不灭爱国的热情,更磨不灭民族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