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不是皇帝,但一家族自愿守墓八百多年,主席曾盛赞:千古一人

此人不是皇帝,但一家族自愿守墓八百多年,主席曾盛赞:千古一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55 更新时间:2024/1/22 13:03:40

他不是皇帝,但死后却享有帝王一般的待遇,一个家族为其守墓八百多年。这个人是谁?伟大领袖毛主席看了此人的事迹后,评价道,“伟哉公,千古一人。”这个人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可能有人对虞允文不太熟悉,笔者给大家介绍下这个人,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仁寿县)人。

虞允文后人盛赞,要从一场大战说起,采石大战。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经常缜密计划,决定派兵六十万,兵分四路南下。完颜亮如此兴师动众,只有一个目的,欲图一举灭掉南宋。这年十月初,完颜亮亲率主力十七万人抵达淮河北岸,企图从寿春渡过淮河。

当时南宋担任淮西防御的是王权,此人听闻金军兵临,不加抵御,同时宋江、淮、浙制置使刘琦也退守长江,这使得金军很顺利就渡过了淮河。本可一战的宋军因王权不战自退,被宋廷解职,接替王权的是负责江防的诸军统制李显忠。要命的是,李显忠稍尚未到任,淮河被金军渡过了,如果长江再被金军渡过,南宋则危在旦夕。

当年十一月初六,来采石犒劳士兵的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见军无主帅,发现江防情势危急,结果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当时驻守江防的宋军是王权被撤职前的一万八千人,不到金军的十分之一,更为糟糕的是宋军士气低落。虞允文立即召集诸将士晓之以理,“勉以忠义”。

宋军一万八千人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奋勇杀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采石江面大败金军,史称“采石大捷”。绍兴二十五年,虞允文出任川陕宣谕使,期间曾收复陕西数十处州郡。淳熙元年六月十八日,虞允文积劳成疾病逝,享年65岁。

虞允文死后第四年,宋孝宗下诏,命令宋氏家族为其守墓。虞允文的墓地位于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一个普通村庄里,宋氏家族为其守墓已经超过了八百多年,目前为其守墓的是87岁宋克成老人。

宋克成老人表示,“我们宋家守护这座大墓,已经八百多年了,这八百年来宋家人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座大墓。宋氏不绝,守墓不止。自从丞相死了之后,我们家就守起,一辈一辈传下来,我的祖祖、爷爷、爸爸都守墓。”

标签: 虞允文宋朝人物

更多文章

  • 张作霖每顿必吃的两道菜,大帅府内无人喜欢吃,张学良看到就想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作霖,张学良,民国人物

    纵观张作霖的一生,年轻时做过马贼,后来被招安一统东北,成为一代“东北王”。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大战爆发,双方在山海关杀得天昏地暗。由于冯玉祥突然倒戈,导致吴佩孚打败,结果东北军大举入关,一路南下打到了上海。众所周知,张作霖的大帅府是他统治东北的中枢核心。东北军入关后,大

  • 千古一帝康熙最宠爱女儿,死后穿龙袍下葬,200多年后却曝尸荒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固伦荣宪公主,千古一帝,康熙,龙袍

    1972年,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清朝陵墓时,却发现一名身穿龙袍的女性遗体,且遗体保存完好,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女性遗体着装高贵,头戴金制凤冠、腕套金镯、指戴戒指、披散在最外层的珍珠团龙袍尤为光彩夺目,某非又是一位女皇帝?但清朝历史从未有过女皇帝记载,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考古人员对遗体及陵墓进行大量对比研

  • “西周那些事儿”之土改大师--周恭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周恭王,周朝人物,土改

    周恭王姬伊扈是周穆王的儿子、周昭王的孙子。周恭王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将“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败亡,但也狠狠的打击了周边的蛮夷诸国,周朝得到了暂时的安定。摆在周恭王面前的是:如何恢复经济和生产,把亏空的国库充实起来。分封制的天下始终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就

  • 同治皇帝留下遗诏命此人当皇帝,不是李鸿藻叛变,历史必将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同治皇帝,李鸿藻,载澍

    同治皇帝作为慈禧太后嫡嫡亲的儿子,亦继承了慈禧太后执拗偏执的性格,虽然他是皇帝,可事事都得听慈禧太后的,这种“憋屈”事儿如果遇到一个逆来顺受的人(比如勾践)咬咬牙就过去了,要知道慈禧毕竟是一个老太婆,熬死了他,同治皇帝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可是遇到同治这种宁折不弯的人,却不可以

  • 杜月笙借钱的方法真厉害,找银行贷时只用一张报纸,轻松拿到30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杜月笙,民国人物

    借钱这件事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吧,借钱难,难于上青天,一个人落寞的时候想去借一笔钱,遭受到的冷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了,然而借钱这件事对于杜月笙来说都不是事儿。我们先说在上海滩的杜月笙为何会缺钱,杜月笙作为黑帮老大,收入来源自然大多都是跟黄赌毒有关,他的三鑫公司是上海鸦片的垄断商,而且杜月笙利用自

  • 从“昆阳之战”看光武帝刘秀可怕的大脑思维模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昆阳之战,刘秀,汉朝战争,光武帝,汉朝人物

    首先从小到大,可以大概知道刘秀是一个心思异常谨慎而严密的人,并不是感情用事、无脑当敢死队的人,那么这样一个人,在昆阳大战前,如果没有80%以上的把握,我不相信他会做出3000兵马挑战40万大军的决定,那么是什么样的信息收集、思维运算使刘秀做出了迎击40万敌军的决定?首先以昆阳之战为例,个人感觉他的大

  • 真实的玄奘西游,偷渡处境,历尽坎坷,险些成魔鬼女神的祭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玄奘,唐朝人物

    公元664年,农历4月14日,一名高僧的葬礼正在唐帝国都城长安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中途经过长安最主要的街道,沿途簇拥了上百万的送葬市民,目送着身裹草席的高僧最后一次从这里经过。据记载,长安城的街道两侧布满了素盖、幡幢、金棺、婆娑树,凄婉的笳声传来,使这个初春显得肃穆悲凉&h

  • 历史悬案,诸葛亮到底有没有“七擒孟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孟获,三国人物,三国历史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从古到今,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小说《三国演义》更是汇集了各种传说故事,把“七纵七擒”这句话加以

  • 后唐第一猛将,不惧五马分尸,硬生生将马拉了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后唐,李存孝,南北朝人物

    此人一生骁勇善战,不惧五马分尸,硬生生将马拉了回来,世人常常拿李元霸和李存孝对比,有句话说的便是他俩“王不过霸,将不外李”,他俩的武功可以说是不相上下。李存孝是史书中有真实记载的的,而李元霸之事却只记载小说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存孝的事迹。晋王李克用在北方扩大疆域时认识了李存

  • 三国荆州孕育九大名将,刘表没有好好珍惜,被曹操刘备孙权瓜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荆州,三国人物,黄忠,蔡瑁,文聘,邓艾,黄盖,名将

    荆州是我国古代九州之一,向来以人杰地灵著称。三国时期,位列“八俊”之一的刘表成为荆州刺史,更是将此地治理的井井有条,使荆州成为了乱世中的“世外桃源”。当时有很多名门望族来此避祸,连培育出了蜀相诸葛亮等人的诸葛家族都不例外。不过荆州的和平和刘表的立意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