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宣本来在廷尉府担任一个很小的吏职,后来遇见了贵人赵贡,时来运转,成为了长安县令。长安县令可不是好做的,但薛宣做得很好,断案非常准确。于是,他又被提拔为御史中丞。薛宣的好几次上书都受到了汉成帝的赏识,弹劾官吏犯法和向朝廷推荐人才都是有根有据的。之后,他又被派到地方上做郡太守,走到哪里,哪里的治安就稳定。为此,他再次被召回京师,官升为左冯翊。
在左冯翊任上,薛宣管辖下的高陵县令杨湛和栎阳县令谢游,都犯有贪污罪,前几任长官曾几次查办他们,反被他们抓住些毛病,最后搞得灰头土脸。那薛宣到任后又将怎么处理呢?
一到任,这两个人即来拜见,试探他的态度。薛宣非常周到地接待了这两个人,事后却暗地里着手调查他们的罪证。等拿到他们的罪证,薛宣觉得杨湛有了悔改之意,就亲自把他犯罪的证据逐条写出,然后言辞温和地劝他主动离职,但同时表明如果不认可,可以为自己辩护。杨湛知道罪证确凿,就交了印绶。
而谢游自以为是大儒,有名望,对薛宣很不恭敬,以为他拿自己没办法。于是,薛宣给他写了封信,指出了他在栎阳县实行的种种苛政,以及非法敛财等罪证,要他自请辞职,免得被追查法办,丢天下儒者的脸。谢游看了信,知道再不辞官,还不知会有什么样的下场,他便也交了印绶回家了。可见,薛宣管理官员还是很有手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