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年,大批金军来到慈云观,看着一个女道士,就像狼见到肉一样,个个垂涎欲滴,这女子实在是太漂亮了。
李师师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容貌是必杀技,从小身处青楼,看着那些所谓的文人墨客为自己流连,翩翩公子为自己驻足,但是在李师师的心里,她早已有了心动的类型。
原本身处青楼就身不由己,想要追寻自己所爱更是难上加难,李师师在青楼的日子并不好过,她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她能靠的就只有自己。
这一日,青楼来了一个男子,他才华横溢,对李师师也是颇为欣赏,李师师作为名震一方的青楼女子,琴棋书画自然不在话下。
就这样,她与周邦彦成为了至交好友,他们吟诗作对,互相吐露心声。
原以为这样的生活也不错,可惜最终她还是没能如愿。
宋徽宗赵佶对李师师早有耳闻,他一直在找时机想要见一见李师师,这不,他终于见到了李师师。
一夜的邂逅,李师师对赵佶芳心暗许。
赵佶也是如此,见过李师师之后,宋徽宗便一直忘不了李师师。
可两人身份悬殊,一个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而另一个只是一个轻贱的青楼女子。
就这样,李师师所在的青楼成了赵佶短暂的怀柔乡。
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京城中慢慢的传出了李师师和赵佶的风言风语。
这让一颗心挂在李师师身上的周邦彦醋意大发,他暗中调查了赵佶的行踪,随后特意寻了赵佶来的日子找了李师师。
李师师看到突然造访的周邦彦既心惊又开心,但随即想到赵佶,李师师再一次低下头来。
她的身份便是如此,这周邦彦也知道李师师是身不由己,与其说他吃醋,倒不如说他恨自己无用,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又怎能与当朝皇帝相提并论。
正当两人相顾无言,外面突然传来赵佶的声音。
无奈之下,一代才子竟然委曲求全的藏在了李师师的闺房内,周邦彦不甘心,听着让人面红耳赤的声音,周邦彦恨自己无能,恨赵佶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
结束后,赵佶将李师师拥入怀里,他最喜欢的便是此刻了,李师师常在这个时候说一些诗词歌赋,赵佶也十分受用。
直到赵佶离开,周邦彦这才脱身,面对自己曾经心爱的女子,周邦彦什么也没有说便离开了。
在一次吟诗作赋中赵佶发现了不对劲,“你刚才所说的是?”
他的话一出,李师师愣了愣,“陛下,这是周邦彦所作。”
听到这话,赵佶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被扰了兴致,赵佶便直接离开了,李师师抿了抿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周邦彦便被贬出了京城,没了碍眼的人,赵佶高兴的找了李师师。
看着面前的人,李师师虽然心中有气,但也不能明言,心中只觉得对不起周邦彦。
“陛下,贱妾学了一首《兰陵王》,陛下听听吧。”
《兰陵王》是周邦彦所作,赵佶喜欢李师师,听到她这么说也只是点了点头。
一曲过后,赵佶只觉得心中悲凉万分,自己身为皇帝竟然因为一个女人大动干戈,他也明白李师师的用意,索性便找了个由头重新将周邦彦召见了回来。
此事之后,赵佶越来越宠爱李师师,京城中关于赵佶的传言也越来越控制不住。
赵佶身上背负的是江山社稷,但对此他只是熟视无睹,依旧一意孤行,整日沉迷女色。
朝中大臣多次劝谏,可是赵佶却无动于衷,这可就得了一些奸佞之臣的心思。
在蔡中,童贯等人的哄骗下,赵佶日日骄奢淫逸,大宋的江山因此也逐渐走向灭亡。
其中以宋江为首的人看不惯赵佶荒废朝政,顿时便决定揭竿起义,对抗气势汹汹的金军。
金军濒临城下,而赵佶却依旧寻欢度日,知道皇宫被破,赵佶被金军俘虏。
作为皇帝情人的李师师此时也脱身逃离了京城,她与周邦彦一路相扶相持,但还是走漏了风声。
赵佶听闻此事后痛心不已,心爱的女子和情敌一起离开,但此时他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爱之人离自己远去。
宋朝被灭,李师师在一次意外中与周邦彦走散,至此沦落在慈云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