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12岁的同治帝,去给母亲慈禧请安。不料,他刚走进门,便被眼前一幕惊呆了,慈禧正躺在床上闭着眼,而床尾有一双男人手,正捏在慈禧脚上,同治仔细一瞅那男人的脸,心中顿时起了杀意。
在咸丰十一年,咸丰当时的皇帝病死在了宫中,只留下了一个遗诏,细心叮嘱由自己的皇长子即位,另外又担心皇长子年幼,害怕他收到蒙骗,于是又安排了八位辅佐大臣。
当时慈禧与朝中臣子勾结,想暗中夺权,这就是所谓的“辛酉政变”。
虽然说这场政变的主谋是慈禧的手段,但是其中肯定是少不了贴身太监安德海的推波助澜,有许多见不得人的谜事都是安德海私下里去做的。
也正因此,十分受慈禧太后的喜爱,此次政变成功,慈禧成了其中最大的受益人,权力在手中握着,简直可以说是高枕无忧,而跟着慈禧一直做事的安德海也从此翻了身,跟在慈禧的身边吃香的喝辣的。
但是自古以来,朝中的宦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人的地位越大,权力越多,便容易骄傲,一旦骄傲,那他就容易被抓到把柄。
由于安德海成为了慈禧身边的红人,慈禧高贵,他也跟着趾高气扬了起来,在宫中除了一些地位高贵的人,其他人统统都不放在眼里。
而这天,她在花园里看到了一个姿色美貌的女人,便到了慈禧面前,请求慈禧赐婚,女人碍于慈禧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敢拒绝。
于是太监娶妻这种荒谬的事情,慈禧和不遗余力的帮忙操办,与一个大臣的亲事都差不多隆重了,甚至在他娶亲当天还亲赐了一千两白银来表示对于安德海的宠爱。
安德海再怎么得宠,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恃宠而骄,竟然将皇上都不放在眼里,目无皇权,在安德海眼里,只有慈禧才是他的主子,皇上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他完全不放在眼里。
就在这天,12岁的同治帝来到慈禧的宫中准备觐见。没想到刚进门就看到了一副不该看的画面,一双手正抚摸着慈禧的玉足,细细揉捏着,而慈禧一脸享受的躺在软塌上,紧紧闭着双眼。
同治皇帝看着那男人的脸,顿时生出了一股杀意,心中满是不顺。
于是他急忙站了起来,大喝道“成何体统!你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还不快拖出去斩了!”
慈禧的意见一向和同治皇帝不一致,其中肯定是少不了安德海的挑拨,导致慈禧和同治的关系一直都说不上好,因此同治对安德海一直心有芥蒂,恨不得早日将安德海杀了。
如今看到这一幕,更是控制不住自己了。
安德海听到了同治皇帝的话,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的看向了慈禧,只差跪下求慈禧饶命了。
没想到慈禧慢悠悠的睁开了眼睛,凤眸中含着几分薄怒“你倒是来哀家这耍威风了?哀家只不过是累了,让他给哀家捏捏脚,这又怎么了?”
同治皇帝被训斥了一顿,心中敢怒不敢言,只好默默的把这口气吞了下去,心中已经在想如何开始报复了。
自此之后,安德海总觉得自己的地位更高一筹了,逢人便不放在眼里,就连见到大臣也不行礼。
他以为,得到了慈禧的宠爱,慈禧就能一直宠着他,保护他,他在宫中便是不可违逆的存在,就连皇上拿他都没办法!
可是人爬的太高,总是要摔下来的,安德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许久没有出门的安德海忍不住自己的寂寞,一直想出宫游玩,于是便三番两次的前去恳求慈禧,希望慈禧放他出去,慈禧耐不住安德海的软磨硬泡,只好无奈的同意了。
得到了慈禧的同意之后,安德海于是便带着一众随从,大摇大摆的出宫去了,此时的他又怎么能想的到,他出了这个宫门,便再也回不去了。
出宫之后,安德海更是嚣张,他借着皇帝的名义在民间大摇大摆,四处招摇作恶,甚至还大肆敛财,搜刮乡间的民脂民膏,这个时候到他耍了威风。
这件事情很快便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同治皇帝知道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于是当时便派兵抓捕安德海,证实了安德海的罪证,就地处斩了。
就这样,安德海还是死在了同治皇帝的刀下,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离开了慈禧的他竟然死的这么快,不知道后来的他会不会后悔出宫这一选择。
但是现在的事实证明,就算是得到了再多的宠爱,也不过是上位者的玩笑罢了,说到底,安德海也只不过是被权力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可怜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