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逃跑”将军孙元良,人称“小戴宗”,他在战场上最擅长临阵脱逃,但是他却一直活到了103岁,而且生下一儿子家喻户晓。
孙元良很争气,20岁考入北大,得到李大钊赏识,被推荐到黄埔军校就读。
学生时代的孙元良,算得上是鹤立鸡群,蒋介石也对他充满期待。不过,孙元良只是书本知识学得好,实际运用能力很差劲,再加上胆子比较小,一到战场上就犯晕。
在国民党军和孙传芳的战争中,孙元良吃到败仗,当即丢下部队逃跑,导致损失惨重。蒋介石大为恼火,表示要枪毙孙元良,吓得他躲在外地不敢露面。
后来还是有人求情,蒋介石念在孙元良初上战场的份上,赦免了他的罪行,还把他送到日本留学。
“镀金”后的孙元良在军中步步高升,几年后便担任师长,但这并没有改变他贪生怕死的本性。
孙元良军事生涯中最著名的一次“逃跑”,便是丢下自己的部下和南京城的几十万百姓,独自一人溜之大吉。
1937年,孙元良发现无法阻挡日寇的进攻南京后,便开始消极作战。前方战事吃紧,孙元良却大肆挪用军费给自己修建豪宅花园,在青楼吃喝玩乐。
日军全面冲锋的时候,孙元良立即逃跑,结果被友军拿枪顶着脑门,他才不情愿地返回南京中华门,但也只坚持了几个小时。
眼看着南京城即将被攻破,孙元良竟然丢下部队,装扮成百姓逃跑,躲在一家妓院里待了大半个月。
孙元良临阵脱逃,按规定要被军法从事,但他竟然买通报社,写了一篇赞美自己英勇抗日的文章,得到了舆论支持,从而逃过一劫。
南京保卫战结束后,孙元良依然延续着跑路的策略,遇到战争就逃避。蒋介石败退后,孙元良也跟着去了台湾,开始改行做生意,日子过得很潇洒。
当然,孙元良也不是没有做过任何贡献,他作为一名抗战亲历者,曾经把自己的经历撰写成回忆录,揭露了很多日寇侵略的暴行,在审判日本战犯的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年龄增长,孙元良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当年的逃跑经历很不光彩,他从不和家人提这些事情,大家只知道他曾是军官,却不知道他做过什么。
孙元良有个儿子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叫孙祥钟,乍听起来好像寂寂无名,但如果提起他的艺名“秦汉”,想必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
2007年,著名的“逃跑将军”孙元良病逝,享年103岁。
孙元良死后,家人遵照遗嘱,将骨灰迁回南京,这座他曾经临阵脱逃的城市,显得格外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