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朝的兴衰灭亡:商纣王太喜欢折腾终致亡国

商朝的兴衰灭亡:商纣王太喜欢折腾终致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718 更新时间:2023/12/19 7:53:12

据记载,夏朝最后一个王叫,是传说中的着名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估计比萨达姆、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们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于是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把桀给了结了,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告灭亡。

商朝随后建立,开国君主叫汤,商汤。不知道他这名字是怎么起的,因为商朝国君的名字,一般都跟天干有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都用这个起名,比如戊丁、中丁之类。所以商朝的这个开国君主,名字起得比较奇怪。周朝作谥法,其中有一条“除残去虐曰汤”,看商汤的作为,倒是符合,不知是不是谥号?

这个朝代爱迁都

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为统治中心,起初以亳①3为都城。商朝中期的时候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因此商朝又叫殷朝。好端端的干嘛要迁都呢?有一种说法是躲避水患。当时黄河经常泛滥,黄河不是咱们的母亲河嘛,但咱们的母亲脾气不太好,老放水淹孩儿们。当时咱们驾驭母亲河的能力又很低,所以她老发大小姐脾气,都城老得避让迁徙。这种说法现在看来比较牵强。如果母亲河老泛滥的话,你为什么迁到那里它就不泛滥了?两百年都没发过大水?显然这种从客观上找原因、避重就轻的说法,不是特别可靠。

比较靠谱的一种说法,迁都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商朝的王位争夺比较厉害。商朝也是采取王位世袭制来交接权力,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哪种形式更好呢?明显父死子继矛盾少,兄终弟及矛盾多。比如说我挂了,传给我弟弟,我弟弟挂了传给他儿子还是我儿子?他肯定想传给他儿子,那我儿子就不干了,凭什么?我爸给你的椅子你应该还给我,然后我坐完了再给你儿子坐,你儿子再给我孙子,应该是这么轮。

谁占着王位不想往下传了,另一方肯定不肯罢手,管它是椅子还是沙发,就开始明争暗抢。因此,王室的内斗就很厉害,造成迁都频繁,因为这个王把那个王杀了,都城就得换个地方。刚换了地方,他又被别的王做掉了,都城还得再换个地方,所以频繁迁都,养成了一个为了抢家具而搬家的好习惯。

据说汤建立商朝之前以部落的形式就迁徙过八次,都城则至少迁了五次,那时候也没有专业搬家公司,自然是每次都大动干戈,估计也累得够呛,所以最后迁到殷就不再迁了。

纣王很有干坏事的天赋

殷商历经几代发展之后也走向衰落,和夏朝一样,商朝的最后一任君王纣王,也是出了名的暴君,这个纣王比起夏朝的桀王更有干坏事的天赋,所以历朝历代但凡提及古圣先王,大家就自然想到、舜、禹、汤,一说到暴君昏王,就会想到桀纣。实际上比桀纣坏的帝王有的是,只不过桀纣干坏事起家起得早,历史一悠久就成了坏蛋的代名词,一块儿稳坐头号坏蛋的金交椅。通常评价帝王时,如果这个帝王无道的话,就可以说他犹如桀纣;要是贤明的话,就说他可比尧舜。如果出填空题,尧舜跟桀纣是可以当反义词用的。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牧野激战之后,武王民心所向、一路披靡地打到商朝都城朝歌。纣王一看没戏唱了,连戏台子一起烧了吧,于是在鹿台一把火,自封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焚的人。他这个不环保的举动也宣告经过将近600年发展的商朝彻底灭亡。

纣王的名字叫帝辛,“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当时周公造谥法,国君死后,后人用一个字或两个字来概括他一生的功过是非,这个东西就叫谥号。除了秦始皇觉得子议父、臣议君这种做法不能取,从而废弃谥法之外,从周朝开始一直到清朝,都在用这个制度,所以几乎哪个朝代都有文帝、武帝。文,经天纬地曰文;武,克定祸乱曰武、刚强直理曰武。

谥号一共就五十几个字,帝王的评价不能出了这个圈,就得在这五十几个字里找,纣是周朝给他上的谥号:残义损善曰纣。

谥号一般分成三类:表扬型、批评型、同情型。多半都是表扬型,文、武、德、景,这都是表扬型。批评型就像纣、炀,如隋炀帝。同情型的谥号一般就是给那种两岁继位、三岁退位,或三岁继位、四岁被杀的皇帝,这种情况一般叫殇:短折不成曰殇。或像晋怀帝那种:慈仁短折曰怀。刚一继位,还没有什么作为,结果他爸爸一缺德,把外族给引进来了,小皇帝身死国灭,这种情况就比较令人同情,但为数不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商朝人物纣王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竟认为汽车吃草:结果却被“醉驾”吓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太后,清朝人物

    中国历史上名人的“醉驾事件”还真不少,其结果嘛,大多也都很“杯具”。先说一位地位最高结局也最惨的“醉驾者”秃发乌孤,他是十六国时期南凉国的开国皇帝,原系后凉王吕光的大将,于公元397年起兵反叛,两年间旌旗所指,所向披靡。眼看灭后

  • 武则天竟然用这种手段笼络手下,节操碎了一地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唐朝皇帝,唐朝历史

    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表示自己虔诚礼佛,于是下诏禁止天下屠杀牲畜、捕捞鱼虾。此令一出,天下百姓包括王公大臣都不敢沾荤腥,即使宴请宾客也只能吃素席。武则天见此,满意地连连点头。谁知没过多久,武则天便接到了官拜补阙的大臣杜肃的告状信。信中说,朝中大臣张德无视朝廷法律,用肉食大宴宾客,杜肃还当面呈上了两

  • 古代最硬气的女子:红杏出墙却这么硬气,临死说了八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红杏出墙,步非烟,唐朝历史

    时过境迁,在当今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已经很少有了,但在古代,女子没有自己追求幸福的权利,婚姻完全由父母掌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的贞节为重,若是婚后偷情,定不会有好的下场,可就有这么一位女子,为了爱情被丈夫活活打死,后世人们对她却是更多的叹息和悲悯!这位女子就是出生在唐朝时期的步非烟,

  • 溥仪回国后重返故宫,当场否定专家,他发现殿内摆放的物件有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溥仪,故宫,清朝历史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比较坎坷的,无论是婚姻还是其他经历。日本占领东北后,溥仪当上了日本的伪皇帝,做了很多错事。日本投降后,溥仪被当成战俘带到了苏联,在苏联接受改造后就回国了,回国后的溥仪被特赦,从此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生活。溥仪在一切安定后,就到北京植物园工作了,之后国家又将溥仪调到文史资料研究机构

  • 宋文公:因帅得国礼贤下士的宋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文公,宋国君主,春秋历史

    宋文公(?―前589年),子姓,名鲍(一作鲍革),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前610年-前589年在位。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拥护。公元前611年(宋昭公九年),襄公夫人

  •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广陵绝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嵇康,广陵散,南北朝历史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着名的思想家,诗人与音乐家。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224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会稽上虞(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其曾祖父后为躲避仇家,迁徙到谯国的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临涣镇),并改姓为嵇。嵇康的父亲嵇昭,字子远,官至督军粮治

  • 卫玠 :冰清玉润被看杀的西晋玄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玠,西晋人物,玄学家

    卫玠,魏晋时人。关于卫玠的美,《晋书》里用词有“明珠”,“玉润”等等,他为人喜怒不表于形,总之是个面无表情的玉人。卫玠(286年-312年),字叔宝,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七年(286年),卒于怀帝永嘉六年(312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他是魏晋之际

  • 韩子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子高,梁朝,男皇后,南北朝历史

    韩子高,梁朝会稽山阴人。韩子高,原名韩蛮子,父韩延庆,会稽山阴人,中国古代着名美男子,有才德。韩蛮子出身寒微,是时子高年十六,尚总角,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在还乡路上邂逅了临川王陈蒨。陈蒨十分中意他,将韩蛮子收为贴身侍从,并改其名为“韩子高&rd

  • 兰陵王:骁勇善战遭忌赐死的高长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兰陵王,高长恭,东魏,南北朝历史

    兰陵王名高长恭,又名高孝瓘,是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之孙。高欢长子高澄在父亲死后当上东魏第二任权臣。高澄政治上精明强干,却于29岁死在奴隶手里,丢下六个嗷嗷待乳的儿子,老四就是成为千古传说的兰陵王。兰陵王:骁勇善战遭忌赐死的高长恭高长恭(541年―573年),又名高孝瓘、高肃,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

  • 慕容冲:从男宠到皇帝的凤凰星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慕容冲,前燕,前秦,南北朝历史

    370年,前燕为前秦所灭后,包括慕容冲及其兄慕容泓在内的众多鲜卑慕容部人被迁往关中。慕容冲:从男宠到皇帝的凤凰星君慕容冲且成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娈童,与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坚宠幸,长安因而有歌谣:“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经过王猛劝谏,慕容冲才被送出宫。公元373年,苻坚一生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