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蒋介石求娶陈洁如时,为她遣散一妻一妾,宋美龄却只把她当作小三

蒋介石求娶陈洁如时,为她遣散一妻一妾,宋美龄却只把她当作小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3/12/5 3:04:35

民国爱情放在小说和影视作品里,大多以悲剧结尾,这是基于时代大环境的发展。而在现实中,这样凄凉结尾的爱情同样存在。

蒋介石美龄是历史上有名的夫妇,在大众眼里两人门当户对,宋美龄独当一面,对蒋介石帮助不少。

但说到两人之间的爱情,少不了要提起另一个女人陈洁如。

花一般年纪的陈洁如遇到而立之年的蒋介石,蒋介石曾许今后独爱她一人的承诺,最后却让她成为别人眼中的第三者,忍受流言蜚语。

“而立之年”与“豆蔻年华”

小说与影视剧呈现的凄美民国爱情故事让人动容,曾引起一股民国热,一些人甚至往回到民国,来一场戏剧化的轰轰烈烈的传奇爱情。可真实的民国远没有那样美好,在凄美爱情背后,是无力改变的痛苦。

陈洁如与蒋介石的相遇如果再往后推十多年,说一句“老夫少妻”也不为过。蒋介石出生于1887年,而陈洁如出生于1905年,两人相差有18岁,是两个世纪的人。

陈洁如虽然祖籍是宁波人,但从小在上海长大,幼小的她正好遇上新旧思想碰撞的时代。

家中经商的陈洁如跟随父母在上海生活,比起出生在山村、长在山村里的女孩,她幸运地见识到了别人向往的城市,还有机会接受教育,读书识字。

陈洁如的父亲并不是富甲一方的大人物,生意也没做多大。大城市里的生活多姿多彩,相对地也多了许多诱惑和阴暗面,在那样混乱的年代,家里孩子一不留神就可能走错路。

好在陈洁如的母亲很重视对她的教育,物质上比不过别人,最起码也要品行端正,不输了内涵。在母亲的照顾下,陈洁如不缺乏家庭关爱,也不缺吃少喝,正是单纯的小女孩。

也是因为这份单纯,陈洁如遇见了她逃不开的那段的感情。

陈洁如与蒋介石的相遇纯属偶然。当时的人们对婚假年龄没有硬性规定,且那时的人普遍要早熟,所以放在现在看觉得接受不了的事,在那个年代可能是稀疏平

1919年,陈洁如才13岁,正是天真烂漫的豆蔻年华,对爱情懵懵懂懂,又不会轻易尝试。陈洁如的朋友朱逸民嫁给张静江做续弦,她去探望好友,碰巧就遇见了去拜访的蒋介石。

时蒋介石正值而立之年,处于有妻有妾的状态,对陈洁如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男子而已。

可在蒋介石眼里,陈洁如不只是一个陌生女孩,还是一个漂亮的女孩。

有句话说女孩要富养,尤其是精神方面,这样才不会轻易因为别人的示好而陷进去。

陈洁如在母亲的教导下,既单纯,也不缺基本的戒备心,懂得防范陌生人,而且面对的还是一个年龄相差如此大的男人。

因此,在蒋介石想方设法套近乎的情况下,陈洁如故意给了错误的地址信息,想借此摆脱纠缠。可阅人无数的蒋介石没那么容易被骗到,追去了陈洁如家里,继续缠着她。

抛开时代背景,就算两个人同样的年龄,这样死缠烂打的追求方式也很难让人有好感。

况且两人的年龄差无法改变,陈洁如一开始对蒋介石并无好感,她的母亲也帮着她拒绝蒋介石的追求。

但蒋介石不是轻易会放弃的人,陈洁如的态度再淡,他也不吝啬说最动人的情话,大胆表达自己的爱意。

在爱情这一方面,陈洁如对比蒋介石就是一张白纸,蒋介石直白猛烈的追求又哪是她招架得住的呢。

两人感情的发展因为陈洁如父亲的病故而改变,14岁的陈洁如面对父亲的去世惶然无措,家里只剩下母亲处理后事。

听闻消息赶来的蒋介石帮助母女二人办完了这场丧事,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成功让这对母女对他有了改观。

明媒正娶变第三者

那场丧事之后,陈洁如逐渐接受了蒋介石的感情,两人也有过约会。她的母亲在多方衡量后,由抗拒到接受,最终还是认下了这个女婿,主持了二人的婚礼。

两人于1921年12月5日正式结成夫妻,那场婚礼盛大而隆重,一点没有怠慢,那一天陈洁如成为了“蒋夫人”。

在这场婚礼之前陈洁如其实也犹豫过,放在任一个人来看都会纠结的事,那就是蒋介石的婚姻史。

蒋介石原配是包办婚姻,那时蒋介石和陈洁如同样的年纪,不同的是他有了无感情基础的妻子。这段婚姻对蒋介石来说或许只是一段人生历程,他和原配孕育了孩子,没有爱情,但有了亲情。

而除原配外的那一个妾室,用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那只是一场风月,无关爱情。

从这些不难看出蒋介石是个多情又绝情的男人,他对陈洁如的一见钟情也许就是当初那个年少的自己在作祟,向往这个年纪纯粹懵懂的爱情,希望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感情。

而为了让陈洁如答应自己的求婚,蒋介石把自己无情的一面留给了原先的一妻一妾。他向陈洁如解释,说原配向佛,已经和他分居,妾室则是一笔分手费和一纸离婚协议书打发。

他向陈洁如许诺,她进门后就是唯一的“蒋夫人”,今后他也只会爱她一人,不会再有第二个爱人,于是涉世未深的陈洁如答应了他的求婚。

婚后蒋介石依旧不改甜言蜜语,将陈洁如带在身边,就像热恋的小情侣一般,形影不离。

陈洁如担心的原配也没找过她的麻烦,反而与她相处和谐,没有产生什么矛盾,这些都让陈洁如错觉自己找到了对的那个人。

婚姻里一个常见的词是“七年之痒”,可陈洁如还没等到第七年,还没等到她觉得腻烦的那天,蒋介石就先把她从生活中抹去了。

宋美龄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历史课本上她与蒋介石总是一同出现,提到蒋介石总少不了“宋美龄”这三个字,两人的婚姻除了爱情,更多的是利益。

从家世背景来看,陈洁如差了宋美龄一截,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如宋美龄。最重要的是家世背景为蒋介石事业带来的帮助,假设当时蒋介石同时认识了两人,可能就不会有陈洁如这个“蒋夫人”。

那是两人婚后的第五年,蒋介石的无情终归是用在了陈洁如身上。

作为一个无比看中自己前途和事业的人,蒋介石在爱情和事业里果断选择了后者。

因公务结识宋美龄的蒋介石就像当初对陈洁如的那样,而陈洁如则是变成了要被抛弃的原配。

当听闻蒋介石要和自己离婚时,陈洁如又震惊又悲愤,与蒋介石共同生活了这几年,却始终没想到自己会被迫走上原配的路,也没想到自己从来没看清这个男人。

陈洁如是性格单纯,而不是没有主见和愚蠢,自然不会同意离婚。

可蒋介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加上花言巧语哄骗陈洁如离婚,并又一次给了她承诺,承诺五年之后他会再把陈洁如接回身边,他与宋美龄只是逢场作戏。

且陈洁如想反抗也是心有而力不足,她没有强硬的底气,她没有可以为她撑腰的父母和门当户对的家世,在蒋介石的软磨硬泡下也只能答应。

于是蒋介石以安排她进修为理由送她出国,这样做比起原配独居更加绝情,一旦出了国,陈洁如再怎么闹影响力也有限。

踏上远洋轮船时,陈洁如还心存幻想,拿出过往的那些甜蜜时光宽慰自己,寄希望于蒋介石对她有几分真心,可随即而来的无线电广播让她心死如灰。

在无线电广播里,蒋介石承认了自己有过原配和离异的事实,这是对宋美龄坦诚,但字字无关她陈洁如。当初那场风光的婚礼仿佛只是她一个人的幻想,从她离开故土的那一刻,蒋介石就抹去了她过去存在的痕迹。

从此“蒋夫人”陈洁如变成了没名没分的“陈小姐”,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变成宋美龄眼里的第三者。

一个人的余生

爱之深,恨之切。

陈洁如一开始就是被动接受蒋介石的感情,情窦初开就嫁给他,从少女到女人,蒋介石拥有了她最美的时光,留给她的却是终身难忘的情伤。

被抛弃之初,陈洁如或许是恨蒋介石的,也可能余生都难以释怀。但离开蒋介石,她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她还很年轻,她的人生刚刚开始。

面对一些穷追不舍的记者,陈洁如守口如瓶,对她和蒋介石之间的事不多说半句。

经历绝望后的她也学会了坚强和自立。蒋介石最初说送她进修多半是借口,可陈洁如把这个借口当成了目标。

不再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陈洁如真正投入到了学习中,她开始学英,汲取知识,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了硕士学位,过自己的生活。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国外生活五年后,陈洁如回到了上海隐居。

她用知识来冲淡这段感情带来的的伤痛,五年时间里她或许已经放下,秘密回到上海不是赴五年之约,而是想平淡安稳地度过余生。

情侣分手还有可能反目成仇,夫妻离异老死不相往来的也不在数少,彼此不见面可能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可她和蒋介石似乎没那么容易断绝关系,抗日战争爆发后,战火燃及上海,陈洁如的隐居生活被搅乱,蒋介石又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对她施以援手。

不知是出于愧疚还是难忘旧情,蒋介石得知她的情况后,不仅给予她经济上的帮助,有时还会亲自来看望她,与之前绝情的样子判若两人。

人对自己的第一段感情总是难以忘怀,更别说陈洁如这种初恋就踏入婚姻殿堂,之后又经历离异,想忘也忘不了,她想断绝关系,但做不到蒋介石那样绝情。

一来二去的,两人又逐渐熟络起来。与此同时,一些风言风语渐起。关于“陈小姐”和蒋介石的流言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宋美龄耳中。

不知真相的众人猜测陈小姐的真实身份,猜测她与蒋介石有怎样的过往,猜测蒋介石更偏爱陈小姐或是宋美龄。

陈洁如在他人嘴里变成了第三者,也变成了宋美龄眼里的小三。

但无论他人如何猜测,都没人知道陈洁如就是那个“第三者”,更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第三者曾经也是蒋介石明媒正娶的妻子,是蒋介石承诺独爱一生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1941年,女战士莫林被日伪军抓捕,莫林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然而,没想到敌人问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认识莫林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941年,女战士莫林被日伪军抓捕,莫林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然而,没想到敌人问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认识莫林吗?”莫林心里一惊………莫林原名姚世瑞,出生于1920年,因为家境还不错,她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10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新式学

  • 关羽是汉寿亭侯,到底是多大的官职,是不是比五虎上将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汉寿亭侯”不是一个官职,而是爵位;其次,五虎上将是小说里的称号,历史中并没有这个称谓;三,关羽的爵位是汉寿亭侯,不是汉寿亭侯。详细聊一聊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爵位的趣事。秦汉三国时期的武将官职,常见排序是大将军(武将之首,位列三公之上)、三公将军(即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

  • 帝王故事——<一>“千古一帝”秦始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封建帝国的缔造者。秦始皇出生在七雄争霸、烽火连天的战国末期。他的父亲名叫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子楚曾被派往赵国做人质。当时,在赵国邯郸做生意的大商人吕不韦看到子楚这种

  • 美国夫妻二人在清华教书,竟是潜伏多年的间谍,为何最后却被释放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故事

    1950年,清华大学发生了这样一件惊天大事。两名来自美国的教授在上课期间,忽然被警察抓捕,随后,就被带到了我国管理最森严的讯审场地。正当所有人为之感到疑惑时,一个重磅消息横空出世:这两名外国友人,明面上是清华备受尊敬的教授,可暗地里的身份,却让人惊讶不已间谍。此消息一出,清华师生与学子无不哗然,平日

  • 张仪连横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经过改革,国力日渐增强。面对势力不断扩张的秦国,其他六国都感到恐慌。为了抵抗秦国,有人建议六国采联合抗秦的策略。这种策略叫做“合纵”。另有一些人站在秦国一边拉拢各国与秦国合作,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叫做“连横”。在主张“连横”

  • 1896年,18岁的太监寇连才冒着生命危险奏最后一曲。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故事

    1896年,18岁的太监寇连才冒着生命危险奏最后一曲。慈禧想起旧情,想饶他一命,但寇连才说了一句话,气得慈禧杀了他,光绪听了却哭了。15岁那年,家里的生活薄地被地主霸占,父亲未能起诉,反而被折磨致死。于是,聪明好学的寇连才只好放弃读书,一心入宫谋生。因为她思维敏捷,慈禧很喜欢这个给她梳头的小太监,很

  • 秦始皇:秦始皇临死前的4个错误判断,导致大秦帝国分崩离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的千古一帝。他的文治武功,丰功伟绩,杰出贡献,自不必说。俗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又有俗话说:“人要失手,马有失蹄”。秦始皇临死前的四个错误判断,导致他一手建立的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秦始皇临死前的四个错误判断,是哪四个错误判断呢?1、

  • 日本人多次索要辛追夫人的头发,我国发现异常,表示半寸也不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故事

    尸身千百年未腐坏,甚至保存相当完好,上头的肌理清晰,那简直就堪称一个奇迹了。埃及的木乃伊是风干的干尸,确实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那么相较于保存完好、历经千年却依旧血管脉络宛若活人的尸体,的确是有点逊色了。辛追夫人的尸身千百年来一直保存完好,是公认的一大世界奇迹。这是在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尸体,自出土以来

  • 战场上发现了大量日本女兵的尸体,她们的裹胸布藏着秘密。原来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故事

    战场上发现了大量日本女兵的尸体,她们的裹胸布藏着秘密。原来是这个!缩小报表字体,放大字体集合。微博微信分享0抗日战争时期,全中国人民都参加了抗日战争,日本的男人基本上都上了战场,而日本的人民基本上都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参加了战争。更重要的是,很多日本女性争相报名,很多日本女性成为护士,但也有很多女性自

  • 7岁孩童为什么被汉景帝立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50年,20岁的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7岁的胶东王刘彻被立为太子。这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汉景帝刘启废太子的事屡见不鲜。历史上被废或几乎被废的太子很多,但奇怪的是,刘启为什么要让7岁的刘彻当太子呢?要知道刘启有14个儿子。刘彻既不是长子也不是长子,排行第十。长子继承制。其实我们看到,刘彻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