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末代皇帝登基,场面失控,三岁的溥仪嗓门这么大,大臣们尴尬了!

末代皇帝登基,场面失控,三岁的溥仪嗓门这么大,大臣们尴尬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629 更新时间:2023/12/15 20:32:27

有一个顺口溜叫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知道对不对,但是我只知道因为小时候老是哭,没少挨过打。好哭,本是孩童的天性,硬是被一些佛系的大叔大婶们说成了人生大道理一样。如果按照这种佛系理论推演的话,那么本的主人公,可谓是料事如神的大德了!

清朝末年,慈禧掌握大权,可谓是一手遮天。从咸丰皇帝往后,同治帝、光绪帝莫名惨死都和这个女人有关。在这样前提之下,大清朝终于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爱新觉罗·溥仪。当然了,溥仪的上位,也是由慈禧一手操作的,其中还得益于溥仪的父亲、祖父、祖母、外祖父两代人为慈禧鞍前马后工作。

可见在这种形势下当上皇帝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当然,对于溥仪的家族来说,又出了一个皇帝不算是一件有多么值得庆祝的事情。甚至溥仪的祖母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晕死过去了,差点没抢救过来。至于溥仪的父亲载沣,一个老实巴交的摄政王,也是默默接受这一切,既无欢喜也无忧虑,慈禧选他的儿子,多半也是看他老实忠诚。

不过这家人真是幸运,因为选定溥仪为接班人后,慈禧就一命呜呼了!要知道只要慈禧在,皇帝可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而且死的会很合理。三岁的溥仪在被慈禧宣进宫后,溥仪看了慈禧一眼,顿时被吓得大哭,据溥仪后来在他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的说法,是因为慈禧长得太丑太吓人,以至于把他吓哭了,哄都哄不好,好在溥仪的奶妈在,得太后示意后,抱走溥仪,才及时堵住了溥仪哇哇大哭的嘴。

在慈禧去世半个多月后,溥仪迎来了他的皇帝登基仪式,时间是在1908年的12月2日。仪式在紫禁城的太和殿里举行,这天太和殿里的龙椅擦得金光闪闪,一应物件都显得倍儿精神,正上方乾隆皇帝题的“建极绥猷”匾熠熠生辉。大殿里依序整齐的站满文武大臣,形态极为恭敬。

坐在当中的龙椅上的自然是三岁的溥仪了,站立龙椅旁边是他的摄政王爸爸载沣。皇帝登基仪式繁琐,简单来说无非宣读一个又一个的祖训云云,大臣们一次又一次磕头跪拜新皇帝,再喊出“吾皇万岁万岁万岁……”。场面庄重严肃,小编没能够亲眼目睹,只能简言描述。

皇帝登基自然不是三两分钟就能完事的事情,大臣们极致虔诚,可龙椅上三岁的溥仪就开始不耐烦的。自从第一次进宫,被活着的慈禧那么一惊吓,三岁孩童好哭的天性被彻底激发出来了。在紫禁城这样一个新的环境里,坐在那么高的龙椅上,底下站着那么多人,仪式进行没大多久,溥仪开始大哭起来了,而且哭声越来越大。

小孩子一哭,大人们就容易变得烦躁起来。大臣们向这位新主子虔诚的跪拜时,这新主子闹这么一出,这让殿下的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了,一个个望着龙椅上的溥仪。好在溥仪的父亲载沣站在旁边,见大臣们齐刷刷望着自己的儿子,登基的仪式没有继续进行。他这才晃过神来,他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了。

摄政王载沣作为一个大男人,哄孩子的本领自然比不过溥仪的奶妈,他在旁边越哄,溥仪的哭声反而越大。摄政王被儿子的哭声弄的更加急躁了,大声呵斥他坐好不要动。没想到三岁的溥仪哭的更厉害,伴着哭声说道:我要回家,我不要在这里……大臣们继续行礼走流程,溥仪还是一直哭喊着:我不要在这里,我要回家……摄政王没有其他法子了,急忙对他儿子说,好,好,别哭了,快完了……

末代皇帝的登基仪式就这样在溥仪的哭闹声中结束了,大臣们的耳朵大概被这位新主子吵得不行了。同时呢,新主子和摄政王的对话,也让大臣们心里犯了嘀咕。又是要回家,又是快完了,这是不祥之兆啊。结果还真被好事的大臣说中了,登基三年后大清果然完了,要回家的,也回家了。

再回到前文,作为当事人的溥仪,原本只是释放小孩子的天性在登基仪式上哭闹了一场,没想到后世传为笑谈:这溥仪真有料事如神之先见呀,他知道大清快要灭亡了,所以他哭出来好让大家做好准备。真是讽刺!

标签: 末代皇帝溥仪清朝人物

更多文章

  • 98岁考中举人,还当了20几年的官,广东这位老爷子创下了科举记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谢启祚,科举制度,清朝人物

    中国古代出官入仕最重要的无疑是科举制度。毕竟这条道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也最少限制,只要有着足够的努力,“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美梦就有可能实现。不过美梦只不过是有可能实现,而这个“有可能”却是极小概率的,能将自己学到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ld

  • 双枪老太婆:和蒋介石是结拜兄妹,一家30余人为国捐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蒋介石,双枪老太婆,民国人物

    抗日战争时期,“双枪老太婆”的名字无人不晓,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份来历。“双枪老太婆”真名叫赵洪文国,60多岁,满族,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因14岁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23岁亲历日俄战争,她自

  • 湖南能够拿得出手的三国名将,只有以下三位,第一位大败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蒋琬,刘封,,黄盖

    湖南一地,自古便是人才辈出。然而,在三国时期,由于湖南一地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导致其造就的名将相对偏少。事实上,在整个三国时期,湖南能够拿得出手的三国名将,只有以下三位:第三位:刘封东汉末年长沙(治今湖南湘阴)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刘备

  • 上海最后的贵族,在最落魄的时候,也要穿着旗袍去倒马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郭婉莹,民国人物

    她是著名的老上海“永安百货”郭氏家族的四小姐,是上海滩最后的贵族名媛,曾落魄到被批斗洗马桶,却优雅了一辈子。她,是郭婉莹。1909年,郭婉莹在悉尼出生,在她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应孙中山之邀,回上海创办了永安百货。永安百货作为民国时期上海南京路上四大华资百货公司之一,至今依旧挺

  • 刘备救过张辽的命,为什么最后张辽投靠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张辽,三国人物

    刘备为什么救张辽?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和关羽救了张辽,但是张辽最后还是归降了曹操,因此刘备救张辽就十分令人疑惑。那么,通过本文让我们一起看看刘备为什么救了张辽,张辽最后投靠了曹操!关羽与张辽惺惺相惜,并且张辽曾撤走围城之兵。虽说不上什么恩,但以关羽的性格是必定要报答的。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

  • 揭秘咸丰皇帝即位之谜,竟然是一个高人指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咸丰皇帝,清朝人物

    就算机会是均等的,但关键时刻掉链子,却也能坏大事,下面的故事告诉大家,掉链子坏掉的事到底有多大?道光皇帝是一个命苦的帝王,其它命苦的事先不说,只说一件平常人都承受不了的苦命事,那就是丧子。丧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本就让人伤痛,可道光皇帝连丧三个皇子,直接把自己给吓怕了,再加上道光帝谨慎胆小的原因,所

  • 此人是晋国的第一位权臣,他的改革直接导致了后来晋国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晋国,春秋历史,赵盾

    话说当年晋文公回国即位后,晋国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原来跟随他逃难的人,一下子都加官进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最主要的那几个人甚至进入了晋国的核心决策层!史书记载:“晋文公即位后,文倚狐偃、武用先轸”,整个晋国高层和气一堂,大家同心协力,晋国国力急速增强,人口增长非常快,

  • 明代最有权势的锦衣卫首领陆炳,为何能得到善终并保全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炳,锦衣卫,明朝历史

    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中,陆炳被塑造成知书达理但性格懦弱、不愿也不敢参与朝堂争权的人,然而这只是小说之言,真实历史上的陆炳智商和情商双高。一个能在嘉靖时期风波云诡的朝堂上以锦衣卫一把手这种高危职业全身而退并得到各方好评的人,绝不能用“性格懦弱”来形容。陆炳出生锦衣卫世家,他的

  • 周天子本来对诸侯有绝对权威,但这两件事后,大家不把他当回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天子,周朝历史

    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天子对分封的诸侯们享有绝对的权威,而受封的诸侯不仅要听命纳贡,还要朝觐述职,同时还有出兵从征的义务。但是后来,周王室的权威丧失,诸侯们不再听周天子的招呼,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那么,就是发生了什么事,造成这一局面的呢?周王室直到第四任天子周昭王之前,一直还深得诸侯拥戴。可是到了周昭王

  • 朱棣临终前,为何说“夏原吉爱我”?二人究竟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夏原吉,明朝人物

    明朝十六帝,没有死在京师,而是客死他乡的只有一人,即明成祖朱棣。朱棣客死的地方叫榆木川(今内蒙古海拉尔),故称“榆木川之变”。从史料记载看,朱棣不是暴死,而是一天天病死的,有一个过程。作为大明帝国的主宰者,朱棣记挂的事情很多,牵挂的人也很多,故临终前心事重重,说了不少话,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