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是晋国的第一位权臣,他的改革直接导致了后来晋国的灭亡

此人是晋国的第一位权臣,他的改革直接导致了后来晋国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324 更新时间:2023/12/13 12:31:47

话说当年晋文公回国即位后,晋国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原来跟随他逃难的人,一下子都加官进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最主要的那几个人甚至进入了晋国的核心决策层!史书记载:“晋文公即位后,文倚狐偃、武用先轸”,整个晋国高层和气一堂,大家同心协力,晋国国力急速增强,人口增长非常快,很快晋国已越入强国之列!

强国必先强军,文公召集众臣,重组晋军:将原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在春秋时期,大一点诸侯国可以设三军;次一点诸侯国可以设二军;小诸侯国只能设一军),三军分别为上军、中军、下军。这一创举,宣布晋国正式步入大国行列!

问题就出在这里,三军的统帅被称为六卿(每军正副统帅各一名),其中中军统帅为六卿之首(正卿,相当于总理)!这六卿的任命基本原则是:公族为主,外戚为次,远亲为辅,他们不但掌握了军队还有各自的封地(有点像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意思)。晋文公活着的时候,这六卿那是相当听话,令行禁止!但是如果他死了呢?六卿都是晋国的新旧贵族代表,会甘心听命于年轻的国君吗?这个问题其实晋文公也曾想过,比如他舅舅狐偃资格老,功劳大,还有点恃功傲宠的感觉,他死之前必须把他撤掉,留下一个老实可靠忠心耿耿的赵衰当正卿,辅佐他的儿子(后来的晋襄公)。

赵衰死后,年轻的儿子赵盾(赵宣子)为正卿。赵盾是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他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晋襄公死后,赵盾开始了对晋国长达20年的专权。

那时候晋国还是中原之霸主,赵盾经常以臣子身份作为晋国国君的全权代表参加诸侯会盟,所有国际事务都由他一手打理,甚至在会盟中行使的是完全只有霸主才能够拥有的权威,赵盾因此驰名国际!

由于本身能力出众,赵盾在朝中利用强势手腕,震慑诸卿,巩固统治;在对待其它诸侯上,恩威并施,四处征战,建立不少功业!从而诸侯各国只知晋国赵盾,不知晋国国君耳!

赵盾为了发展卿族势力,重新设立公族制度,但和以前公族头衔只传给国君的公子、公孙的制度不一样,他设立公族头衔的人不局限于晋国的公子、公孙,而是海纳百川,由朝中的有德之士来担任,而且还可以将公族大夫授予卿的嫡子,这样六卿也能够世袭罔替了。自此,君权日衰,卿权日强,世卿对晋侯权力的渗透大大加速。可以说,晋宗的丧钟也就在赵盾设置公族大夫那一刻起已经提前敲响!

果不其然,六卿本来由狐、赵、先、郤、胥、韩、魏、栾、范、荀氏等卿大夫轮流坐庄,后来他们各家明争暗斗,弄得你死我活,连赵家都差点被灭门,还好有一个赵氏孤儿(赵氏孤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无非就是政治斗争而已!)继承了赵家社稷!

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

到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其中以智氏最强。

晋阳之战后,智氏被其余三家消灭,此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

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史正式由春秋时代转变为战国时代,由此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霸权政治结束,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标签: 晋国春秋历史赵盾

更多文章

  • 明代最有权势的锦衣卫首领陆炳,为何能得到善终并保全家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炳,锦衣卫,明朝历史

    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中,陆炳被塑造成知书达理但性格懦弱、不愿也不敢参与朝堂争权的人,然而这只是小说之言,真实历史上的陆炳智商和情商双高。一个能在嘉靖时期风波云诡的朝堂上以锦衣卫一把手这种高危职业全身而退并得到各方好评的人,绝不能用“性格懦弱”来形容。陆炳出生锦衣卫世家,他的

  • 周天子本来对诸侯有绝对权威,但这两件事后,大家不把他当回事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天子,周朝历史

    西周王朝建立后,周天子对分封的诸侯们享有绝对的权威,而受封的诸侯不仅要听命纳贡,还要朝觐述职,同时还有出兵从征的义务。但是后来,周王室的权威丧失,诸侯们不再听周天子的招呼,不把周天子当回事了。那么,就是发生了什么事,造成这一局面的呢?周王室直到第四任天子周昭王之前,一直还深得诸侯拥戴。可是到了周昭王

  • 朱棣临终前,为何说“夏原吉爱我”?二人究竟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夏原吉,明朝人物

    明朝十六帝,没有死在京师,而是客死他乡的只有一人,即明成祖朱棣。朱棣客死的地方叫榆木川(今内蒙古海拉尔),故称“榆木川之变”。从史料记载看,朱棣不是暴死,而是一天天病死的,有一个过程。作为大明帝国的主宰者,朱棣记挂的事情很多,牵挂的人也很多,故临终前心事重重,说了不少话,也对

  • 隋朝统治的末期,李渊入长安,恭帝杨侑禅位,李唐王朝建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渊,杨侑,恭帝,隋朝历史

    华夏皇帝漫谈之隋恭帝杨侑杨侑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他的父亲杨昭是杨广的长子。隋炀帝即位后,即立其长子杨昭为太子。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身为皇太子的杨昭暴病身亡,当时他的儿子杨侑才两岁。但是,作为隋炀帝的孙子,杨侑必须面对他祖父暴政统治所带来的后果。杨侑相对于后来所受的苦难,在杨侑小时候,他的日子还

  • 1930年代上海杂志封面人物 女学生、交际花、名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玲珑,名媛,交际花,女学生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珍藏有一套上海1930年代出版的女性时尚杂志《玲珑》,其封面人物都是当时站在时代前沿的女大学生、交际花、女明星、名媛、女作家等等。《玲珑》杂志于1931年由著名摄影家林泽苍在上海创刊,到1937年停刊,共计发行298期。杂志每册大洋七分到一角(当时上海每市斤大米约为六分),以&

  • 这个女人很厉害,本来是个丫鬟却让外国人争相膜拜,史上仅此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冯嫽,汉朝历史,西域

    在我国古代,不同民族间通常会用联姻的方式维持外交关系,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就要从汉乌联姻开始。汉武帝时,汉朝对长期南下侵扰的匈奴,接连进行大规模军事反击。同时,汉武帝为了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便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联姻。刘细君曾为了大汉与乌孙间的关系远嫁乌孙,但是,异域生活十

  • 中国最聪明的女皇,拒做武则天第二,不是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娥,宋朝人物,宋真宗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执掌权柄,一手遮天的女性政治家,比如吕后、贾南风、武则天、慈禧等,虽说部分没有称帝,但实际却犹如皇帝。然而,如果要说其中最聪明的“女皇”,却是此人,而不是慈禧等!在《七侠五义》中,第一回合是“狸猫换太子”,此人在后宫一手遮天,为了不

  • 徐树铮和张作霖挑拨吴佩孚与曹锟关系均告失败,吴曹关系那么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人物,徐树铮,张作霖,吴佩孚,曹锟

    在不少人印象里,吴佩孚的风头一直盖过曹锟,甚至都忘记了曹锟才是老大,吴佩孚只是老二(曹一直是吴佩孚的上司)。实际上,不只你我有这个印象,当年很多人就这么看,比如皖系智囊徐树铮和直系老大张作霖,他们都曾挑拨吴、曹两人的关系。挑拨功夫,徐树铮和张作霖谁厉害,结果怎样?徐树铮挖曹锟墙角的事儿,我以前写过,

  • 大仗在即,这个大军阀的命令让人看不懂:不许向对方用重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佩孚,皖系,段祺瑞

    1920年9月,吴佩孚的朋友们先后收到老吴一幅对联:“欲平大难须尝胆,誓扫倭人不顾身。”俗话说:“有多大的屁股,穿多大的裤衩”,此时的吴佩孚,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落魄秀才,而是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巡阅使相当于清朝的总督,河北、山东、河南是拱卫京畿的重地和

  • 粟裕和这位国民党战将各自出招,对策居然只差一字,这才叫攻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粟裕,李默庵,民国历史,民国人物

    粟裕和李默庵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战略打法也相异,粟裕要的是歼敌,多吃掉对方一些棋子,以改变当时敌攻我守的整体格局,李默庵要的却是占地,将华野从苏中完全驱走,从而解除对南京政府的威胁,实际上,他就职时的主要使命就是这个。两人都坚定不移地奔着各自目标而去。交通警察总队被粟裕横扫一棍,李默庵不心疼吗?当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