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主席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多年后才知主席的深谋远虑

毛主席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陈锡联?多年后才知主席的深谋远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54 更新时间:2023/12/25 12:12:47

1976年9月9日,带领新中国成立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在北京因病抢救无效,于零时10分去世。

一代伟人的逝去必然会引起全国上下的轰动。当然,也有另外一件事情让人挂心,那便是军权的归属。这其中,更让人疑惑的是,毛主席为何将兵权托付给了陈锡联。

乱世出英雄

1915年,伴着新文化运动的火热开展,陈锡联同志在湖北黄安出生了。可以认为,少年的陈锡联是在《新青年》这类蒙读物的启迪中成长的。

1921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炙土上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展开来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9年,陈锡联同志在其家乡湖北黄安加入了当地的安南游击队,同年被编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

当时的陈锡联虽然年仅14岁,但是已经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军事天赋了。当时,人小鬼大的陈锡联被任命为安南游击队第一任儿童队队长。

为了应对敌人向村落的进攻。陈锡联带领儿童们在村口树上放哨,一旦发现敌人的行踪立马向在村里驻扎的游击队报告。

对于这片土生土长的土地,年少的陈锡联熟悉它的每一条路线,每一个角落。

年少的陈锡联总是跑在队伍的最前面,无论刮风下雨,总能将敌情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后方驻扎的游击队。

儿时的陈锡联沐浴于新青年勇敢无畏的救国激情里,生长在共产党伟大的战略指导中。

如今,也亲身参与进保护这片孕育他的祖国和人民这项伟大的事业里。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亚于任何一个中国人。

陈锡联

1930年,15岁的陈锡联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且因为表现优良一度受到表彰,并于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陈锡联年纪虽小,但却为战争时刻准备着。那一年,年仅15岁的他带领三个通讯连的战友,在连队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活捉战俘一百余人。

陈锡联同志自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愈发骁勇善战。他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个人生活清贫简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也许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优秀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习惯。陈锡联同志的个人事迹无疑是对这样一句名言的有效印证。

1931年,陈锡联同志在红四方面军中任职红四方面军政治指导员,并且多次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等地区历次反“围剿”任务,并且取得了最终胜利。在其指导下,连队在四姑墩战役中取得了绝对性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陈锡联同志带领的连队共歼灭敌军两个团和一个营,并且缴获了大量器械,为红四方面军后勤物资保障解决了较大缺口问题。

经历了诸多战斗的陈锡联,在部队中声名大噪。从前因为陈锡联个子小,甚至在刚入伍前他还没有一支步枪高。

所以大家都管他叫“小胖”。尤其是在四姑墩战役后,陈锡联更是一度因为勇敢无畏,冲锋在前而在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

由于战略物资的缺乏,在当时的红军中,大家一致认为最厉害的武器就是钢炮。但是在这次表彰会上,根据地领导更是直接形容“陈锡联打仗勇猛,毫无畏惧,像个小钢炮”。

这次以后,部队中战士但凡见到陈锡联,都不会再称呼他为“小胖”,而是响亮地称他为“小钢炮”。

年少的陈锡联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立志要建立更多的功业。陈锡联能在表彰大会上得此称号,不难看出,他的英勇无畏。

1933年,陈锡联担任了红三十军第八十八师263团营政治委员,红四军第十师副师长、第十一师政治委员,参加了开辟川陕苏区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

当时红军正在进攻四川达县,陈锡联更是带领部队沉重打击了刘存厚的部队。

要知道,当时的刘存厚可是实力不凡。他是民国陆军上将,川军领导人之一。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

早在1915年就参加了护国战争,任四川护国军总司令、肇庆军务院抚军,可谓是民国一员猛将。

而当时陈锡联带领的红军,在被“围剿”这样的被动形势下,尤其是当年红军抗战物资之匮乏。

在这样的局势下,陈锡联同志仍旧带领红军重创刘存厚的部队,不难看出陈锡联部队的骁勇善战。陈锡联同志参与到了新中国成立的各个阶段的战争中。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锡联同志创造了他的军旅生涯中一次奇袭,当时的陈锡联任职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团长。

同年10月,陈锡联带领其部下的八路军夜袭日军阳明堡机场,据不完全统计,陈锡联一行人在短短一个小时内统共炸毁日军战机24架。

这次战斗,是129师出兵的第一仗。首战就取得绝对性胜利,就连刘伯承元帅也不禁拍手称快,这极大鼓舞了我方的抗日激情。

阳明堡

同时,经此一战,日军短时间内失去了进攻忻口、太原的空中支援力量,一定程度上使得日军受到重挫。

同年,陈锡联被调到国民党与八路军大部队后方,在陈锡联的带领下,我军有力配合了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对日军的作战。

在两党中有力提升了八路军的威望,巩固了两党合作抗日的决心。

1940年,陈锡联率领129师在白晋铁路作战,在仔细观察敌军部署和我军战略物资布置后,他迅速制定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作战方案。

他充分了利用当地地形,采取腹地开花、内外结合的战法,短时间内歼灭当地日军。

在百团大战阶段性作战中,第一阶段,他率领部下在狮垴山抵御日军的进攻,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其率领的师团的行动取得了有利条件,解放战争中也不乏陈锡联同志的身影。

1947年4月的豫北战争中,陈锡联观察了国民党的战略部署,他深知国民党在装备弹药上远远赶超解放军,于是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我方伤亡。

他采取了周密部署,即诱敌深入、避其锋芒最后一举歼灭的战法。最终以劣势战胜了强大的敌军,活捉了国民党第十二纵队司令孙殿英

综上不难看出,这位戎马一生的共和国将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各个阶段中,都做出了汗马功劳。在陈锡联同志七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战争与热血贯穿了他的半生。

共和国的曲折发展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好不容易在1945年8月15日击败日寇,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却又迎来了解放战争。虽然最终解放军毫无悬念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战争对双方的伤害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尤其是解放战争之后,国民党溃逃台湾时,洗劫了大量黄金储备、黄金细软。

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等四大家族更是连夜转移其财产。也就导致了新中国刚成立初期,工业、农业的极度衰退。

就连开国大典这样隆重的仪式,那时候,也只有17架战机能进行阅兵仪式。据当时受阅飞行员之一的林虎回忆:“当时战机损毁严重,能修好的只有9架。”

后来,又因为受阅飞机数量实在太不可观。相关工作人员又紧急开会协调,最终东拼西凑,凑出来2架蚊式轰炸机、3架运输机、2架教练机、1架通讯机。

加上前面能够修好的9架,这样凑起来一共17架。为了能够营造开国大典的雄壮宏伟,这17架飞机还得飞两次。

可见,新中国在成立初期,起点就十分艰难。如果说战争是对困顿中的中国来说是一次挑战,那战争后满目疮痍的经济形势无疑又是一次重创。

而在1945年,自二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以美苏两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

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势更为艰难,中国在这样紧张的国际形势上的发展也极其有限。陈锡联同志在经历了共和国成立的三个阶段的战争后,又马不停蹄投入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像陈锡联这样经历过战争的将领,却是更能体会到国家想要富国强兵最为关键的因素的,那便是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陈锡联同志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后来他意识到,要想让国家的实力有明显上升,必须有一支强健的军队。

所以,在此情形下,陈锡联同志又自请担任炮兵学院院长,亲自主持制定我国炮兵发展规划,组织我国炮兵改装改制,策划进口和研制炮兵装备。为我国的国防实力提示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陈锡联同志的操练下,我国的炮兵综合素质与战斗实力有了长足进步。这样一支队伍,在后来,也就是五十年代末的抗美援朝,炮击金门作战行动中,发挥了绝对的积极作用。

次年,当中国决定发展导弹时,陈锡联更是亲自带领专家搭乘飞机多次穿越无人区,进行导弹研制基地的选址。

经过陈锡联及其团队的努力,我国导弹研制处的工作人员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为新中国导弹研制与导弹部队的建设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刚成立,人力物力极其缺乏的条件下陈锡联为我国国防、军队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身优势

陈锡联同志为人忠厚老实。据其战友回忆,在1933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陈锡联率领其部下攻下刘存厚盘踞的达县。

并且缴获了大量重机枪的同时,还有不少金块银元。但是无奈当时的红军实在是太穷了,陈锡联一行人缴获上来的金块根本没有人认识。

陈锡联命令战士们将缴获上来的物资悉数上缴。一路上看战士们搬运辛苦,同时又想起来自己睡的床缺了一个角,所以老是晃荡。

陈锡联和毛主席

就从箩筐里随手挑了几块金块去垫床脚,甚至还嫌重,扔了几块进粪坑里,第二天,政委李先念和后勤主任郑义斋来找陈锡联,发现了他床脚的金块。

质问他为何收缴了金块要私藏。陈锡联正奇怪,自己何来私藏金块一说。两位领导指向床脚,陈锡联恍然大悟。

连忙把金块撤下来归还,并带领部下赶紧去粪坑里打捞上来那几块金块,清理干净后悉数上交了。

除此之外,陈锡联还积累了非常好的人缘,陈锡联年仅十四岁就背着家里人参加了红军。

又在每一次的战斗行动中,打起仗来不要命,屡屡立下奇功,这令其在军中的声望得到大幅提升。

其中就不乏很多“老领导”都与陈锡联有过合作。随着陈锡联职位的调动,后期他直接成为了陈毅,刘伯承等人的左膀右臂。

由于有勇有谋,打起仗来又卖命,再加之他本人确实很年轻,得到了许多老领导的赏识。也为陈锡联的政治前途做了坚实奠基。

陈锡联作为中国的开国功勋之一,加入红军以来,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不可否认的是,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将领,毛主席在临终前将兵权交予他,确实是慎之又慎的抉择。

叶剑英元帅晚年因为身体问题,不得不选择退居。但陈锡联凡是遇到国家战略决策重大问题,都会亲自与叶剑英元帅商量,争取做出最稳妥的决策。

正所谓兵强国富,唯有国家国防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才能有坚实基础。

陈锡联掌握兵权后,我国经济不久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新时代,很难否认这其中陈锡联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个艰难成长的国家可能就会因为权力的归属而凋零,毛主席选择将兵权交予仁厚敦和的陈锡联,无疑是完全正确的抉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八路军战士与未婚妻约会,一声枪响蹊跷身亡,撕碎荷包成破案线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942年元旦的晚上,晋东南八路军驻地,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了夜空的宁静。战争年代,战士们的神经紧绷,对枪声非常警觉。枪声就是命令,枪声就是敌情,哨兵反应敏捷,纷纷拿起枪,奔向枪响的方向彭总警卫员宿舍。然而到了现场,他们不知道发出声音的到底是哪一个房间,就停下脚步观察。正在这时,更蹊跷的事发生了,从

  • 陈后主陈叔宝有多爱贵妃张丽华:杨坚问他是否想念故国,他回答说只想念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叔宝,张丽华,杨坚

    公元568年,太子陈叔宝到小妾龚氏屋里过夜,突然瞥见了一个10岁的小丫头,模样生的倾国倾城,陈叔宝顿时色心大发,扭头责怪龚氏说:“你屋里藏着这么一个美人,为何不把她献给我?”龚氏跪地而泣,说:“殿下,她才10岁,我想等她长大给你送去。”可陈叔宝不听,拉

  • 大唐帝国终结者:朱温强暴儿媳妇,被儿子朱友珪刺杀于床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温,朱友珪

    公元912年,后梁皇帝朱温正搂着儿媳王氏在皇宫睡觉,他儿子朱友珪带着500士兵杀到他的床前,朱温怒吼:“逆子你真的忍心弑父吗?”朱友珪一剑刺进他的胸膛说:“老畜生,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朱温原名朱晃,刚开始追随黄巢,后来被谋士谢瞳说服离开黄巢,率兵投靠

  • 窦怀贞为了升职,欣然接受韦后的60岁的乳母做老婆,后被李隆基抄家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窦怀贞,唐中宗,韦后,李隆基

    唐中宗在宴会上对40岁的宰相说:“你丧妻已久,我赏你个美人成亲吧!”宰相高兴地的同意了,他掀开盖头,发现新娘竟是个60岁的老女人。众大臣见状都傻了眼,谁料宰相却欣喜若狂,激动地高呼万岁。这个宰相名叫窦怀贞,他是唐朝外戚,其先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岳父,因为祖上庇护的原因,他的

  • 梁红玉“示爱”韩世忠,愿意做妾,亲自擂鼓作战,鼓舞士气,终获得朝廷与世人的认可!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梁红玉,韩世忠

    1121年,剿灭方腊的庆功宴上,还是妓女的梁红玉对韩世忠说:“将军,可愿娶我。”韩世忠听后一惊,立马拒绝:“不可,我家中已有妻儿。”不料,梁红玉拽住韩世忠说:“将军,无妨,我愿意做妾。”梁红玉出生于武将世家,不仅精通武艺还懂兵法

  • 曹丕登基后,子占父妻,罔顾人伦,母亲卞夫人直到他死都不见他!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丕,卞夫人

    226年,曹丕病重,母亲卞夫人前去探望时,发现服侍的女子非常熟悉。得知实情后,卞夫人指着曹丕大骂:“猪狗不如的东西,你早该死了!”说完,卞夫人转身离开,直到曹丕病逝,都没再去看他一眼。卞夫人原本是曹操的一个小妾,她出身卑微,是个舞伎。也正因为如此,曹操的原配丁夫人一直瞧不上她

  • 后晋皇帝石重贵罔顾人伦,娶叔母冯氏为妻,荒淫无度,国破家亡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石重贵,后晋,石敬瑭

    942年,后晋皇帝石重贵,闯进叔母冯氏的房间,一把将她抱住,喘着粗气说:“侄儿爱慕叔母多年,只要你肯嫁给我,我就让你当皇后!”冯氏娇滴滴地回道:“好侄儿,你可要说话算话!”石重贵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养子,从小不爱读书,喜欢舞刀弄枪。成年后,石重贵沉迷女色

  • 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彧?郭嘉和荀彧相差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嘉,荀彧,曹操

    自从袁绍被人灭了以后,曹操就成为了天下势力最强的诸侯,同时其麾下武将和智谋人士的数量也最多。若按演义上来说,曹操手下最厉害的谋士就是郭嘉,像荀彧、贾诩、刘晔等顶级谋士都不如郭嘉。可非常遗憾的是,郭嘉出场没多久就死了,完全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由于郭嘉的早逝,这也导致后来曹操常常被诸葛亮虐。尤其在赤壁之

  • 连赵云都忌惮的姜维,为何最后会为蜀汉效力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姜维,蜀汉

    也许大部分人都觉得赵云没有对手,但是这个人被大家忽略了!他曾为魏天水郡中郎将,但在军中却不受重视。能够忍住诸葛亮计谋的有司马懿,但能够看破其计谋的只有他了。诸葛亮北伐之时用诈城之计,攻夺北魏的天水关,天水关太守马遵,听这名字就不接地气,撒完尿裤子都没提上就清单兵马解救南安。但这一切却被一个职位低微的

  • 孙尚香对待刘备是生死相随,刘备却只把她当做可随时丢弃的“衣服”,这样两个的人走到一起就是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孙尚香,刘备

    公元209年,48岁的刘备迎娶17岁的孙尚香。成婚那天,刘备喜滋滋地进入洞房来见美娇娘,不想一踏入新房就倒抽了一口冷气,只见洞房里摆满刀枪剑戟,侍婢们都佩剑侍立在一旁,只见腾腾杀气哪有半点喜气。刘备吓得腿脚发软,哆哆嗦嗦地问:“这是做什么?”侍婢说:“我家郡主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