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跟王翦,谁才是秦国第一战将?

白起跟王翦,谁才是秦国第一战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527 更新时间:2023/12/15 2:12:34

秦朝是古代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和几代君臣的励精图治,一步步走向强盛。到了秦始皇即位时,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扫六合,吞八荒,一统七国。秦灭六国,没有能征善战的猛将是不可能的。

说起秦国的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杀神”白起

白起的确是战功赫赫,长平之战中歼灭赵国四十万主力,让赵国元气大损。

但是秦国还有一位猛将,论战功超过了白起,秦灭六国,他的功劳最大。

猛将王翦

相信很多熟悉春秋战国的读者已经猜到这位猛将是谁了,他就是“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

白起征战天下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昭襄王,白起的战略目标主要就是为秦国打开挺进中原的道路,压制其余六国的发展。

白起领兵征战三十多年,攻克城池七十多座,伊阙之战中大破韩魏联军,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国主力,为秦国的统一起到了很大的加速作用。

但是秦国真正灭掉其余六国,却是由秦始皇和王翦完成的。

秦灭六国一共大概持续了15年左右,除了灭韩王翦没参与外,平定其余五国都有王翦的功劳。秦国最大的两个对手,赵国、楚国都是王翦灭的。

计除李牧(王翦灭赵)

如果说七国中哪国士卒的战斗力能跟秦军叫板,只有赵国。

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赵国名将辈出,廉颇、李牧都是可以比肩白起的战国名将。

但赵国后期的君主不行,昏庸无能。

长平之战中,赵王听信谗言,命赵括代替廉颇统军,被白起打得元气大伤。

长平虽然惨败,但赵国仍有实力跟秦国对抗。白起死后,赵王把驻守北方的李牧调了过来,迎战秦军。

李牧把秦军打得大败,王翦也打不过李牧,秦、赵两国陷入僵持。王翦心思灵活,他用了离间计。赵王听信了谗言,处死了李牧。李牧死后,赵国无人是王翦的对手。公元前228年,王翦率军攻破邯郸,活捉赵王,赵国灭亡。

击败项燕(王翦灭楚)

秦灭赵之后,除了楚国,再无敌手。楚国几百年都偏安江南,面积大,人口多,物产富庶,士兵的战斗力也很强。

秦始皇计划灭楚时,问王翦需要多少兵力,王翦说六十万,而一旁的秦将李信说20万足够了。

秦始皇以为王翦已经年迈,血性不足,便让李信带20万秦军伐楚。但李信被项燕打得溃不成军,死伤五万余。

秦始皇一看不行,连忙亲自去给王翦道歉,并答应给王翦60万兵力伐楚。王翦带着60万秦军到达楚境后,坚守一年不战,让项燕渐渐松懈。王翦抓住战机,让副将蒙武从后方切断楚军粮草补给,前后夹击,一战灭楚,项燕战死,楚王被活捉。

战功赫赫

白起死后,王翦成了秦国最锋利的战刀。

秦灭六国,王翦的功劳是无可争议的。战国后期,除了赵国和楚国,其余四国都无力跟秦国对抗。秦国灭赵的难度跟灭楚的难度差不多,都动用了60万左右的兵力。

而赵国和楚国,最终都是被王翦率军剿灭的。

不仅如此,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始皇命王翦伐燕。燕国无力抵抗,被王翦平定。而齐国和魏国,则是根据王翦的计谋,由他的儿子王贲率军剿灭的。

总结王翦的一生,可以用八个字来评价,就是“智而不暴、勇而多谋”。

对于秦国来说,王翦的功劳更大,但是王翦的实力,其实不及白起。

在秦昭王麾下铁三角组合中,名气最高、争议最大的人是武安君白起。

梁朝史学家周兴嗣在《千字文》里写道:「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这句话说的是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擅长用兵。

白起被他排在第一位。

李世民称赞大唐军神李靖:「古之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岂能及也!」

白起和另外三位顶尖军事家被视为「古之名将」的标杆。

而在唐朝设立的武成王庙中,秦武安君白起不仅跻身「武庙十哲」,还位列武圣人姜太公、副祀张良之后。他的坐像排在姜太公的左列第一。

这是谈论古代军事时无法绕开的狠角色。铁血强秦代出良将,但唯有白起才称得上是秦军「胜利的象征」。秦军的歼敌成果,他占了一半。

秦军的经典战例,他指挥得最多。秦军的典型战法,他的贡献最大。被他消灭的韩、魏、楚、赵等国军队累计达到100万。如果再算上击伤和俘虏,三晋和楚国大约因白起损失了数百万人口。秦军给山东六国造成的伤亡,一半是由他完成的。于是后世喜欢用「人屠」「杀神」来给他贴标签。

标签: 白起王翦

更多文章

  • 曹操一手提拔的曹魏千里马,率军击败张飞、马超两位蜀汉五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马超,曹休,五子良将,千里驹

    三国时期,猛将辈出。说起三国时的武将,大家都会想到赵云、马超、吕布、关羽这样的一流战将。由于《三国演义》的缘故,大家普遍认为魏蜀吴三国武将中,最强的是蜀国。蜀国五虎将武艺强悍,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赵云大战长坂坡,而张飞更是能打平吕布。马超在潼关之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黄忠能跟关羽大战三次,还斩了曹魏大将

  • 大书法家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聪明过人,却只能嫁给一个傻子皇帝司马德宗,年纪轻轻最终病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神爱,司马德宗,王献之

    412年,东晋王朝皇后王神爱病逝,年仅28岁。史书记载,王神爱病重的时候,身边连伺候汤药的人都没有,她不得不亲自写信向家人求助。当时,东晋王朝名存实亡,掌权的人叫刘裕,是寒门出身的武将。刘裕对魏晋时期的权贵痛恨不已,把持朝政后对他们不断打压报复,王神爱身为皇后也没有逃过劫难。王神爱死后仅1年,刘裕便

  • 孔令仪不满父母包办的政治婚姻,主张自由恋爱,嫁给了陈纪恩,母亲宋霭龄包机运嫁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孔令仪,陈纪恩,宋霭龄

    1943年,宋霭龄为大女儿孔令仪补办了整整8大箱嫁妆,专包一架飞机送往美国。不料飞机起飞不久突然爆炸起火,嫁妆全被焚毁了,于是宋霭龄又改制了6大箱嫁妆。大名鼎鼎的宋氏三姐妹,只有大姐宋霭龄留下了子嗣,宋庆龄和宋美龄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延续自己的血脉。但与三姐妹辉煌的婚姻不同的是,宋霭龄与孔祥熙所生

  •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各吃了一顿饭,双双暴毙,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太后,光绪帝

    1908年,慈禧72岁大寿,请外来的厨子做了100道菜。她吃得很开心,还喝了点小酒,但没几天,她和光绪双双暴毙。太医:都怪那顿饭!据史书记载,光绪和慈禧是接连去世的,中间相差不到20个小时。他们的死因,被传得天花乱坠。有人说,光绪是被慈禧毒死的;也有人说,慈禧的乐极生悲,因为一顿饭丢了性命。这是怎么

  • 陆小曼生前想和徐志摩合葬,却被徐积楷强硬拒绝,23年后才被娘家侄儿认领,入土为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陆小曼,徐志摩,徐积楷

    1965年,62岁陆小曼病逝。她想和丈夫徐志摩合葬,却被儿子徐积楷强硬拒绝。她的骨灰也无人认领,直到23年后,娘家侄儿为她在苏州建立纪念墓,她才得以入土为安。陆小曼是近代著名画家,出身名门,曾被胡适誉为“北京城不可不看的风景”。徐志摩去世那年,陆小曼还只有29岁。因为长得好看

  • 史思明是安史之乱的叛军首领,他和安禄山一样也被儿子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史思明,安禄山,安史之乱

    史思明是安史之乱的叛军首领之一,自己最终的结局和安禄山一样,同样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害。为何最终会被亲儿子杀死?史思明,字崒干,宁夷州人,突厥族。他是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妻子是陇西辛氏,两个儿子,分别是史朝义和史朝清。史思明在历史上的成名,来源于一次诈骗。公元七百三十六年,史思明逃债途中被奚人捕获后,

  • 慈禧太后有多败家?吃喝玩乐都要顶级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慈禧太后

    慈禧到底有多败家,慈禧浴巾只用金丝毛巾,便盆只用檀香木便盆,吃饭要吃一百多道菜,棺材要镶嵌一万多枚珍珠,一双袜子要数千名工人制作苹果,每天要用四百多个。就连西瓜,慈禧一天也要吃三百多个,吃三百多个西瓜是什么概念?一个西瓜大约有五到十斤重,按一个西瓜五斤重计算,三百多个西瓜有一千五百斤重,有四个胃的河

  • 吕布和关羽谁更厉害?在正史中,两人不在一个级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关羽

    三国时期群星璀璨,有很多骁勇善战或彪悍的猛人,战绩同样辉煌或可圈可点。如果需要所有人满意的话,还应以武力值为基础。但是剧中,经典桥段三英战吕布都被大家熟知,体现了吕布的个人武力值巅峰。但是在正史上,武力值的表现,吕布是没有演义中那么强的。在正史上,吕布大部分是以统帅身份出场,唯一一次单挑胜绩,就是勉

  • 慈禧每年要花去数百万两白银保养指甲!有人戏称,慈禧的指甲是历史的划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慈禧,慈禧太后

    据说慈禧在掌权后批阅奏章时,习惯用护甲在奏折上,多少人的命都是在他的护甲下滑过。因此也有人戏称,慈禧的指甲是历史的划痕。慈禧每年都要花费数万两白银,保养自己的指甲。慈禧的指甲居然长达二十三厘米,她是怎么保养的?慈禧作为晚清的太后,她的身份自然是尊贵无比。从很多文物和影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慈禧的生

  • 张爱玲被发现死于美国洛杉矶公寓,遗产为什么一点都不留给亲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爱玲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被发现逝世于美国洛杉矶公寓。张爱玲裹着浴袍,倒在地上,法医推断死亡一个星期左右,她在遗嘱中交代,把32万美金和全部的作品版权,都给宋淇夫妇,却一分钱的都没有给她的弟弟。当时,张爱玲裹着浴袍倒在地上,没有人知道她最后的时刻里经历什么。是绝望,还是解脱,在她早就备下的遗书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