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小太监李进喜第一次到慈禧寝宫侍奉,他磕完响头,就绕到慈禧身后忙活起来。因为梳头,一个小宫女刚刚被杖毙,所以李进喜格外小心。他的手在袖口中不停摩挲,没几下慈禧就把他留下了。
这个小太监就是鼎鼎大名的清末名宦李莲英,他陪伴慈禧53年,圣宠不断。慈禧甚至打破太监不得任四品官的祖制,破格晋封李莲英为正二品总管。
一个太监,能有如此作为,也算是职场精英了,可李莲英心里清楚,自己的飞黄腾达来之不易。
1848年,李莲英出生在河北一户农民家庭,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二。早年间,李莲英父母靠做皮货为生,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父母实在养不活诸多孩子。
于是,排行第二的李莲英被送进了王府做太监,那一年他才8岁。从河北老家到北京,李莲英丢了宝贝,却学会了本事。
在王府,李莲英不仅学会了察言观色,还学到梳头的本事,您可千万别想看这个手艺,且不论盘头样式,就说梳头不掉发这个手劲,一般人都掌握不好。
靠着梳头的本事,进了皇宫的李莲英也算吃得开。可他真正走到慈禧身边伺候,还要感谢一个人安德海。
安德海与李莲英几乎同时进宫,运气却比李莲英更好。凭借着伺候慈禧如厕的手艺,安德海深得慈禧器重,鼎盛时期他甚至在北京城的大酒楼里张灯结彩,娶戏班女子做媳妇。
不过,安德海一朝得志就忘乎所以,因为“擅离京师”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砍了头。
安德海的死,为李莲英提供了机会,慈禧身边正缺个梳头的太监,李莲英被人引荐到了慈禧跟前。
按例,后宫娘娘都要有专人伺候梳头,清朝后宫的发髻不容易打理,盘头编发的手艺也并非人人都会。原本,慈禧可以依仗安德海,可如今他死了,位置就空缺出来。
这一天,李莲英谨小慎微地来到了慈禧跟前,磕过响头后,便开始了面试环节。李莲英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
他在两个袖口上都缝了一块猫皮,每梳两下头就把牛角梳放在猫皮上蹭几下,这样一来就算慈禧掉了头发,头发也会被吸附在梳子上,不至于落在衣服上被慈禧看见。
慈禧对李莲英梳理的发髻很满意,当天就正式把他留在了身边,贴身侍奉。
能在慈禧身边伺候的太监、宫女,绝非善类。李莲英每时每刻都要提着脑袋谨小慎微。为了讨好慈禧,他特地制作了掺入白醋的洗发水,慈禧沐浴洗头后,头发总会油亮乌黑、光彩照人。
伺候主子不仅要有真本事,还得能说会道、爱钻营。
一次,慈禧去颐和园过寿辰,李莲英特地安排了放生鸟鱼的环节。小太监打开鸟笼鱼篓,几十只鸟和鱼四散而去,可没过半盏茶功夫,几只鸟又飞回来了。
李莲英见状赶忙打圆场,“老佛爷万寿无疆,就连鸟儿都要回来沾喜气呢!”慈禧听完,自然非常受用。
听惯了言之有物的吹捧,慈禧对李莲英更是器重,《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曾经这样记载:“慈禧和李莲英,每日三餐都会相互问候,住在颐和园时,慈禧经常会主动去找李莲英遛弯,两人有说有笑像一对农家夫妻。”
慈禧17岁入宫、27岁守寡,李莲英对她来说不只是奴仆,更是精神伴侣。即便她再位高权重,也总有个脆弱孤独的时候,李莲英正是她骦居生活中的一道光。
不过,有安德海做前车之鉴,李莲英从未得意忘形,他总是谨小慎微、处处逢迎,不触怒慈禧,也不得罪光绪帝。就连他的墓志铭都这样评价:“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想当初,慈禧带着光绪逃离北京城,住在河北保定。李莲英看到光绪帝因为没有铺盖,寒冬时节根本无法入睡,便当场涕泪横流,他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罪该万死,害皇上受苦了。”
转身,李莲英就把自己的铺盖给了光绪帝,且不论李莲英这个举动是否出自真心,可事情毕竟处理得漂亮。虽然光绪与慈禧不和睦,但他却非常感激李莲英。
事后,光绪还充满感恩地说:“没有李安达,朕活不到今天。”
慈禧与光绪争权,多数人都会选择站队,但李莲英自始至终没有厚此薄彼过。即使慈禧压制维新变法,李莲英也从未公开表态支持老佛爷。
1908年11月,慈禧在北京西苑的仪鸾殿寿终正寝,李莲英筹办完了丧事,守孝100天后离开了紫禁城。
临走前,他把慈禧赏赐的所有宝物,一件不留地交给了隆裕皇后。这个紫禁城,他是来去都两手空空的。
不过,李莲英在宫外拥有三处大宅院,一处在军机处,一处在碓房居,一处在彩和坊。这些财产都是他一点点积累来的,其中也不乏对官员的吃拿卡要。
当时,内务府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专门负责采买宫廷用品,尤其是丝绸锦缎。江宁织造每次筹办,都要向太监请示衣服式样,再按图织造衣物。
清史记载,李莲英曾经趁机向江宁织造的官员,索要白银120万两。可想而知,作为首领太监,李莲英中饱私囊的事一定不少。如此收入,在京城置办几处房产,自然易如反掌。
1911年,李莲英在北京的宅院中,孤独死去,死因成谜。清廷特地拨出1000两白银,在北京恩济庄的太监墓地修造了一座豪华坟墓,安葬他。
55年后,学生们挖开李莲英墓穴,却只发现了他的身躯,头颅竟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