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商王族为什么都爱用天干为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56 更新时间:2024/1/19 19:56:39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一、学者的七种学说

关于商人的名号,从“商代先公先王世系表”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其命名的特点,就是上甲微以下37人,毫无例外都是以天干为名。这种命名的来源和意义,史家说法很多陈梦家曾归纳为四说,后世学者又增加三说,共七说:

1、生日说:《白虎通姓名》:“殷家质,故直以生日名子也。”《殷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微字上甲,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其他见《易纬乾凿度》、《太平御览》八三引《帝王世纪》等书。

2、庙主说:《殷本纪》索隐:“谯周以为死称庙主曰甲也。”谯周云:“夏、殷之礼,生称王,死称庙主。”

3、祭名说:王国维曾说:“殷之祭先,率以其所名之日祭之。祭名甲者用甲日,祭名乙者用乙日,此卜辞之通例也。”(《观堂集林》卷九《上甲》)陈梦家推论,认为某一先王在祀谱中规定于哪一天干日致祭,即以该日为其庙号。这就是说商人命名来源于祭日名。

4、死日说: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谓成汤以来,以日为名,当是死日,非生日。

5、致祭次序说:陈梦家认为商人命名及庙号,“既无关于生卒之日,也非追名,乃是致祭的次序;而此次序是依了世次、长幼及位先后、死亡先后,顺着天干排下去的。凡未及王位的,与及位者无别。”又说:“我们则进一步以为庙名即祭名,而祭名者某一先王在祀谱中规定于哪一天干日致祭,即以该日为其庙名。”

6、选日说:李学勤认为商人的以日为名,不是依生、死日次序等固定不变,而是在商王刚死去后,用占卜法选择日名。根据缀合的卜辞,李先生说:“这是给刚死的王选择日名的卜辞。商人常以甲、乙、丙等日干为名,如汤日名为大乙,纣日名为帝辛。日名只在死后应用,且与祭日有关,但它是如何确定的,某人为什么名为甲而不名为乙、丙等,自汉代以来即有种种推测。有人主张按生日决定,有人认为按死日决定,也有人提出依兄弟次序,议论纷纭,莫衷一是。

7、生前政治势力的分类说:张光直提出,商人天干命名不是由什么生日、死日、占卜或长幼、继位及死亡等自然时间的次序等偶然因素来决定的,而是以死者生前在亲属宗族系统中的地位为根据,而作的死后在祭仪系统中所属范畴的归类。

张氏的论证,以商王世系表中的甲、乙、戊、己为一组(A组),丙、丁、壬、癸为一组(B组),庚辛暂不分组。A、B两大组很有规律地隔世轮流出现,即兄弟或祖孙属于同组,而父子不同组。商王室的亲属制度是以“父方交表婚配为经”,“舅甥继承王位”为纬构成的。商族子姓王室之内,政治势力最大的两组,隔代轮流执政。

二、七种学说的正确性分析

以上这七种说法,哪种说法正确呢?经过分析之后,觉得“死日说”、“祭名说”和“庙主说”都有一定的正确性,并且三者是一致的。商人生前皆有私名(如《太平御览》八三引《竹书纪年》所载自外丙廪辛十五王的私名)。

1、死日说的正确性

死后即以死的那一天的天干日为祭名,为以后的致祭日也以此天干日为庙号。这种风俗的残余,一直流传下来。如明清人祭祖,是以祖先的死日为“忌日”,子孙每年即定于此日祭祀。所不同的是已经没有以日为名了。所以,现在我们还是认为“死日说”是正确的。

虽然这说法也有一个弱点,就是商纣的死日,文献上传说是甲子,可是他不名“帝甲”而名“帝辛”。这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再有,商先公自上甲至示癸六世的庙号,是按着甲、乙、丙、丁、壬、癸等十干首尾排列的,这样整齐划一,不论生日还是死日,都不可能如此巧合。因此,王国维以为这是“成汤有天下后”的“追名”。董作宾也认为这是由于“成汤以前先世忌日,似已不甚可考”,因而在“武丁时代重修祀典时所定”。

并进一步认为“成汤的父母祖妣死日尚能知之,再上四世,便无从查考,不得已乃借用甲、乙、丙、丁次序,以为代表”。他的意思是说,上甲、报乙、报丙、报丁为虚拟的日名,而示壬、示癸及示壬之配偶妣庚、示癸之配偶妣甲则是真日名。王、癸偶然相连是可能的。王、董二氏之论断都是合理的。所以,我们考较诸说论点,还是倾向于“死日说”。

2、生前政治势力的分类说的不合理性

七说中张光直的说法,虽然也有民俗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根据,也的确能够构成一种合理的假说,但是假说终究难以变为事实。因为根据他把商王庙号分成A、B两组列表的结果,所列三十八王、太子中,合A、B两组划分者有二十七王(A组13、B组14),不合者七王,不定者四王。这些不合及不定的十一王的出现,就是张氏说法致命的创伤,因而是难以成立的。

3、次序说的缺点

至于陈、李两先生所提出的“次序说”和“选日说”,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

如陈梦家认为“卜辞中的庙号,无关于生卒之日,也非追名,乃是致祭的次序”。就是说,商人的天干名号既不是生日,又不是死日,而是后世子孙在祭祀祖先时,依祖先们的世次、长幼及即位的先后,顺着十个天干名次排列下去的。

这个说法,对上甲至示癸六世还可以讲得通,但对于商汤以后的先王则不能适合。我们可以看看,自大乙下至帝辛十七世三十二人中(包括未即王位的大乙之长子大丁及武丁之长子孝己二人),只有河甲传位中丁之子祖乙盘庚传位小辛两例与天干次序相符,其余的人全都与天于次序不合(见世系表)。

我们不能拿一两个即位的次序与天干次序偶然相合的例外,来推论这十七世所有人的庙号都是按天干次序排列的。陈先生也知道这种情况,他说:“但大乙以后,相邻次的先王,其天干很少是顺着十干紧相联系的,中间有了许多空缺如阳甲与盘庚之间,缺了乙、丙、丁、戊、已五名。”

其实岂止阳甲与盘庚之间有空缺,差不多每两世及两兄弟之间都有空缺。陈梦家说:“这是因为早一个王朝所遍祀的诸祖诸父诸兄,到后来,因亲疏之别,而逐渐地减少所祭的对象。

简言之,每一个王朝,致祭于死去的祖父、兄、子需要许多天干,但此朝所祭的祖父兄子,到下一世或下几世就逐渐的被淘汰了。商的先公先王可能有少数是被淘汰了,因而未能记载于《殷本纪》。

4、选日说的怀疑

这个说法的主要根据是《库方》中的两片甲骨985和1106缀合后构成的13条刻辞,认为这是给刚死去的王选择日名的卜辞。其中依次卜问丁、乙、辛三个日名,在乙、辛两辞下附记“又(有)日”,李先生认为这就是“确定日名为丁”。并说,“这说明日名不是依生日、死日、次序等固定不变,而是在死后选定”。

对这一说法有两点怀疑:

第一,既然是按天干的次序依次卜问,选择其中的一个天干日,为什么不是按甲、乙、丙、丁…的次序依次卜问,而是前后骈列的丁、乙、辛?并且丁、乙、辛这三日又是怎么选择的?

第二,假如每个商王及其配偶死后的日名都是这样占卜选定的,死去的王和妣的人数很多,可以推想,这类选日的卜辞定是大批存在的。可是,事实上却完全相反,仅仅出现了这么一片,岂非怪事?

这两片甲骨经过李先生到美国卡内基博物院亲自审核了原骨,认为“刻辞刀法精熟决非伪作”,我们不能对这两片卜辞再有所怀疑。但是,两片卜辞的内容到底说的是什么?很可能与商王的命名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是条肋骨卜辞,是稀见的。一般来说,肋骨和胛骨不同,其构形细而厚,是不适宜用来占卜的。在上面两点怀疑未能消除之前我们对“选日说还不便接受。

以上根据学者的七种学说进行了合理性辨析,也可能存在偏差错误,还请朋友们下方留言讨论!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海昏侯刘贺当27天皇帝,都干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要介绍这位仁兄,我们先前情提要一下,先从大家都知道的汉武帝说起吧。汉武帝就不多介绍了,汉武帝娶了一个老婆卫子夫,特别的能干,电视剧《卫子夫》已经全方位八过了。卫子夫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刘据同学因为晚年被汉武帝的宠臣苏文、江充陷害,发生了巫蛊之祸。简单点说,就是发现太子刘据在墙角画圈圈诅咒他

  • 贵庚。但是为什么用庚字?庚是天干第七位,为什么不用其他九个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问得好,天干共有十位,为什么在问别人多少岁时,要用“贵庚”,而不是用“贵丙”或“贵乙”呢?笔者分析如下:十天干的含义天干是中国古代一种文字计序符号,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十个字,故称为“十天干”。天干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方面,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

  • 《武庚纪》中身份尊贵实力强大的天,为什么亲自出手对付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武庚纪》中的黑龙天身为神族之主,在神族中地位特殊,寿命也远远超过其余神众,而且他的实力更是冠绝世间,直到漫画结尾,也没有人能正面打败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又尊贵的存在,在讨伐商纣王一个区区凡人时,不仅亲临战场,甚至还竟然亲自出手了,实在让人费解。为什么实力强大,身为神族之主的天会亲自出手对付商纣

  • 西周代商之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何会被封“殷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实际上引出了古代的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叫做“二王三恪”。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之后,基本上都会给予前朝皇室后裔一个爵位,并赐予封邑,以祭祀前朝圣君,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既显示了自己政权的统续即正统地位,二是彰显了自己的大度。实际上也为自己的后代留了一条后路,谁又能保证自己建立的王朝万世一系,永不灭亡呢

  • 商朝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契(前2257年---前?)昭明(前?---前?)相土(前?---前?)昌若(前?---前?)曹(前?---前?)冥(前?---前?)商高祖(王亥)(前?---前1972年)王恒(前1971年---前?)上甲微(前?---前?)报乙(前?---前?)报丙(前?---前?)报丁(前?---前?)示壬(

  • 商朝历代帝王是谁呢?共传承多少年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第1任成汤帝子天乙原都亳邑227年第2任子外丙第3任子仲壬第4任伊尹第5任子太甲第6任子沃丁第7任子太庚第8任子小甲第9任子雍己第10任子太戊第11任

  • 纣王为何在纣王七年忽然变坏?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纣王,成汤家族的传人,帝乙的三公子。曾以一招托梁换柱赢的了家族董事们的高度认可,经商容、梅伯等元老们的举手表决,一致建议将纣王列为下一任成汤家族集团的掌门人。后帝乙坐镇三十年而崩,临终时将重任托付给元老闻太师,让其协助儿子管理成汤集团,于是,纣王名正言顺的成了管理家族企业新的掌门

  • 有哪些古代奇葩皇帝和他们的奇葩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要说的皇帝是女粉丝众多的四爷雍正,要说的奇葩事儿是一桩文字狱,倒不是这桩文字狱多奇葩,而是雍正对犯案人员的处理方式,确实挺搞笑的。这便是雍正年间著名的名教罪人案,主角是钱名世。钱名世是雍正初年权势显赫的年羹尧的朋友,在年羹尧被清算后三个月,钱名世也被牵连了进来。雍正帝认为钱名世违

  • 商朝著名统治者有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著名统治者有成汤,盘庚,纣王等等。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3](

  • 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黄帝与炎帝都被看作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故中国人有时自称“炎黄子孙”。传说中黄帝的正妃是嫘祖,次妃为方雷氏,彤鱼氏和嫫母。据《史记》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关于黄帝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