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封神演义》中哪些殷商战将忠义无双,令人敬佩?

《封神演义》中哪些殷商战将忠义无双,令人敬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822 更新时间:2024/1/21 6:29:10

殷商自成汤伐夏桀开始,到纣王时期已有六百年的基业。纣王时期,八百镇诸侯尽皆朝服,天下安乐,国泰民安,只因纣王在女娲庙题诗惹怒了女娲娘娘,致使西岐伐商。殷商六百年的基业哪是那么容易撼动的,纣王的江山固若金汤,忠臣良将遍布天下,在他们看来,纣王才是真命天子,很多忠心耿耿的大将都选择了为殷商战死沙场。

殷商忠义无双的战将

1、闻太师

闻仲是殷商的三朝元老,帝乙的托孤大臣,对商朝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皆知。

闻仲是截教金灵圣母的弟子,一流的地仙,修为非常高深。在故事开始前,闻太师正在征讨北海,妲己、费仲、尤浑等人祸乱朝纲,回来后的闻太师上疏十策,当殿怒打费仲、尤浑,并让人把他们拉出午门。不想,东海又起叛乱,闻太师和黄飞虎商议一番,决定了自己去平叛,这次回来黄飞虎都反出五关投靠西岐了。张桂芳、魔家四将征伐西岐失利,闻太师又一次踏上了征讨西岐之路,离去时他说最多不过半年就会凯旋而归,不想这次再也没回来。

封神大战时期,截教门人纷纷下山,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闻太师。闻太师兵伐西岐时,金鳌岛十天君、赵公明、三霄等人下山帮忙,不想都应了劫,闻太师也兵败而走。对于闻太师这个大敌,阐教没打算放过,广成子赤精子、哪吒、黄天化、雷震子先后拦路,闻太师一败再败,又被杨戬骗到了绝龙岭。绝龙岭早有云中子等候,用通天神火柱加上燃灯的紫金钵盂困住杀死了他。赤胆忠心的闻太师就这样死了,其实凭他的见识早知纣王失政,天怒人怨,已无力回天,但就算明知道结果让他再选择一百次,他也会选择为殷商战死。

闻太师死后忠心仍不灭,入封神榜前一点真灵先去见了纣王一趟。忠心耿耿,为国战死的闻太师死后还劝说纣王勤修仁政,守护祖宗的社稷,这一片忠心实在令人感叹。

2、张桂芳

张桂芳是青龙关的总兵,手使一杆臼杵枪,枪法精湛,还有异术“呼名落马术”。闻太师欲征讨西岐时,先派了张桂芳前去讨伐,张桂芳使用异术先败黄飞虎再擒周纪,逼得姜子牙挂出了免战牌。

哪吒下山后,战局发生了反转。张桂芳对战哪吒,枪法不是对手,法术又伤不了莲花化身的哪吒,被打伤左臂。接连失利后,闻太师请来九龙岛四圣援助,没多久也全部落败,张桂芳的副将风林也战死。最后,张桂芳大战数十员周将,已是必死之局。晁田兄弟劝他下马归降,张桂芳大骂两人,说自己捐躯报国,为国尽忠,岂能像他们贪生怕死损坏自己的名声。张桂芳独自从清晨死战到午牌时分,知道无法突围,大叫一声“纣王陛下!臣不能报国立功,一死以尽臣节。”这也是个忠肝义胆的汉子,留得芳名万载传。

3、张奎、高兰英

张奎是渑池县守将,手使一柄长柄刀,坐骑独角乌烟兽,更有土行之术。渑池县是西岐折损大将极为惨重的一个地方,只因这里有对殷商忠心耿耿的张奎和高兰英夫妻,两人千方百计的守护着渑池。

张奎的实力非常强悍,出场就斩杀了姬发的两个弟弟姬叔明、姬叔升。其后,张奎一人对战崇黑虎、闻聘、崔英、蒋雄、黄飞虎五人打了个不分胜负,崇黑虎诈败想要放出法宝铁嘴神鹰,却被张奎趁势砍死闻聘,又追上崇黑虎一刀砍死,至死崇黑虎都没打开葫芦放出法宝。高兰英赶来后,放出太阳神针射住剩下三人的眼睛,张奎赶上直接砍死了三人。张奎一战杀五岳,威震周营,黄飞虎大风大浪经历了无数,却折在了小小的渑池县。不止如此,黄飞彪也死在了张奎的手里,土行孙在家门口被张奎砍死,高兰英也斩杀了邓婵玉。两军交战,战死沙场只能怨自己本事不如人,周军也没少杀人,杨戬变化害死张奎母亲就过分了,姜子牙知道后还大喜说这是不世之功,实在不像正义之师。

张奎夫妻大杀周将,杨戬杀张奎母亲,双方之仇已不可化解。渑池城破后,高兰英被哪吒杀死,张奎本打算往朝歌去找袁洪合兵再战,周营却早已给他准备了必死之路。杨任、杨戬、韦护三人阻拦张奎,又有惧留孙的指地成钢符,张奎地行术无法施展,终于被韦护打死。张奎、高兰英死守孤城,为国尽忠而死,也是令人佩服。

4、余化龙父子

余化龙是潼关总兵,和五个儿子余达、余兆、余光、余德一起镇守潼关。这父子六人对殷商都极为忠心,最厉害的要数余德,曾施法让周军全部患上痘疹,杨戬去火云洞求来地皇的解药才救治好。

周军医治好痘疹后,誓要夺取潼关。余化龙的五个儿子接连阵亡,哪吒和雷震子又登上城池,余化龙知道大势已去,大呼一声“纣王!臣不能尽忠扶帝业,为子报深仇,臣今拙之死,而报国恩也!”随即拔剑自刎,为国尽忠而死。

一门尽节忠商士,万世丹心泣晓风。余化龙父子六人全部为国尽节,姜子牙感叹他们一门忠烈,让人厚葬了他们。

5、鲁雄

鲁雄是殷商老将,官拜左军上将军,最擅长用兵。张桂芳兵败后,鲁雄请命去支援,闻太师还给他派了费仲、尤浑作参军。不想,鲁雄还没赶到,张桂芳已经战死了,他只能屯兵备战西岐。

鲁雄是将帅之才,但并不会法术。当时正值三伏天气,鲁雄驻扎在岐山之下,姜子牙却招来狂风大雪又化雪为水冰冻岐山,商军被冻死很多,鲁雄、费仲、尤浑轻易被擒获。姜子牙问鲁雄有何话说,赤胆忠心的鲁雄又哪里看得上曾为商臣背主求荣的姜子牙,直言“食君之禄,当死君之难,今日有死而已!又何必多言?”最终,姜子牙斩杀了他。

纣王虽然朝政败坏,但商朝大部分的武将却都选择了为国尽节,还有青龙关总兵丘引、佳梦关魔家四将、三山关总兵张山、游魂关总兵窦荣、三山关总兵孔宣等人都是对殷商忠心耿耿。最后,纣王也选择了自焚而死,也是很有骨气的君王了。即使是到了最后时刻,还有忠烈的封宫官朱升陪伴纣王,他听命焚烧纣王后,也蹿入火中以死殉国。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元朝,唐朝,宋朝,夏朝,三国,商朝所有皇帝的名字和名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朱元璋太祖高皇帝洪武朱允惠宗让皇帝建文朱棣成祖文皇帝永乐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正统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景泰朱见深宪宗纯皇帝成化朱佑樘孝宗敬皇帝弘治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朱厚世宗肃皇帝嘉靖朱载穆宗庄皇帝隆庆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朱常洛光宗贞皇帝泰昌朱由校熹宗皇帝天启朱由

  • 商朝的各个国王也就是商朝的每一任君王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与以前的时代相比,殷商时代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的青铜铭器和甲骨文的出土,为殷商时代的历史描述提供了基础。同样,有关殷商时代华夏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现实例子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原文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实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史实和现代事例】1.周武王姬发伐商纣2.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3.元末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4.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5.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道多助,国民党失道寡助

  • 夏朝和商朝的帝王姓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夏禹姓姒,名文命。尧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拦挡堵截的办法治理,结果没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荐禹治水。禹受命后劳苦身躯,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迹遍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先后开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泽,疏导了九条大河,划定了九州地界,终于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业,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热爱。于是帝舜便

  • 举一则可以论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点的史实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5.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6.二战期间,德意日三国失道寡助,中美英等抗战国得道多助7.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得

  • 商纣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灭亡的原因是纣王荒淫无度。纣王在位后期,居功自傲,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奢华的生活。加上连年征战,使兵力不足,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杀比干,囚箕子,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加上对浮获的大批俘虏又消化不了,造成负担。约公元前1066年,在帝辛伐东

  • 商纣王的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那个时候是奴隶社会,有很多的贵族和地方诸侯,纣王在一定程度上想聚拢王权,从分权式专制转变为集权专制,损害了其他贵族和诸侯的利益

  • 比干为何被称为林氏太始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同时也是商朝重臣,对于纣王的倒行逆施多次劝谏,可惜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杀了比干。并抄了比干的家,比干的夫人当时怀有身孕,带着几个侍女逃到牧野避难,住在一个林中的石洞里,在这里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坚。后来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大破商军,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天下大定后,武王感于比干的忠君

  • 商朝最后一个帝王纣真的那么可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商纣王也是一个文公武略不错的国君,但是在长期享受后,迷恋上苏妲己,渐渐丧失朝政。但是,也有历史书说纣王没有所传的那么坏,有很大一部分是周朝加给纣王的。商纣: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虽材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