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表示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成语

表示愿意接受他人意见的成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36 更新时间:2023/12/20 9:30:38

虚怀若谷[xūhuáiruògǔ]生词本基本释义详细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褒义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古代帝王纳谏的事例

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日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齐景公爱喝酒,连喝七天七夜不停止。大臣弦章上谏说:“君王已经连喝七天七夜了,请您以国事为重,赶快戒酒;否则就请先赐我死了。”另一个大臣晏子后来觐见齐景公,齐景公向他诉苦说:“弦章劝我戒酒,要不然就赐死他;我如果听他的话,以后恐怕就得不到喝酒的乐趣了;不听的话,他又不想活,这可怎么办才好?”晏子听了便说:“弦章遇到您这样宽厚的国君,真是幸运啊!如果遇到夏、殷纣王,不是早就没命了吗?”于是齐景公果真戒酒了。示:吃喝玩乐人人都喜爱,但是应该有所节制,要懂得适可而止。我们自己固然不能逾越分寸,看到别人如此,也应该想办法来劝阻他,不要怕得罪了人就什么都不说了。齐景公知过能改,肯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这种宽大的度量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周厉王是一个贪婪暴戾的统治者,任用“好专利而不知大难”的荣夷公等人,垄断山林川泽的一切收益,不让平民前往采樵渔猎。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说:“王室恐怕要衰微了!那个荣公只知道独占财利,却不懂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谁想独占它就会触怒很多人,荣公用财利来引诱您,君王您难道能长久吗?”厉王不听劝谏,还是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周厉王的暴虐无道终于激起了广大国人的愤慨,国人都公开议论他的过失。召公劝谏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命令了!”厉王发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师,让他来监视那些议论的人,发现了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这样一来,议论的人少了,可是诸侯也不来朝拜了。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只是把他们的话堵回去了,并警告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厉王不听劝阻。从此,国人都不敢说话,过了三年,大家就一起造反,袭击厉王。厉王逃到彘。南唐后主李煜是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词句脍炙人口,无人不知。李煜初即位时,经常与嬖妾、幸臣在一块儿下棋。一次,大理卿(官名)萧俨入宫禀报事情,见李煜正同人下棋,就抓起棋盘掷在地上。?后主大怒道:“你与唐代的魏徵谁更高明?”萧俨从容笑道:“我若不是魏徵,陛下您也就不是唐太宗了。”后主默默不语,从此不再下棋了。?萧俨为人方正刚直,指斥弊端,议论朝政,从不阿谀奉承。贪官贵戚见到他时,都要整饰衣襟,以免遭到他的指责。武丁是商朝的第23个国王。他善于选拔人才,善于任用人才,所以在他的身边,就聚集了众多的名臣,除了傅说以外,还有甘盘、祖己等人。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之时,一只野鸡飞到了鼎身上啼叫。在王都的郊外,有一片茂盛的森林,是飞鸟经常栖息的地方。所以,一只野鸡飞到太庙中来鸣叫,这本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武丁却认为这是一种不祥之兆,害怕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祖己趁机劝谏武丁:“请大王不要担惊,不要害怕。现在,只要你修好政事,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一切不祥之兆自会烟消云散。”当时,武丁用来祭祀的祭品过于丰盛,而祖己担心他流于奢侈,便劝谏如此一番话。武丁是一个虚心纳谏的君王,非常乐意地接受了祖己的劝谏。聪明的大臣往往借自然的异变来劝谏君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野鸡鸣叫和共生树的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九尾狐苏妲己完成了女娲交代的任务后,她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如果我们知道,苏妲己、胡媚喜和王玉罄三妖,那是轩辕坟的三妖啊。轩辕黄帝,虽然只是个衣冠冢,可轩辕黄帝那是布置过的,岂能让寻常妖孽占据,苏妲己这背景,那是相当的牛。第一,苏妲己三人,其实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们就看《封神演义》,就能够明白,苏妲己三人,尤其是苏妲己,是很出色的完成了女娲娘娘交待的

  • 如何评价“一代妖姬”妲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后人称之为一代妖姬《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已女焉。公元前1047年,帝辛即商纣玉,征伐有苏部落,妲己就是帝辛此次战争的战利品。据记载,帝辛发兵征服了有苏氏,有苏氏献出了牛羊、马匹和美女,其中就包括有苏氏的女儿苏妲己,据说有苏氏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的

  • 历史上的妲己是怎样一个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妲已是神化小说中的人物,不能信,但也不能不信。因为小说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她是宫廷女性中的一个代表,年轻、美丽,机智、惰落,善用心机而又放荡,追求着占有的欲望。谢谢!伟大领袖毛主席遵义会议前,在党内曾受到三次打击排挤,但在他身上初心与使命交织、追求与奋斗共存、战略与气魄共生,历经磨难,矢志不渝。第

  • 苏妲己如何从俘虏变成千古第一恶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原本心性善良,天资聪慧,知书达理,无奈商纣无道,妲己成为选秀的(政治)牺牲品,中途偶遇轩辕三妖中的千年狐狸,天意弄人,命运使然,狐狸本性多疑,好淫,更何况成了妖的狐狸,自从狐狸附了妲己的身体后,妲己越发妩媚动人,更如一杯上好的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再加上房中有术,更是如鱼得水,日上三杆不上朝,每

  • 中国筷子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

  • 筷子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凡是使用过筷子者,不论华人或是老外,无不钦佩筷子的发明者。可是它是何人发明?何时创造诞生?现在谁也无

  • 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商纣王及为昏庸暴君。而商汤,周武王姬发统国有道,明主。周武王后西周国主为巩固周朝地位失智作为。推令实行分封制使西周朝势力分散矛盾激化,乃不明智而昏举。秦同一全国后秦皇两代暴虐政治腐朽。导致农民起义。诸候(楚,汉)同时也四起灭秦。

  • 筷子是谁发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历史记载,大概3100多年以前,我们就已经有了象牙筷子,《史记》记载:“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殷纣王是殷代末期,纣王因为他很奢侈,他把大象打死以后,把象牙锯

  • 筷子的由来儿童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筷子的由来儿童故事1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所以十分穷困。而他的老婆实在无法跟著过苦日子,就想书死他另嫁他人。这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罢,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痛得,啊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

  • 筷子是谁发明的,在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在一些研究者看来,这是中国的,在饮食上是中国的国粹。在我们的《周礼》上就记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就是说孩子到能吃饭的时候,你一定教他用右手拿筷子吃饭。筷子,从文献记载来讲,应该是在商代最早发明。但是,考古提供一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