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治国平天下的事例?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治国平天下的事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10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04

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的人生经历,最能体现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的所有追求。

一、范仲淹虽身望族,但二岁丧父,为了生计,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从他二十多岁要认祖归宗,而范家不接收他,以及后来他考中进土,以不继承产业才换得范家的认可来看,范仲淹的少年经历生活痛若是何等重,以及这种痛苦在心理上烙印是何等深,而正是这种不幸使他求学更用心,做事更执着,生活更自律。他一生生活节俭,如果不在家里请亲朋吃饭,不许做二道荤菜,即使贵为参知政事,也亦然如此。这可以看出他在修身齐家方面的自觉与成功。

二丶他曾带兵镇守西北,屯兵军垦,充满豪情呤诵着“塞下秋来风景异”,他又能针对当时现实积弊,进行了载入史册的“庆历新政”改革,尽管改革历时一年多失败,但这次改革不仅在北宋的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来安石的变法埋下了伏笔。

三丶如果我们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夭折而叹惋的话,而他首倡的范氏义庄,在中国的历史上跨越了种族,朝代差别,延续八百余年,不仅仅造福于范氏,而且引导并丰富了宗族文化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为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依托朝庭,知难而上改革时弊,这是何等样难能可贵又令人欣慰的事。一旦被朝庭疏贬,又凭一己之力,捐出十余顷土地,兴义庄,助族人,易乡俗,办教育,振灾荒,造福社会八百余年!这是才是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治国平天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有:《狼来了》、《孟信不卖病牛》、《魏文侯》、《季布“一诺千金”》、《查道吃枣留钱》等。1、《狼来了》。有个放羊的小孩每天都赶着他的羊群到村外去放牧。但是他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撒谎。有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他就向着山下种田的人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人们听到喊声急忙往山上跑,农夫

  • 古代君王为什么要"南面"治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方位表示尊卑,划分得很清晰,南面被视为尊,正房通常坐北朝南。生活中朝南而坐的通常也都是尊者。那么,这个习俗又是从何而来呢?我国位于北半球,房屋朝南采光效果自然最好,这也是房屋建筑坐北朝南的自然原因。但是,对于君王南面治天下,尊长坐北朝南见后生影响最大的,当属周易八卦、五行学说。按照《周易》的说法

  • 唐宫美人天下李治爱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宫美人天下李治爱武媚娘李治对于青鸾,有欣赏,有怜惜,有自责、因为他不爱她却要利用她的感情、甚至最后亲手杀了她、所以他掉泪,是一种深深地愧疚、人不是冷血的,毕竟陪伴一起那么久、哪怕是一个小动物也应该有感情了、李治对于媚娘,是另一种感情、是从很久以前就有了的一种情愫、他一直爱着他的皇后,他选择用他的方

  • 历史上中了美人计,而亡国的皇帝有哪几个?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中美人计的人很多,而亡国的皇帝(严格来说不是皇帝),我记得的有两个,商纣王和吴王夫差。首先说商纣王,根据司马迁《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妲己,一切都听妲己的。后来他加重赋税,把从全国收来的钱都放到自己修的鹿台仓库中。此外他还四方搜集各种奇珍异宝和飞禽走兽,填满了自己的皇

  • 谁有有关古代诚信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

  • 关于诚信的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

  • 古代有个将军老吃败战,他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屡败屡战一、释义表示有恒心,即使失败也不灰心、不气馁,不达目标决不罢休的精神.,表现的是一个人的执着与不屈。二、原文闻诸先辈云: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元度乃得免罪。三、译文曾

  • 古今中外关于失败的英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背水一战〈胜〉垓下之围〈败〉拿破仑凯旋门〈胜〉苏联之战〈败〉李自成攻陷北京一片石大战〈败〉石达开金田起义兵败大渡河南宋岳飞,25岁时取得人生第一场对金胜利,39岁被谗言所害汉尼拔,古罗马时期迦太基军事天才25岁率军驰骋罗马境内14年,期间没有遭受大的失败,并有特拉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特拉

  • 项羽失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项羽失败的原因,众说并不纷纭,主要不外乎两种:一是项羽性格使然,所谓“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喜欢杀戮以至丧失天下民心,吝于赏赐而不获将士拥戴;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是历史必然,秦王朝已经实现大一统了,项羽却逆流而行,分封天下,必然为潮流所抛弃。那么,这两种说法是否能站得住脚?项羽之死还有没有更直接的原

  • 古代君王不听取臣子的建议而失败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崤之战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