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如此宠爱自己的长女,为何却将她嫁给一个骗子?

汉武帝如此宠爱自己的长女,为何却将她嫁给一个骗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17 14:00:19

汉武帝,一个十分出名的皇帝。如果按照现代人对古代皇帝的熟悉程度来排序,那么汉武帝,秦始皇这种,绝对是排在第一梯队的。

那么,大家试着回想一下,当我说出汉武帝这个人的时候,大家脑海里对他的固有印象是什么?

贤明,英武,雄才大略,想必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看汉武帝的。

的确,汉武帝身上确实有这些特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缺点。恰好相反,汉武帝有着许多十分不好的缺点,比如迷信修仙,好色多疑等等。

今天要讲的就是汉武帝其中一个缺点:迷信修仙。

事实上,不止是汉武帝迷信修仙,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也迷信修仙。我们所熟知的徐福东渡,坑儒事件,其起因都是因为秦始皇迷信修仙。

而一些投机分子就是利用了秦始皇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才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故事,用来欺骗他,这群人有一个专有名次来称呼,那就是方士。

这群方士欺骗的手段大多类似,先事先做好局,让秦始皇看到“神迹”,然后就是讨要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名为寻找神仙,实则中饱私囊。

等到时间一久,实在撑不住了,就带着之前骗取的钱财跑路。

这一套在汉武帝时期依旧管用。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大概是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于是就不舍得死了。

但是人哪有不死的呢?

于是,汉武帝就和秦始皇一样,盯上了寻仙问药。有了需求,就会有商机,这在古代依旧不例外。

一群人为了赢得汉武帝的好感,就到处搜罗方士,栾大就是这个时候被献给汉武帝的。而栾大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用花言巧语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一高兴,就把自己的爱女(卫长公主)许配给了栾大,还封他为乐通侯。转眼间,栾大就成为了当时最显贵的人。

说起卫长公主,她应该算是汉武帝十分喜爱的一个女儿了。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开始一样,乍一听这个长公主的名号,只会认为她是汉武帝的长女,仅此而已。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后汉书·皇后纪》载: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

也就是说,长公主的称号本身,是比寻常公主高的。普通公主,地位相当于列侯,而长公主,地位则和诸侯王等同,这足以证明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喜爱。

证据还不止于此。

上面已经提到,栾大被汉武帝重用以后,汉武帝就将卫长公主许配给了他。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还附赠了两个嫁妆:

第一个嫁妆是黄金万斤;第二个嫁妆是盐邑(产盐地)当利。

《汉官六种》记载,黄金万斤是皇帝聘皇后的规格,而盐邑就更不得了,东西两汉,将盐邑作为嫁妆的公主,仅卫长公主一人(盐在古代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些足以证明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喜爱。

可惜,汉武帝却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骗子。

说起栾大这个人,他出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时机还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栾大有一个同门师兄弟,叫做少翁,也是个方士,并且一开始也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号文成将军。可是,仙人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时间一长,汉武帝就起疑了,一怒之下就杀了这个文成将军。

文成将军死后,汉武帝又后悔了,不是后悔杀了文成将军,而是后悔没让他将自己的技术传承下来(看来汉武帝还是贼心不死)。

再看另一边。

当时有一个王叫康王,他的王后叫做康王后。由于康王后没有生子,因此在康王死后,康王的位置就被别人的儿子继承了。

康王后很不爽,因此她和当代康王的关系很不好,两人之间明争暗斗,不下数次。为了让自己占得上风,康王后找到了自己的弟弟乐成侯。

康王后知道,在乐成侯的麾下有一个叫做栾大的方士,十分厉害,而汉武帝恰好好这一口。于是,康王后就让乐成侯将栾大献给了汉武帝。

随后,就是栾大的行骗过程。栾大骗取汉武帝信任的过程其实就和我上面说的差不多,就是用了一个小手段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最终令汉武帝对其信任有加。

汉武帝一高兴,就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栾大。

可惜,假的东西终究是会露馅的。栾大迟迟不能达到汉武帝的要求,令汉武帝生疑,最后落得和他师兄一样的下场。而汉武帝以皇帝之尊,居然相信虚无缥缈的仙人,只能说他实在是太傻太天真了。

只是可惜了卫长公主,身为公主之尊,且深得汉武帝喜爱,最后却嫁给了一个骗子,耽误了一生(卫长公主嫁给栾大是二婚,但是卫长公主第一任老公去世的时间很早,以卫长公主的身份,就算是二嫁,想要嫁个好人家也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汉武帝追求长生,开始以为栾大是个有才的方士,所以对他十分器重,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他,就是希望他能够助自己长生不老,但没想到他是个骗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君王被奸臣欺骗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十大奸臣1.中国历代十大奸臣之赵高(秦朝)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其幼子胡亥。公元前210年七月,始皇死于出游途中,高伪造诏书,改立胡亥,杀始皇长子赢扶苏、十二公子、十公主及大将军蒙恬、右丞相冯去疾等人。及胡亥即位,高为郎中令。乃杀丞相李斯

  • 古代委婉的劝谏别人de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 古代君主带领贵族狩猎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春猎秋狩,除了用来显示统治阶级的英武和锻炼君主的指挥能力以外,就是用来联系君臣之间的感情。首先,能带去的本身就已经显示了恩宠和对他的承认,其次在狩猎过程中,通过配合还能进一步拉近关系、增加亲切感,还有可能就是通过围猎,来演习一下君臣、同僚之间的默契、配合的熟练度。

  • 古代谋士劝君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越战国时齐人攻打廪丘,赵国派孔青率领死士前往救援,抵御齐人,结果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宁越对孔青说:“这些车辆、尸首若不加利用太可惜了。不如把齐兵的尸首还给齐人,在齐国境内再发动一次无形的战役,让战车能发挥另一种运输的功能,而齐国的府库就会因掩埋这些尸首而耗竭

  • 历代臣子向皇帝提意见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的明君暗君之别,创业守成之辨“为君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治国,魏徵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总是适时地利用太宗的一些发问,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仅解决了太宗的疑难,也达到了规劝的目的。这也是魏徵的聪明之处。贞观元年(627),太宗刚刚即位,对于为君还充满了疑惑。有一天他问魏徵:“爱卿,你说何为明君,

  • 古代名人贪图安逸的事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1、吴王夫差2、后唐庄宗李存勖3、唐玄宗1、吴王夫差,他继父登位之初,励精图治,大败勾践,使吴国达到鼎盛。在位后期,生活奢华无度,贪图安逸,吴国被越王勾践灭掉,夫差自缢。2、后唐庄宗李存勖建立了“唐”国,史称“后唐”。但他建国之后,就开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昏昧无知,冤杀大将,宠幸伶人到无可复加的

  • 君主接受臣子的谏言成就霸业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据载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591年,又称荆庄王,熊氏,名旅(一作吕,侣),春秋时楚国最有作为的国君,中原五霸之一。郢都即今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

  • 中国历史上你认为哪个皇帝最值得敬佩,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我觉得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敬佩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从开始跟着自己父亲打江山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在当皇帝时开启大唐盛世,无不丰功伟绩,后来又在民族统一上做出重大贡献。

  • 贤明君主纳谏的故事5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笔记《龙城录》里有一则关于魏徵与醋芹的文字,魏徵在朝堂上喜欢提意见,且常让皇帝下不了台。有一天,李世民笑着对大臣们说:“那个山羊鼻子整天板着脸,不知道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动心的东西?”李世民身边的侍臣回答说,“魏徵喜欢吃醋芹”。第二天,李世民赐宴,赏赐的食物中有三杯醋芹。魏徵见了,食指大动,饭还没

  • 古代皇上的女人真的会明争暗斗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争斗是难免的。古代的皇上拥有无上的权利,为了繁衍后代,平衡前朝势力,总会以美女充斥后宫。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虽不是完全按这标配,但她们夫君只有一个皇上!再加上服务于宫内各场所的侍女宫婢,佳丽三千也不为过。而这些青春正艾的少女们,在封闭的宫苑里,面对着唯一身心正常并至高无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