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一个十分出名的皇帝。如果按照现代人对古代皇帝的熟悉程度来排序,那么汉武帝,秦始皇这种,绝对是排在第一梯队的。
那么,大家试着回想一下,当我说出汉武帝这个人的时候,大家脑海里对他的固有印象是什么?
贤明,英武,雄才大略,想必大多数人都是这么看汉武帝的。
的确,汉武帝身上确实有这些特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缺点。恰好相反,汉武帝有着许多十分不好的缺点,比如迷信修仙,好色多疑等等。
今天要讲的就是汉武帝其中一个缺点:迷信修仙。
事实上,不止是汉武帝迷信修仙,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也迷信修仙。我们所熟知的徐福东渡,坑儒事件,其起因都是因为秦始皇迷信修仙。
而一些投机分子就是利用了秦始皇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才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故事,用来欺骗他,这群人有一个专有名次来称呼,那就是方士。
这群方士欺骗的手段大多类似,先事先做好局,让秦始皇看到“神迹”,然后就是讨要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名为寻找神仙,实则中饱私囊。
等到时间一久,实在撑不住了,就带着之前骗取的钱财跑路。
这一套在汉武帝时期依旧管用。
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大概是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于是就不舍得死了。
但是人哪有不死的呢?
于是,汉武帝就和秦始皇一样,盯上了寻仙问药。有了需求,就会有商机,这在古代依旧不例外。
一群人为了赢得汉武帝的好感,就到处搜罗方士,栾大就是这个时候被献给汉武帝的。而栾大也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用花言巧语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一高兴,就把自己的爱女(卫长公主)许配给了栾大,还封他为乐通侯。转眼间,栾大就成为了当时最显贵的人。
说起卫长公主,她应该算是汉武帝十分喜爱的一个女儿了。
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开始一样,乍一听这个长公主的名号,只会认为她是汉武帝的长女,仅此而已。但这其实是错误的。
《后汉书·皇后纪》载: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号长公主,仪服同蕃王。
也就是说,长公主的称号本身,是比寻常公主高的。普通公主,地位相当于列侯,而长公主,地位则和诸侯王等同,这足以证明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喜爱。
证据还不止于此。
上面已经提到,栾大被汉武帝重用以后,汉武帝就将卫长公主许配给了他。而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还附赠了两个嫁妆:
第一个嫁妆是黄金万斤;第二个嫁妆是盐邑(产盐地)当利。
《汉官六种》记载,黄金万斤是皇帝聘皇后的规格,而盐邑就更不得了,东西两汉,将盐邑作为嫁妆的公主,仅卫长公主一人(盐在古代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些足以证明汉武帝对卫长公主的喜爱。
可惜,汉武帝却将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一个骗子。
说起栾大这个人,他出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时机还是有一定偶然性的。
栾大有一个同门师兄弟,叫做少翁,也是个方士,并且一开始也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号文成将军。可是,仙人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时间一长,汉武帝就起疑了,一怒之下就杀了这个文成将军。
文成将军死后,汉武帝又后悔了,不是后悔杀了文成将军,而是后悔没让他将自己的技术传承下来(看来汉武帝还是贼心不死)。
再看另一边。
当时有一个王叫康王,他的王后叫做康王后。由于康王后没有生子,因此在康王死后,康王的位置就被别人的儿子继承了。
康王后很不爽,因此她和当代康王的关系很不好,两人之间明争暗斗,不下数次。为了让自己占得上风,康王后找到了自己的弟弟乐成侯。
康王后知道,在乐成侯的麾下有一个叫做栾大的方士,十分厉害,而汉武帝恰好好这一口。于是,康王后就让乐成侯将栾大献给了汉武帝。
随后,就是栾大的行骗过程。栾大骗取汉武帝信任的过程其实就和我上面说的差不多,就是用了一个小手段骗取了汉武帝的信任,最终令汉武帝对其信任有加。
汉武帝一高兴,就把自己的爱女嫁给了栾大。
可惜,假的东西终究是会露馅的。栾大迟迟不能达到汉武帝的要求,令汉武帝生疑,最后落得和他师兄一样的下场。而汉武帝以皇帝之尊,居然相信虚无缥缈的仙人,只能说他实在是太傻太天真了。
只是可惜了卫长公主,身为公主之尊,且深得汉武帝喜爱,最后却嫁给了一个骗子,耽误了一生(卫长公主嫁给栾大是二婚,但是卫长公主第一任老公去世的时间很早,以卫长公主的身份,就算是二嫁,想要嫁个好人家也是轻而易举的)。
因为汉武帝追求长生,开始以为栾大是个有才的方士,所以对他十分器重,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他,就是希望他能够助自己长生不老,但没想到他是个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