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铺张浪费可耻的故事及名言

铺张浪费可耻的故事及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7 23:30:36

有一个寇准的故事。宋朝名臣寇准因政绩卓著,才华出众被升为宰相。时逢寇准寿辰,在众人的建议筹划下,宰相府摆下了盛宴准备好好庆祝一下。全府张灯结彩,布置得华丽铺张。有“好心”人还觉得不够气派,于是又弄来山珍海味。就在全府上下的一片笑语喧哗中,却传来了一个老婆子的哭声。寇准寻声望去,原来老婢刘婆被蜡油滑倒而哭,寇准忙问原由,刘婆说:“想起了老夫人(寇准之母),早年守寡生活十分清贫,为送寇准读书,老夫人吃糠咽菜,为别人洗衣缝补,只期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报效国家,成为有为的栋梁之材。而如今,你刚居相位便如此铺张,真有负老夫人一片育儿苦心!”刘婆一番言语,说醒了有些飘飘然的寇准,他立刻传令停办盛宴,并深谢刘婆之言。

关于历史上有名人物浪费时间的故事

宋朝的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苏老泉,苏东坡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苏洵一点儿也不愿意念书,成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一直到了27岁,他才安下心来读书。苏洵自认为文章写得很不错,态度很不认真,瞧不起与他同辈的人,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在一次朝廷举办的考试中,连秀才都没有考上。羞愤难当的苏洵回到家里,把自己的文稿翻出来就一把火全烧了,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终于,经过多年的积累,苏洵终成一代名家,留名千古。扩展资料:苏洵的文章特色苏洵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多本著作流传于世。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苏洵的文章在结构上,精心布局谋篇,因物赋形,构思出工整严谨而又富于变化的形体,读起来朗朗上口且富有艺术感。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洵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小故事300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清朝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英国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结束。因此而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香港岛也在这次战争中被割让给英国,除此之外,英国还得到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 历史上名人对铺张浪费的看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小钱不知省,大钱将滥花(英国)●成家子,粪如宝;败家子,钱如草●眼下胡花乱铺张,往后日月空荡荡●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家有万石粮,挥

  • 功亏一篑看图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功亏一篑的意思:原指筑九仞高的土山,因差最后一筐土而不能完成。后用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而未能完成。功亏一篑的成语故事:公元前11世纪,姬发周文王的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残杀,得以即位。姬发死后谥号“武”,世称周武王继承其父周文王遗志,推翻商朝统治,成为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姬发继任后,继续

  • 爱屋及乌 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继位,这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得到吕尚和周公旦的帮助,国家兴盛。这时候,纣的暴政却越来越厉害了。商朝的贵族王子比干和箕子、微子非常担心,苦苦地劝说他别这样胡闹下去。纣不但不听,反而发起火来,把比干杀了,还惨无人道地叫人剖开比干的胸膛,把他的心掏出

  • 失道寡助 的古代例子? 急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失道寡助就是说违背道义,必定会陷于孤立的境地。历史上失道寡助的例子比比皆是商纣王,荒废政务,酒池肉林,残杀大臣比干,致使诸侯多叛,即使是王室的微子、箕子也相继离他而去。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军队倒戈,身死国灭秦二世,昏庸无道,宠信宦官赵高,屠杀宗室、功臣,最终被赵高杀死,秦朝也二世而亡其他诸如王莽、汉朝

  • 商纣王和女娲给现代人的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穷兵黩武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攻伐东夷,百姓徭役繁重,同时,精锐尽出,国中空虚,这导致周军攻入时无兵可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伐商,大会800诸侯,奴隶们阵前倒戈)。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虐杀大臣)。2、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

  • 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纣,真的那么可怕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暴君商纣到底有多残暴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据说,纣王喜欢饮酒,他凿地为池,池中注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宫女在池上一面划船,一面饮酒作乐。据说,他在宫内竖起像树林一样的

  • 商汤王到底是怎么成为商朝的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王到底是怎么成为商朝的王的?11:28:19来源:趣历史责任编辑:zhaofei字号:T|T商汤王商汤王,商朝开国国君的名号,这是一个被儒、道、墨三家奉为圣人的存在。商汤王的名号是其死后,后人由他的庙号衍生而来。商汤王原名子履,是夏朝的一方伯爵,按古时的爵位制来说,伯爵在夏朝的诸侯国之内是比较高

  • 商汤王是怎么成为商朝的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本是商族的部落之主,由于夏桀的暴虐统治,使得天下黎民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此时的商汤有了反抗的想法,他先将夏朝的几个重要盟友找借口吞并掉,经过十一次的大型战役,夏朝的所有盟友已经被消灭殆尽,只剩下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夏朝。商汤看准时机,开始发动对夏朝的战争,腐朽不堪的夏朝很快就被商汤带领大军灭亡。成汤建

  • 中国哪些皇帝的庙号,一看就很有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思宗,大明的末代皇帝。如今的人们更熟悉他的年号,称呼他为崇祯皇帝。但不太为人们所熟知的是,明思宗这一庙号,奇特之处不仅在于那个意味深长的“思”字。崇祯皇帝的庙号最终以“思宗”沿用后世,这一过程本身就经历了复杂的争论与变迁。熟悉历史的人们大抵清楚,皇帝的庙号向来是在他身死之后,由他的继承者与大臣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