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谁知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谁知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3/12/18 7:56:21

我知道,舜,中国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shunthenameofaiegendarymonarchinancientchina〗。舜,历来与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建国号有虞,都蒲阪。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帝舜。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市,治所在今蒲州镇。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傅说(音悦,yuè),约公元前1335-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据正史典籍、近年考古发现及傅氏早期家谱等文献记载,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傅说是我国殷商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建筑科学家。胶鬲是孟子直接点出“举于鱼盐之中”的名人。胶鬲原为商纣王时的大臣。胶鬲,殷商时人,起初隐居在商地。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后来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又问:「什么时候到?」「甲子日到殷城外」于是胶鬲回朝覆命。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覆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得了胶鬲。」|由此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义,与胶鬲贤能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楚国期思县潘乡人(今河南固始县),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淮南子人间训》: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决期思之水(今河南固始县境的史河),而灌云雩之野”,即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大平御览地部》:“楚相作期思陂,灌云雩之野。”)。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楚国名相,氏,名敖,字叔敖,一名猎,冒之后,“世为列姬,国地朝廷”。公元前601年,出任楚国令尹(楚相),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持兴修了芍陂(今安丰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国力。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百里奚早年贫穷困乏,流落不仕,在被晋国俘虏前,曾游历齐、周、虞、虢等国,这使得他对于各国的民俗风情、地理形势、山川险阻知之甚悉,为他后来给秦穆公筹划东进准备了必要条件。百里奚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和坎坷的经历,使他尝尽了艰苦生活的滋味,也亲眼目睹了下层人民的悲惨处境,对他后来任秦国大夫时,为官清正,树立以民为贵的思想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百里奚辗转到虞国任大夫。秦穆公五年(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就灭了虞国,虞君及百里奚被俘。后来,晋献公把女儿嫁给秦穆公,百里奚被当作陪嫁小臣送到了秦国。他以此为耻,便从秦国逃到宛(今河南南阳),楚人把他当作奸细,绑了起来问他做什么的?他说他是虞国人,亡国出来逃难的。楚人便叫他养牛,不久他养的牛比别人的都强壮,楚人便称他为“看牛大王”,连楚王也知道了他的名号,就叫他到南海看马。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智,想用高价赎回他,又怕楚人不许,就派人对楚国人说:“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羊皮赎之。”楚国人同意将百里奚交还秦国。百里奚回到秦国,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囚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百里奚推辞说,他是亡国之臣,不值得询问。秦穆公说:“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秦穆公与百里奚谈论国事数日,秦穆公十分赏识他,授以国政,号称:“五大夫”。这时他已是70多岁的高龄。后来他又推荐了蹇叔,蹇叔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来到了秦国。百里奚的妻子杜氏自从百里奚走后,就独自带着儿子逃荒,辗转来到秦国。听说百里奚做了相国,就想尽办法去相国府洗衣裳,机缘巧合下,与百里奚相认。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很恐怖的故事,也就是亡国之音的故事呀,就是以前商纣王的乐师,看补充?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亡国之音,空泛其辞,只有曲中人才可以明白其中意思,真的。纣王,从小有闻仲,比干管着,虽然受约束,但是还算对这些大臣有点不舍,而爱情方面,他在文武大臣的约束下娶了东伯候之女,姜氏,所以很烦,可是有一天他遇到了费仲,尤浑,两个帝王师,和妲己,生命就有劲了,虽然玩权术平衡,玩死了闻仲,可是那时候没时间改变

  • 哪些野史流传的故事,在后来被证明确有其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之死,光绪是个不幸的皇帝,他所处的大环境和受的教育,让他空虚而充满热血,却无力回天。1908年11月14日,光绪死于慈禧太后之手的前一天,他在监狱里度过了38岁,后半生一直被监禁。为什么年事已高的皇帝突然离世?史学界对其死亡原因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光绪帝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上忧郁不安,早逝的可能性

  • 中国野史中的一些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经典的不就是狸猫换太子吗,民间的捕风捉影,正史

  • 短一点的纣王的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酒池肉林: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为,不尽心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还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不仅如此,纣王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室。为了供自己玩乐,纣王还建造了宏伟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宽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预计,这个工

  • 有关刘邦项羽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将门后裔。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於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举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联系历史或现实例一个这样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商汤伐夏桀,夏桀失道寡助,商汤得道多助2.周武王姬发伐商纣,商纣王失道寡助3.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失道寡助,陈胜和吴广得道多助4.隋末杨广无道,各地农民起义,瓦岗军得道多助5.瓦岗军首领失道寡助,英雄豪杰纷纷投靠得道多助的李渊(唐)6.元顺帝无道,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得道多助7.二战期间,德意日

  • 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要夺无道昏君殷纣王的天下,解救受苦受难的黎民百姓,就招兵买马,访请能人。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人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周文王说:“骑马、坐

  • 历史上的周文王姬昌,为什么要食子,跟当时的风俗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榜有这么一个故事,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的时候,他的大儿子伯邑考带着礼物去救他,但是被苏妲己害了,结果他被做成肉包子,送给周文王吃,其实周文王通过卦象已经知道儿子被害,但是他为了大业不得不吃。

  • 姬昌和次子姬发都姓姬,为何长子却叫伯邑考,哪个是收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姬昌与正妻太姒共育十子,按长幼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卫康叔封、十子聃季载。这都是实在的亲兄弟,其母也是能生,在医学那么不发达的年代,能生十胎男宝,真的是上天庇佑。其实他们的姓名分别是:长子姬考,次子姬发,

  • 妹喜、妲己、褒姒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喜、妲己、褒姒、骊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妖姬。1、夏朝末年的喜是夏桀(夏代最后一个国王)的宠妃。公元前十八世纪,夏桀发动大军攻击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境的有施部落。有施部落在灭亡和屈膝之间,施部落酋长为了复仇而选择了屈膝求和,献出他们的牛羊、马匹、美女包括酋长的妹妹“喜”。喜有三个癖好:一是笑看人们在规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