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4/1/25 6:27:59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有:

1、望云思亲

唐朝宰相狄仁杰因从小家庭贫困,于是十分刻苦好学。后来官至丞相,也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十分尊敬这位狄阁老。

出任宰相后,因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本该奉诏出使边疆,因家里老母体弱多病需人照顾无法脱身,狄阁老便奏请皇上替其出使外疆。

在某日巡视时,偶然之间登上太行山顶。只见白云孤飞,因而思念起了远在河阳的双亲。对随从言曰:“我的双亲就住在白云底下”,狄阁老在山顶看着白云久久没有离开,直到白云移位。

2、上书救父

汉文帝时期,有个人名叫淳于意。曾拜齐国著名的医师杨庆,学得一手好医术。曾出任过齐国的仓令一职。师傅去世后,淳于意开始弃官行医。因为个性刚直,在行医时不小心得罪了一位有权势的人。导致自己遭受陷害,被押往京城治罪。

他的女儿叫缇萦,虽然是一介女子,但她不辞辛劳,千里跋涉一同来到长安替父申冤。她不仅向汉文帝陈述了肉刑的坏处,还力证自己的父亲在做官时清廉爱民,行医时施仁济世。

只因遭人陷害,但缇萦愿代父受刑。汉文帝感于缇萦的孝心,不仅赦免了淳于意,还下诏废除了肉刑。

3、芦衣顺母

周朝人闵损自幼丧母,父亲又娶继母进门。继母因为又生了两个儿子,于是经常虐待闵损。冬天,继母给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闵损穿的是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日,父亲因为要出门,便打发闵损去牵车。因为闵损牵车时寒冷打颤,不慎将绳子散落在地上。因此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顺着被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

父亲才知闵损受到虐待,归家后,父亲执意要休弃后妻。闵损跪地替继母求情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父亲深感闵损谦让不计较的性格,就同意了闵损的要求。继母知晓这件事后,悔恨交加,从此待闵损如亲儿一般。

4、卧冰求鲤

晋朝有人名王祥,生母去世后父再娶继室。后母生子名王览,因后母偏宠爱亲儿,所以经常叫王祥干活。一年冬季,父母生病卧床。继母想吃鱼,可那个季节不仅没有鱼更没有卖鱼的。王祥为了满足继母,来到河边宽衣解带,用体温融化了河面坚冰。冰融后,竟越出两条锦鲤。

王祥将鱼带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遂病愈。因其乡邻感于王祥不计前嫌孝顺继母,和睦兄弟。对此纷纷称赞,继母也一改往日态度。其弟王览也仿效兄长,与兄长和睦共处。

5、闻雷泣墓

王裒,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四、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朝历代的首富有哪些传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朝历代的首富都有不平凡的人生,他们身上都有不少传奇故事。范蠡三致千金两次散全。春秋时代,范蠡辞去越国的宰相官职做了商人。他经商19年,三次赚了千金之利。他乐善好施,两次把赚来的钱全部分散给贫困的百姓和乡邻。范蠡富而又仁德,成为后世商家的楷模。儒商子贡富此宫室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个商人。他生财

  • 古代君王陨落出现什么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天文志]在史书中是必不可少的,史官们通过专业人员提供的天文资料秉笔直书,是一种客观的记录,没有私人成份掺杂其中。天象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变化遥相呼应,而且是天象先反映出来,然后才在人类社会中有所反响。古人将其称之为天数已定,人力难于挽回。这一类的记录贯穿二十四史,并非巧合,天象与人类社会确实存在着天

  • 历史里忠臣冒死向皇帝进言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比干,,比干是商朝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

  • 漫画《天子传奇》共有几部,分别讲述了哪些古代帝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不过整个故事的切入感觉很怪,主角一下子就进入了兴王府的核心圈子,甚至能参与到....希望作者还是能读一读二月河的帝王三部曲,里面关于康熙朝的描写,很值得揣摩。....讲述了一个改邪归正的黑道老大穿越异界,为了提升实力,在一个历史悠久的魔法学院...哥哥死掉,弟弟回去冒充哥哥,这个看起来倒有点

  • 历史上辅佐君王功成身退的名士,除了张良、范蠡,还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功成需要智慧和谋略,功成身退却需要勇气和境界。在人生的名利场上,能做到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太多的人,还是放不下名和利这样的俗物。历史上我们熟知的功成身退的人有范蠡和张良,当然还有孙武、孙膑、姚广孝等。功成身退就是立了大功后,放弃高官厚禄,隐归山野,或云游四海,或不问政事。看起来是淡泊名利,其

  • 古代皇帝如何做到对妃子“雨露均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雨露均沾,就让我想起某个“咖妃”的自我吹嘘---奴婢自打进宫以来,独得皇上恩宠,我劝大王啊要雨露均沾,可大王却独独宠我一人!”这个笑果,达到一定高度!对不起,跑题了,那咱就回到正题。帝王的后宫生活,是很多人关注的热点!小编也很好奇,缺乏亲身体会,也永远没有这个机会!就只能从史书里来找些例子来介绍

  • 中国古代十大孝子的事例有那些?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

  • 古代人守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

  • 三国杀曹丕为什么总拿着一串葡萄?而且历史上曹丕也对葡萄情有独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

  • 葡萄这种水果在古代叫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1、蒲陶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当时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也记有“宛左右以蒲陶(葡萄古名)为酒”。但他们所指的主要是来自中亚的葡萄。2、凉州牧“凉州牧”取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葡萄歌》,“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东汉末年有一投机者名叫孟佗,他送给汉灵帝的宠臣张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