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帝辛就是一个横征暴敛,荒淫好色,严刑峻法的无道暴君,如果对帝辛的认识就停留在这一个面上,是非常片面的。明君,暴君只是一个标签,在帝辛统治时期,酷法,暴政的确存在,但同时帝辛也很有作为,能文能武,将东夷和商朝的统治巩固起来,这些功劳也是不可忽视的。
帝辛画像
在《史记殷本纪》对纣王有这样的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在《尚书》中武王伐纣时给纣王记了六条罪状:近女色,喜淫声,不敬鬼神,荒于国政,耽于饮酒,杀害忠臣。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帝辛较为立体的形象,天资聪明,能言善辩,但是也狂妄自大;见多识广,力大无穷,同时也好女色,贪图享乐。这和很多普通人都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是就因为他的一些缺点,就和夏桀一样成了千古暴君,帝辛还真的有点冤。
帝辛画像
帝辛最受诟病的几个方面,第一是他宠幸妲己,荒淫无道,在《封神演义》中,就把妲己描绘成狐狸精,她被女娲娘娘派来迷惑帝辛,帝辛从此沉迷女色,荒于国政,对妲己是言听计从,残骸忠良,搞了个酒池肉林,让年轻的男女在其中赤裸身体嬉戏取乐。
第二是帝辛刑法残酷,残骸忠良,在《史记》中就记载了帝辛发明了炮烙之法,就是把人绑在中空的铜柱上,活活烧死,这是不修仁德的表现。比干多次劝导帝辛,让帝辛行仁政,但是帝辛不听,还对比干说,你自认为是圣人,圣人的心是七窍的,把你的心掏出来让我看看是不是真的。比干被杀害了,也让很多大臣都离开了帝辛。
炮烙之法
其中一些内容是真实的,但是帝辛也被强加了不少罪名,就比如他宠爱妲己,对她言听计从。这一点就不真实,妲己的确姿色美艳,但是在商朝,重要的军政事务都是需要占卜后决定,妲己根本就左右不了朝政,另外妲己是有苏氏,通常情况下,她受宠,她所属的部族也会得到重用,但是有苏氏直到商朝灭亡也没有被重用,关于帝辛对妲己言听计从多数是周人杜撰出来抹黑帝辛的。
影视剧中的妲己和帝辛
帝辛害死比干,迫害箕子,宠幸费仲这群奸臣,用炮格之法进行残暴统治这些也是事实,但是商朝灭亡和帝辛暴政有关系,却不是主要原因。
在帝辛统治时期,商朝已经逐渐的衰落了,在东南方的夷人部落逐渐崛起,屡次侵扰商朝边界,于是帝辛下令出兵征讨东夷,经过多年的征战,东夷被平定了,但是商朝的损失也很大,国库空虚。
商末形势图
帝辛平时刚愎自用,统治阶层也出现了分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西伯昌乘商朝空虚出兵伐商,帝辛只能临时将在国都的军队,战俘,奴隶约17万人组织起来,仓皇迎战,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著名的牧野之战,帝辛的主力部队根本就还没调回来,周兵一路打到了朝歌城下,帝辛走投无路在鹿台自焚身亡。牧野之战
我们在看看武王攻入朝歌后干了啥,他找到了纣王的尸体,把妲己也杀了,砍下他们的头示众,也不见得武王就有多么仁德。就功绩来说,帝辛还是功大于过的,古代帝王谁没干过些不利千秋的事,李世民,汉武帝镇压政敌的手段比帝辛残暴多了,帝辛开拓了长江流域,商朝东南的疆域,为早期的中国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做出重要贡献,他不是一位明君,但是也不是用暴君一词就可以概括的。
武王伐纣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