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苌弘化碧和望帝啼鹃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苌弘化碧和望帝啼鹃分别讲了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4 0:31:24

苌弘(?-前492年)周景、敬王的大臣刘公所属大夫。又称苌叔。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帮助范氏,晋卿赵鞅为此来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神话传说其血三年化为碧玉。《汉书艺文志》“兵阴阳家”有《苌弘》15篇,今佚。《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吕氏春秋》、《左传》、《国语》、《搜神记》、《拾遗记》等均载其事迹。说法不一,大同小异。【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啼到血出才停止。很显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动让位给臣子的,那么他死后凭什么要化鹃悲鸣呢?也就是说,他没受任冤屈,死后化鹃鸣屈是毫无道理的。1.望帝啼鹃: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号曰开明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常用典故词典》第463页,于石、王光汉、成志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9月版。)2.杜宇:传说中的古代蜀国国王。周代末年,在蜀称帝,号曰望帝,后归隐,让位其相开明;时适二月,子鹃鸟鸣,蜀人怀之,因呼鹃为杜鹃。一说,通于其相之妻,惭而亡去,其魂化为鹃。见《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相》,后因亦称杜鹃鸟为“杜宇”。(《辞海》(中)第286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9月版。)3.望帝:古代传说中的蜀国国王。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七国称王,杜宇称帝,更名蒲卑。”又晋代张华《禽经》:“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因以为杜鹃的别名。(《古书典故辞典》第430页,杭州大学中文系编写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4.杜宇:秦时蜀主,蜀地曾发大水,他率领居民避长平山。后鳖灵开峡治水,居民得归陆地。他即传位于鳖灵,自居西山。据神话传说,他后来得道升天,为蜀人怀念。(《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第63页,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版。)5.望帝杜鹃:见《蜀王本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望帝,传说中的古代蜀国的一个君王,名杜宇,在周朝末季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凄哀。后遂用“望帝杜鹃”寓理想抱负的不能实现。(《古诗词典故辞典》第491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版。)6.望帝: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为望帝;后退西山,化为杜鹃鸟。《窦娥冤》:“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新编中学文言文常用词典》第291页,蒋传一、庄文中编著,王泗厚审订,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版。)显而易见,上述六书的解释,都只说明他称帝、归隐、化鸟、悲啼,没有说明杜宇是冤屈的。至于《辞海》中说他“通于其相之妻”,也只是“惭而亡去”,也未表其冤屈。那么究竟有没有表其冤屈的说法呢?袁珂先生编著的《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第18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版)明确写道:杜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中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辑《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略透出此中消息。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位”也。杜宇神话,民间亦有流传,面目与古籍记载颇异,略云:岷江上游有恶龙,常发洪水为害人民。龙妹乃赴下游决嘉定之山以泄洪水,恶龙闭之五虎山铁笼中。有猎者名杜宇,为民求治水法,遇仙翁赠以竹杖,并嘱其往救龙妹。杜宇持竹杖与恶龙战,大败之,又于五虎山下救出龙妹。龙妹助杜宇平治洪水,遂为杜宇妻。杜宇亦受人民拥戴为王。杜宇有贼臣,昔日之猎友也,常羡杜宇既得艳妻,又登高位,心欲害之。一日猎山中,遇恶龙,遂与密谋,诡称恶龙欲与杜宇夫妻和,乃诱杜宇至山中而囚之。贼臣遂篡杜宇位,并逼龙妹为妻。龙妹不从,亦囚之。杜宇被囚不得出,遂死山中。其魂化鸟,返故宫,绕其妻而飞,曰:“归汶阳!归汶阳!”汶阳者,汶水之阳,即《蜀王本纪》所谓“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其妻龙妹闻其声,亦悲恸而死,魂亦化鸟,与夫偕去。若按这一传说,杜宇冤屈无疑,他化鸟、悲啼的因果关系才得以成立,“望帝啼鹃”典故的含义也才得以贯通。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中华上下五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事实中华文明不止五千年,一般来说这个五千年是从大禹治水那时算起的.大禹治水的时间根据目前的考证应在公元前2200多年.也就是距今4200多时.不过五千年文明之说早已有之,以当时的学术水平自然不能考证得很清楚。因此只能大概的说是上下五千年。扩展资料五千年中国历史: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

  • 历史上杰出的女性有哪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女娲,造人和炼石补天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嫘祖,相传黄帝之妻,曾教人们养蚕和纺织。娥皇女英,相传为尧的女儿,舜之二妃,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泪染青竹,竹上生斑,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后二女投湘江而死。妇好,商朝,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妲己,商朝,托《封神榜》的福,几乎全国人民都

  • 《尚书》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尚书》-名书简介作者:孔丘类型:哲学论著成书时间:春秋时期《尚书》-背景搜索《尚书》原称《书经》,也可单称作《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在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里,《尚书》是第一部用文字记载的中国上古史。

  • 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怎样的人?他都做过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商纣王是怎样的人?他都做过哪些事情?年轻时强壮有为,据说可以赤手猎兽。脾气暴躁,但据说头脑敏捷。可能因此得到其父认可。在位期间:1、加重赋税,横征暴敛。百姓无食,却将食物悉数上缴。2丶玩物,淫乱。各种搜集马狗及新奇之物。开发酒池肉林,即用酒灌满石塘池,乘舟之上,随时可饮。石塘池中设岛,岛上树

  • 关于西周的周厉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周厉王,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姬姓,名胡。约公元前857年即位,在位37年。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原文,翻译,完整注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

  • 文王哪年被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即位(帝辛)约是公元前1075年左右,姬昌逝于公元前1056年,据此推算,姬昌应于1067年获释,被囚七年,则1074年被囚,是纣王二年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原文】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

  • 孟子为什么不相信《尚书武成》中关于商纣王和周武王进行牧野之战的记载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这是孟子的诡辩!孟子口口声声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然而他标榜的周武王却也是违背周文王“仁术”以武力夺取天下的,这是高唱“仁人无敌于天下”的孟子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只能对自己说不相信。但牧野之战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孟子心里信不信他自己最清楚。周文王重用姜尚。在商纣王时期,文王(当时被封为西伯)曾

  • 简述周朝的名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周公:姬姓,名旦,周武王弟。被封于周,因称周公。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其兄弟管、蔡、霍叔等联合武庚(商纣王子)及东夷进行反抗,他出师东征,经三年征战,平定叛乱。又分封诸候,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传说他求贤若渴,广招人才,并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褒姒:西周幽王的宠妃,褒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