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忠于刘备的,而不是汉室。
关羽曾经投降过曹操一段时间,但是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深知曹操对他好,但是关羽还是要跟着刘备。关羽是身在曹营心在刘,曹操是真大度,关羽也如张辽所料,先立功报效曹操,然后立即回到刘备身边。
当时刘备依附于袁绍,曹操和袁绍两军此时正在打仗,这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整体局面上是袁绍占明显优势的,曹操还能在此时把关羽放了,很不一般了。
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明知道留不住也对他重加赏赐,然后关羽拜书告辞,去袁绍那里找刘备了。
他脑袋里满满想的是刘备,而不是什么汉室。
记得《三国演义》里关羽是“降汉不降曹”,意思是关羽他投降的是刘协,是汉室,而不是曹操。这个在逻辑上其实挺搞笑的,说关羽投降曹操是“降汉”,那么刘备算什么呢。
历史上有哪些不辱使命大功告成的外交家?
郦食其虽然不是像汉朝初三杰那么出名,但是他却是刘邦非常看重和投缘眼一位谋士。在历史上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是“好酒及色。”郦食其本人也是一个自称为“酒徒狂生”。
原本刘邦对儒冠书生都有些不耐烦,认为他们总是之乎者也的长篇大论,却没有像样的结论。并且刘邦本身就是一个混混出生,所以说对刘邦个人来讲,那些知识分子的自身束缚者的理论听着就头疼。但是见到郦食其却不一样,总是能说简单扼要的说明缘由,为刘邦分忧解难。
陈留杀县令,得城池。在汉朝还未建立之前,陈留也算是一定军事政局的重要之地。郦食其用眼光独到的军事理念,帮助刘邦把陈留县占为己有。
郦食其先用自己的口才去劝说陈留县令,但对方却未曾答应郦食其。郦食其直接帮助刘邦杀了陈留县令,然后轻轻松松的得到一座城池,在刘邦面前立了一大功,也为汉朝后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郦食其的胆识过人,仅靠个人力量便得到一座城池。也算是依靠自身实力,不辱使命。
郦食其依靠口才成功获得七十多座城池。刘邦曾派郦食其去与齐国的田广商讨合作之事。郦食其轻轻松松的就能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在齐国田广手上的拿到七十多座城市,成功的赢得了胜利。但是却因为蒯通教唆韩信不要把功劳让给郦食其,而是应该攻打下齐国。最后齐国认为郦食其违约,便杀了郦食其。
由此可见,能获得七十多座城池。可见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有多厉害,能靠一己之力成功的说服对手联盟,还能从联盟的队友手中拿到七十多座城池,这样的口才令人叹为观止。
郦食其的儿子被刘邦重要。因为郦食其和刘邦的心意又投缘眼。在刘邦建国以后,刘邦还不忘给郦食其的儿子郦封为武遂侯。虽然郦的功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但也可以看出刘邦对郦食其的喜爱。
结语:郦食其跟着刘邦一路以来也算是功德圆满不辱使命,虽然死于是非。但他的功绩却被刘邦记在心里传承给了他的儿子。也可见刘邦对他的喜爱之情不是一星半点。
本篇由小编执笔所书,
原文盗搬者必究其责。
在下:“写红尘作梦语”,
感谢各位看官的赏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