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前前后后十几位皇帝,多数乏善可陈,即便宋太祖赵匡胤也是半明半昏,后来的宋仁宗、真宗、孝宗也都是浑浑噩噩,并非什么明君英主。
作为王朝开国皇帝,自然有过人之处,但赵匡胤采取的措施,也使宋朝在面对外敌,只会屈辱苟和,最厉害的莫过于宋微宗宋钦宗两位皇帝。
宋微宗没有继位前一向喜欢花鸟诗画,偏偏让这种人当皇帝,不亡国才怪,登基后,这些优点不仅没变,还要变本加厉,著名的方腊起义就是例子。
不顾劝阻,与金人订立海上之盟,宋朝天兵天将与辽国残兵作战中,让金国人更是刮目相看,不愧是天军啊,灭辽后,金兵随即南下,宋微宗禅让皇位给钦宗。
这对父子俩,不想着如何抵抗,放着忠臣良将不用,任用旁门左道,兵临城下还在试图花钱买和平,甚至拿女人抵金银只为满足金人胃口。
靖康之变被俘虏北上,作为皇帝收到特别关照,任凭金兵羞辱,俩人真够忍辱负重,不肯以身殉国,连个女人都不如,在金国苟活十几年,凄凄惨惨。
整个宋朝,除了太年幼的,就数宋微宗宋钦宗最厉害,只要自己能活着,别的什么都不是问题,妻女被辱,百姓被屠杀又算得了什么!
宋微宗宋钦宗遭遇看着可怜,其实都是自作自受,历代亡国之君独一份。
宋朝皇帝,谁最厉害啊?那当然是赵匡胤了!这一点恐怕无法在两宋后来的历任皇帝中,找到第二人出来!
赵匡胤的文治武功,深谋远虑佳。只是天不假之以年,使其壮年辞世!令其的长远计划破灭!
而赵光义继位后,先是狂妄的主动伐辽,失败后即龟缩不动了;宋仁宗以所谓″仁慈”而闻名,未见政外交上有多大建树;宋神宗想变法图强,却又虎头蛇尾;宋徽宗是个书画天子,政治庸主;至于南宋时代的君主,做为偏安之主,自保尚难,何谈开拓?
是故可知,整个两宋三百年,只有一个开国之主赵匡胤算是个有作为、有担当、有韬略、有远见、有能力的真汉子,真君主。其它的就都是一些“吃吃喝喝混日子,跳跳舞舞度光阴。吹吹拍拍享偏安,哼哼哈哈摆架子″的平庸之辈喽!(个人看法而己,欢迎交流不同见解!)
宋朝第一个皇帝叫什么?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河区东关)。
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之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宦途,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2]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他还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以期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有诗作《咏初日》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