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推“位面之子”光武帝刘秀!四位皇帝中,唯有刘秀是真正的开国皇帝,其他三位不过是借前朝势力与名分,继承皇位而已。
从复国的过程、复国期间的作为来看,刘秀都是里面建国最辛苦,面对局势最复杂,起点最低的一位1、刘秀起点最低,姬宜臼起点最高
刘秀只有个刘邦后代的名分而已,实际上只是西汉之下的一个中农小地主,依靠叔父抚养。就算后来起义,上有哥哥刘演,还有更始帝刘玄,都比刘秀更接近帝位。
而其他三位:
姬宜臼原本就是嫡长子,原本的法定继承人,姥爷是申侯。姬宜臼继位名正言顺,虽然后期有弑君弑父之嫌,但是支持者多
司马睿与赵构虽然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在建国前也掌握实权或者有强势势力支持。
司马睿在建立东晋前,袭爵琅琊王,奉司马越(八王之乱胜利者)之命经营江南作为西晋的后路。
赵构在靖康年间已是康王,靖康元年,宋朝北宋任命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率军勤王。
所以几位中起点最高的是姬宜臼,势力最强的是赵构,其次是司马睿。
2、刘秀面对局势最复杂,赵构相比虽然略有危急但不复杂
刘秀
西汉末年,朝廷上有王莽篡位,民间有赤眉、铜马、绿林等几十股起义军及割据势力。刘秀建国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王莽的朝廷军队,其次要面对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及其他绿林盟军将领的威胁
在刘演被更始帝杀后,刘秀不得不韬光养晦,消除猜忌,之后又带领小众随从到河北重新开始招兵买马,收服各路势力。
姬宜臼
姬宜臼虽然名声有损,但是得到秦、晋、鲁、卫、郑等国的支持,虽一段时间内两王并立,但姬宜臼的支持者更多。
司马睿与赵构,面对的局势虽然危急,但是并不复杂。
司马睿虽然初期没有得到江东士族的支持,但是八王之乱结束后,陶侃在荆州从西向东,刘淮发兵力阳,江东士族还是老老实实接受司马家统治,再加上侨居士族的支持以及王导兄弟的捧场,司马睿终于坐上了皇位。
只有赵构,在宋朝重文轻武的情况之下,加上太宗一脉基本被金人掳到金国,剩下兵马大元帅赵构,要名分有名分,要兵有兵。
所以只要跑赢了金人骑兵,赵构登基反倒最容易。
3、刘秀建国最辛苦,司马睿相比最轻松
四人当中,刘秀是从底层杀起来的。
先是招兵买马,然后刘演刘秀的舂陵兵与新市、平林、下江这三支绿林军合并后,更始帝建汉后,就爆发了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刘秀等人以不到2万绿林军面对王莽40多万大军,偏将军的刘秀发挥自己位面之子的作用,一战成名。
但是内部争斗,让更始帝杀了刘演,刘秀不得不交出兵权韬光养晦。之后带领随从在河北再次开始招兵买马。河北有铜马三王,还有刘林刘接,刘秀逐一消灭刘林等人,迫降铜马、尤来几十万人。
趁赤眉、绿林火拼时西进,扫灭赤眉,派遣将军盖延东征刘永平定梁地,进而打败隗嚣、公孙述,刘秀用十二年时间消灭所有的割据势力,重新统一全国。
刘秀虽然继承汉朝国号,但他是真正的开国皇帝。
相比之下,姬宜臼有各个诸侯国可以利用,最辛苦的时候大概就是请秦国出兵与迁都路上。
司马睿建立东晋依靠的是权术,有陶侃大军与西晋大军威慑,有王导、王敦兄弟谋划,司马睿收服江东士族,然后坐看西晋灭亡后建立东晋。
赵构比司马睿面临的局势虽然那么复杂,但是面对金兵在屁股后面追,以及自家士兵人心思变,吓得赵构不孕育,还搭进了仅剩的儿子,着实不轻松。
刘秀的东汉算是这几个中最好的,尽管长期有外戚干政和宦官的隐患,但光武帝、庄帝、章帝、和帝前几代都算是国力强盛的时候,周平王的东周没有两代就王室受欺压了,先是郑庄公跟着是五霸,周天子基本处于窝囊状态。东晋司马睿过江一开始就受王氏兄弟的胁迫,后面一直司马氏都在争取掌握君权,根基从来都不稳固,还一度建康被权臣桓温桓玄家族取代。南宋赵构也是窝囊到家,权臣一代一代,外部威胁也相当频发。
真正复立朝代让人佩服的是契丹辽国的耶律大石。辽国五京都被金朝占据,耶律大石带着200多人远投边镇召集跟随的人去西域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重新建立辽国,史称西辽。召集西域部族征服高昌,东喀喇汗国部分领地(今新疆喀什地区),然后兵不血刃进入东喀喇汗都城托克马克(吉尔吉斯斯坦,就是唐朝碎叶城),成为都城,称虎思斡耳朵。然后试图东征恢复辽国,结果在沙漠中迷路。然后西征西喀喇汗国,七河地区(中亚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葛逻禄部(就是怛罗斯之战背叛唐朝高仙芝的葛逻禄)和康立部都归顺。西喀喇汗国的宗主塞尔柱王朝出动大军支援,双方在撒马尔罕城郊爆发了一场中世纪最著名的会战卡特万战役,西辽成功暂时阻止了带有宗教色彩的东部传播。征服撒马尔罕和西喀喇汗,然后进一步打败花喇子模,统一了当时整个西域诸国,这几乎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概念上西域诸部的统一,之后是跛子帖木儿在元末明初的统一。
西辽并成功以丝绸之路向西传播了中原契丹、汉式文化,西辽虽然尊重西域各部族生活,但总体还是中原特色的王朝,以汉文契丹文和回鹘文为主,以佛教儒家思想为主,把中华文明由东向西传播,而不是一般我们听到从来都是中原从丝绸之路接收西方东西多。虽然西辽只有八九十年,很快花喇子模复国崛起,反而成为西辽的隐患,成吉思汗崛起以后西辽就被灭。但在中华历史对国际上的贡献是远远被重视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