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所有人都很封建迷信吗?

古代的所有人都很封建迷信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52 更新时间:2024/1/2 19:42:27

古代和现代一样,人类无法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和世事无的结果,所不同的是很多古人将其归咎于神,归咎于因果报应等,但是随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多都不再相信鬼神之说。这样的好处是,人们更敢直面人生,直面挫折,不幸的是,由于无神论的普及,很多人性的弱点在今时今日也大行其道,很多人无所畏惧,恣意妄为,以身试法。

天津撵会照片扯的有些远,我们再回过来说楼主所问“古代所有人都很封建迷信吗?”答案是“非也,非也。”东汉的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无神论者”,并且撰写了现在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无神论著作《论衡》。王充认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即天和地都是自然产生的的物质实体,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绝非鬼神所为。既然天地为自然而生,人自然也与天地万物一样,是独立于鬼神的造化的,他曾说: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进一步,他还提出,自然灾害和所谓的因果报应,即天人感应,不过是世人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上天的结果,实在是自己吓唬自己的一种表现。他认为人死如火熄,火熄了怎么还可能有光呢?他对于人的精神现象给予了唯物的解释,从而否定了鬼神的存在,破除了善恶报应的迷信。

王充浮雕王充的故事和著作能够流传至今,又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们对他的观点是持将信将疑,甚至是认同的态度的。实际上,古代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辩证鬼神之说,因果报应上是相对比较谨慎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也会遇庙拜神,逢事求神,但很多时候只是求一个自身安心,同时安抚亲朋的目的。他们并不会因为“头顶三尺有神灵”的说法,就一味的指望上天神助,而更多情况下,相信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希望,否则《论语》中怎会记录【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和【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孔子本身也不信鬼神,只不过不愿在此类事情上过度纠结而已。或许,作为大教育家,他也认为,对于有些人而言,有所忌惮才会不行恶事,潜心修为,善待旁人。

至圣先师孔子总之,但行善事,无关神鬼,自问自心,无愧天地即是大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代君王都那么封建迷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君王在得到天下以后,最想要的就是长生不老了,没有别的方法就只能寄托于封建迷信了。从秦始皇起就开始搞封建迷信了,据说秦始皇曾一直追求长生不老,倾其所有在秘密的研制不老药。不过很显然秦始皇失败了,他最终也没有长生不老。秦始皇他想延长自己的寿命,从而增加自己的统治时间。他心里有很多的抱负和政策想要推行,可

  • 雍正帝以勤治国,在其即位后的十三年,都做了哪些事,以至于最终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刚即位的时候积极改革国家政事的弊端,严肃打击贪污腐败,让当时清朝的官僚风气好了很多。因为康熙晚年的时候对于政事比较松懈,也因为身体的原因管不了那么多了,所以当时社会风气越来越不好,而雍正上位后颁布了很多谕旨来整顿吏治,当时还让各种补亏空的国库,而且对很多贪污的官员都进行了很严重的处罚,尤其是他在

  • 史上死因最离奇的中国皇帝·破除迷信陋习而献身的第一个古代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在位35年,卒于公元前1113年,死后由其子太丁(也作文丁)继位。传说被雷击而死于渭水流域,一说死于战事,葬于殷。武乙在位时,巫教势力极大,经常假借天意钳制商王的行动,武乙便想方设法打击巫权。有一次,他命工匠雕了一个木偶,状貌威严,

  • 中国历史上最迷信的帝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造成的“风水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世纪,地方在秣陵(今南京)。据民国学者夏仁虎撰著《秦淮志》引《景定建康志》文,“旧传秦始皇时,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乃凿方山,断长陇,渎入于江。故曰秦淮。”嬴政为了镇压东南的“天子气”,破坏这里的风水,让当时南京南郊的“龙藏浦”

  • 历史上的皇帝碰到过哪些灵异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朱元璋白天“活见鬼”洪武帝朱元璋当上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后,觉得开平王常遇春功劳很大,便赏赐给他几个美女。可是,常遇春的老婆是个超级醋坛子,常遇春惧于河东狮吼,不敢“享用”这几个美女。有一次,有个“御赐美女”为常遇春端来一碗燕窝汤,常遇春情不自禁多看了几眼她的玉手,常遇春的老婆竟因此砍下了“御赐美女”

  • 古代帝王都迷信长生药为何清朝的皇帝却没有追求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古代帝王都热衷于长生不老药,而清朝皇帝没有痴迷于此呢?原因有如下三点。1.吸取了前人的教训清朝已经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了,大清皇帝们的认知已经相对成熟了。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数千年来,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明世宗等等鲜活的失败例子告诉清朝皇帝们,长生不老药是不存在的。生老病死是自然

  • 古代迷信不死药的君皇是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嬴政让徐福炼长生不老药,被徐福忽悠了一把!唐太宗李世民也很迷信长生不老药,据说他的死就是吃长生不老药中毒死的!明光宗朱常洛也就是泰昌皇帝,他即位不到一年就死了。死因就是服用了“红丸”也就是长生不老药中毒而死的!就是当时很著名的“红丸案”清宪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也很迷信长生不老药,他的死也是小说

  • 为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升,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一说到朱元璋开国时候的功臣,好多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这句话。这句话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别看我今天可以提供金杯和你一起喝酒,一旦你犯了事,我手中的刀可不是吃素的。这句话出自于《明太祖实录》。洪武年间,朱元璋和手下的大臣茹(rú)太素(户部尚书)一起用紫金的酒杯饮酒,朱元璋告诫茹

  • 古代君王出生为何总是会有异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社会,帝王的出生总会天带异象,从而表明自己的出生是不平凡的,也向世人证明自己是上天安排的来的,是上天赋予了他现在的权力。这样的传说在学术界被称为帝王神话,毕竟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后人无法验证其真假,也无具体的证据可表明其真实存在性。最早的帝王神话便要从上古时代说起,尧的出生与刘邦的出生

  • 古代讽谏的例子(4个)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柬》:别人对我说好听的必是有原因的,而忠言多为逆耳。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大树的根本是根基,国家的根本是道德,如果皇上以德为贵,并且从简避奢国家可以垂拱而治。晏子:齐景公的时候,有一个人使众人生气,齐景公命令割下他的四肢,并且说:“有敢于求情解救的人处死。”晏子左手握着那个人的头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