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关反映"诚信,公道"的故事

历史上有关反映"诚信,公道"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19 22:31:21

这个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个庄园主的家里。一天中午,庄园主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把锋利的小斧子,随手放在门边,就去做活去了。正巧,庄园主的儿子看到了这把斧子。他看着闪闪发光的斧子,十分喜爱,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心想:这么亮的斧子究竟快不快呢?他很想试一试。于是,他带着斧子跑到了樱桃园里。他选中了一颗细小的樱桃树,学着大人的砍树的样子,举起斧子用力砍下去。只听得“咔嚓”一声,小树被拦腰砍断了。男孩一看不好,知道自己闯下了祸,就赶紧跑回家,把斧子放到了原处,躲到他的小屋里,忐忑不安地捧起一本书,装作专心的样子读起来。几个小时后,庄园主回来了。当他经过樱桃园时,发现他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被砍断了,顿时大发雷霆。回到家里,他把果农叫来训斥了一顿,并要他把砍树的人追查出来。一直躲在屋里的小男孩看到这种情景,心想,如果我不承认,万一错怪了别人,那多不好啊!但转念又一想,如果去承认了,爸爸要责备我,也许还会打我的。该怎么办呢?他坐地床边犹豫了好一会儿,终于大胆地走到了爸爸面前,低着头,红着脸说:“爸爸,别再追查了,树是我砍的。”父亲问明了情况,不但没有责备他,还把他搂在怀里,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为你的诚实而高兴。要知道,做人首先要诚实,这比100棵樱桃树还要宝贵。”小男孩点点头,把父亲的这些话牢牢记在心上。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华盛顿。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有哪些奇葩的趣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在古罗马帝国当皇帝真心是个高危职业,我做了简单统计,在帝国128位皇帝(包括争位和篡位者)中,非正常死亡者达到62人。他们的死法千奇百怪,包括被毒死、战死、被暗杀、被雷劈,其素材足够拍一部《死神来了》。这帮倒霉皇帝给好莱坞提供了丰沛的娱乐资源,也供养了后世无数不靠谱的写手,比如我。公元182年3

  • 请你写出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古代名著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

  • 中国古代皇帝能娶三宫六院七十二宾妃(91位女人),这合理合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那个时候关于“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似乎没有什么明文规定,但三宫其实是明清以后的体制,所谓的三宫,一般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但最早的时候是指诸侯所居之所,而天子后妃所居称为六宫。到了周代,有后妃制度规定王者立后、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才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源头。清代的

  • 古时候被皇帝打入冷宫的妃子们,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冷宫是一个哀怨、凄惨且神秘的存在,比如珍妃在被慈禧扔进珍妃井之前,冷宫生活早已让她蓬头垢面,浑身长满了虱子,疯疯癫癫的,早就没有了最初的俏丽模样,或许被扔进井中才是她的解脱。所谓的冷宫,其实就是关押那些失宠妃子的地方,我们经常在宫廷剧中看到,一些在宫斗中失败、犯了错误的妃子,会被皇帝打入冷宫。而当妃

  • “妃子笑”从哪个典故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不告诉你。《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一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组诗做于安史之乱以后,诗人经过骊山,想象当时的繁华,杨贵妃的盛宠,作此诗。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但荔枝不宜保存,“一日而色变,二日而味变,三日以后,色香味俱无矣。”长安因气候原因不生长荔枝,荔枝从岭

  • 历史上哪个皇帝的妃子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是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皇帝们的一个普遍的特征。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赢政统治天下并且开始称“皇帝”,一直到1916年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通过辛亥革命被推翻,取消帝制,之间经历了2137年的历史,共有皇帝485人。在这些皇

  • 中国古代有关诚信的小故事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1、曾子杀猪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要跟着一起去,一边走,一边哭。妈妈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以后,杀猪给你吃。”妻子从市场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他的妻子拦住他说:“那不过是跟小孩子说着玩的。”曾子说:“决不可以跟小孩子说着玩。小孩本来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样子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骗他,就

  • 历史上有名的三位皇帝的奶娘,他们都干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封建社会,也出现了几百位皇帝。但在古代皇家有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多数的皇子多是由奶娘带大的。其实他们都有亲生母亲,为什么要由奶娘带呢?第一,是为了疏远皇子与亲生母亲的关系。皇帝为了稳定朝局,娶了很多妃子都是大臣的女儿,皇家为了不让皇子参与到母亲家族的势力,这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第二

  • 求几则古今中外的诚信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宋濂的故事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有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宋濂对母亲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

  • 古人有关诚信守信等人吃饭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据记载,老将黄忠曾生病,刘备亲自前往探望。黄忠命人备下宴席。下午,诸葛亮称有要事,刘备便忘了黄忠之事。黄忠顶病在寒冬之夜守着桌子到了半夜,饭菜都凉了,老将军忍着寒气。第二天刘备忽然想起,立刻备马前往黄忠家。到他家,黄忠正命人热酒温菜,刘备为其诚意守信,节俭不屈而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