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秦汉以来大多皇帝据主中原,活着入住紫微宫,死后俯视天下,自然座北朝南。而始皇帝自是雄视东方。
其实,古代的帝王陵墓朝向并不统一,有坐西向东,有坐北向南,秦始皇陵并不是唯一一座坐西向东的。
先来看看秦始皇陵陵园平面图,陵园有内外两圈围墙,封土正对着内墙东、西的门,相比于南门是偏离的,而外墙则压根没有北门。另外根据钻探资料,秦陵东墓道的尺寸最大。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考古工作者判断它是一座东西向的陵墓,而且是坐西向东。
秦始皇陵为何坐西向东?
其实对于秦始皇自己来说非常简单他的父亲、爷爷、爷爷的爷爷都是这么修陵的。在赵正即王位之后,就有人负责为他修陵,自然也是按照祖宗的规矩来修。更何况,他那会儿还是个小屁孩,这事儿都是由大臣们来主持的。
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发现了春秋至战国中期的秦公陵园,这些陵墓也都是坐西向东的。
所以,秦始皇陵坐西向东,本不足为奇,更不是孤例。如今网络上甚至有些正式出版物,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忽视了整个宏大的陵墓发展背景,只把秦始皇陵拎出来说,好像坐西向东有多么深刻的政治主张,其实都是不严谨的。
甚至到了西汉时期,西汉帝陵继承了坐西向东的这个传统,从下面汉高祖长陵的平面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至于为何从春秋至西汉,这些帝王陵墓要坐西向东,学术界也是讨论过不少了。
有些学者认为,秦人的一部分祖先可能是从东边迁来的,所以死后墓葬朝东,以表示不忘本也。与之相反,有些学者认为,既然墓葬朝东,墓主人的头刚好朝西,这恰恰反映出秦人祖先从西边而来。同样的考古材料跟史料,居然有这么截然相反的认识,其实还是因为大家对秦人祖先来源究竟是东方还是西方,还没有达成统一认识,至于是不是能够把墓葬朝向跟祖先来源联系起来,更是缺乏证据了。
还有一部分观点认为,墓葬朝东是表达秦人东进的野心。这就更说不过去了,我们前面说了,从春秋开始,秦公的陵墓就是朝东的,那时候秦人的国力压根没有达到能支持这个野心的程度。更何况,如果这样说得通,为何到了西汉还要坐西向东?
所以,实话实说,目前对于秦汉帝陵坐西向东的根本原因,答主也无法给个满意的解释。
可以参观的帝陵还有尸体吗?比如东陵,定陵?
有的有,有的就完全没有了,主要看后世王朝是否保护,如果不保护,帝陵也会被盗掘一空,皇帝皇后的尸骨将会风化的很快,如果重复盗墓,年代稍远就会尸骨无存了,只有保护好的,并没有被盗掘的陵墓尸骨保存比较完好。
一、唐、宋、元的帝王陵。
唐末,黄巢起义盗掘唐帝王陵寝,五代时期的军阀温韬盗掘帝王贵族陵寝,只有没被盗掘的帝王墓尸骨才能保存完好,如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两个人的尸骨保存应当相当完好,至今没有挖掘。
北宋灭亡之时,金兵将北宋在河南巩义的帝王墓盗掘一空,后本地盗贼也经常光顾帝王以及贵族陪葬的墓葬,完好的墓葬留存已经不多了。
南宋灭亡之后,元朝宰相桑哥支持元朝释教江南总管杨琏真迦公开盗掘南宋帝王陵,最后将帝王的尸骨用来大江“白骨塔”,掺杂了牛羊马等家畜的骨头,南宋帝陵尽毁,尸骨无存。(北宋皇陵的石狮子图,现在见到的北宋皇陵大都是现代建筑物,除了遗留的守陵的石像)
目前北宋、南宋的帝陵只剩下地表的石马、石虎等部分陵寝前的雕刻,其他大都是现代建筑物。
元代的皇帝实行的“密葬”制度,元朝的皇帝陵寝被挖掘的没有一个,也不存在参观问题了,现存的一些蒙古帝王墓葬大都是“衣冠冢”。
二、明帝王陵。
清军入关之后,对明朝的历代帝王陵采取保护措施,并派有军队把守,因此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都保存完好,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
建国后,1958年开掘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由于保护措施和考古挖掘技术不到位,开掘后很多文物灰飞烟灭,但也留下了数不清的宝贵文物。当时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保存还是完好的。文革期间,红卫兵小将将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焚毁,尸骨无存。
开掘定陵之后,国家领导人严禁再次开掘帝王陵,待考古科学技术能够完好保存地宫内的文物后才能开掘帝王陵。(明定陵地宫,棺椁内空空如也)
因此,明朝的帝王陵都可以参观,但挖掘了地宫的只有一个万历皇帝的定陵,但尸骨无存了。
三、清帝王陵。清代帝王陵有三处,沈阳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清代的帝王陵寝没有被盗掘的有:
1、清永陵。大清的祖陵,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里面埋葬了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等及其后宫嫔妃。
2、沈阳的清福陵(东陵)。努尔哈赤的墓葬,在沈阳东陵公园内,1929年被保护开发为公园。
3、清昭陵(北陵)。皇太极的墓葬,在沈阳北郊,称“北陵”,占地16万平方米。
4、清孝陵。清东陵的首座帝王陵,是顺治皇帝的陵寝,据说顺治帝火化,这里只是衣冠冢,陪葬的几个皇后没有火化。清朝刚刚入关,顺治帝又是火化,陪葬品肯定不多,也因此没有引来盗墓贼的光顾。(清孝陵地表建筑,顺治帝是火化的,应该没有帝王尸骨)
5、清泰陵。雍正皇帝的陵寝,清西陵。1980年,国家以为雍正陵被盗,于是开掘雍正地宫,结果只挖了两米就停止了,因为雍正地宫门的封土没有被动过,证明没有被盗,因此挖掘停止。
6、清昌陵。嘉庆皇帝的陵寝,清西陵,没有被盗。
7、清慕陵。道光皇帝的陵寝,清西陵,没有被盗。
这些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大都有尸骨留存,唯一可能只有骨灰的是顺治帝的清孝陵,但皇后的遗骨还是有的。这些皇陵,国家没有批准开掘,参观的话只能是地表建筑。
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陵、光绪帝的崇陵都被盗了,但是尸骨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慈禧太后墓被盗,尸骨也保存了下来。
不过参观这些帝王陵时可能见不到帝王的尸骨的,这些尸骨又被溥仪率领清朝满族宗室人员重新安葬了,重新封了地宫的大门。
光绪皇帝的遗体也只有国家考古科技人员见到,他们化验了光绪皇帝的头发、衣物等少部分,从而证明,光绪皇帝是被砒霜毒死的,普通人是见不到帝王尸骨的。(清崇陵地宫图)
综上所述,北宋、南宋帝王陵破坏殆尽,帝王尸骨下落不明;元朝皇帝陵寝都没有找到;明朝只挖掘了万历皇帝的定陵,尸骨被毁,其他帝王都静静地躺在地下;清朝的皇帝陵中除了顺治皇帝火化之外,其他皇帝的尸骨都在。不过参观帝王的遗体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定陵我去过,尸体是没有了,听说当年破四旧就烧了,导游还说了各种灵异事件,挺夸张的。东陵不太清楚,应该是有,不过应该不在棺椁里,都做防腐措施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