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嘉庆皇帝,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17601820年)。即位后,诛杀和,多方采取措施,但内忧外患甚为厉害,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2、道光皇帝,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宁(17821850年)。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腐败成风,大臣懦弱无能,被列强侵害。
3、咸丰皇帝,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18311861年)。在位11年。即位之初,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起义,圆明园被洗劫,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已无回天之力。
4、同治皇帝,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终身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5、光绪皇帝,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18711908年)。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
6、宣统皇帝,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
乾隆六十年,已经85岁高龄的乾隆皇帝为了履行自己在位年限不超过圣祖康熙爷的誓言,决定传位于早在乾隆三十八年便被秘密立为皇储的皇十五子永琰,是为嘉庆皇帝。为避皇帝名讳,乾隆皇帝为其更名为琰。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乾隆皇帝皇十五子,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生母系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也就是著名的令妃娘娘。嘉庆皇帝系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五位皇帝,登基为帝时,年方36岁。
琰之所以能够乾隆皇帝选为皇储,其主要原因在于孝贤纯皇后所出的两位弟子永琏、永琮接连夭折;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又因为在孝贤纯皇后的葬礼上触犯了乾隆皇帝的忌讳而被断绝了继承皇位的机会;皇五子永琪文才武略、骑射俱佳,深得乾隆皇帝厚爱,但其英年早逝。无奈之下,乾隆皇帝只得选择了综合条件还算说得过去的皇十五子琰。
嘉庆皇帝在继位的前三年多的时间内,因为乾隆皇帝虽然禅位于他,但并未实际放权,手中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所以嘉庆皇帝在那段时间内仅仅是一个连人事权力都没有的“儿皇帝”。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才得以亲政,而后在迅速除掉了权臣和以后,真正掌握了朝政大权。
嘉庆皇帝在位二十五年,虽然在执政早期对吏治整顿稍有重视,但毕竟资质评聘,少有作为,在清朝历史上的存在感非常低。
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个皇帝按成就怎么排序?
我来回答!
刚刚君认为,他们几个的顺序是这样的:努尔哈赤第一,康熙第二,皇太极第三,雍正第四,乾隆第五。为什么这么来排序,且听刚刚君和大家聊一聊。
统一女真,建立大金-努尔哈赤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出生于建州左卫的一个小酋长家里,从小精通满语和汉语,喜欢研读《三国演义》,自然中间的打仗的谋略不在少。25岁的时候,他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后来迁都沈阳,他的铁骑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当年七月中旬,去世。
把努尔哈赤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统一了女真,建立了大金,为清王朝奠定了基础,只有基础打好,才能盖起高楼,所以,努尔哈赤在这几位中的功劳肯定要数第一的。
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开疆扩土-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我们说的康熙,应该大家对他的事迹比较清楚,康熙8岁登基(虚岁),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的老爹顺治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那么怎么选继承人呢?康熙因为出过天花没死反而有了免疫力,就把他选为继承人。
康熙八年年,也就是康熙刚刚亲政两年,就智擒辅佐大臣-鳌拜,消减另外一个辅佐大臣遏必隆的权利,将权利回归到自己手里。接下来,在康熙十二年到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先后平定了三藩(平南王尚可喜,陕西王耿精忠,平西王吴三桂)。康熙二十年到康熙二十二年,派施琅收复了台湾。康熙二十四年到康熙二十八年,又和沙俄在地盘争夺中取得胜利,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同时在康熙二十六,二十七年大破蒙古准噶尔。
可以说康熙的成就不亚于努尔哈赤,但是毕竟是努尔哈赤奠定了基础,不过剩下的清朝帝王中,康熙绝对排前边,就冲着统一台湾,驱逐沙俄这两条,康熙的成就就至高无上。
登基为帝-皇太极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自幼跟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样样精通。在后金部落里边人缘很好,努尔哈赤去世后,被推选承袭汗位。皇太极继位后,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内发展经济,在国内进行改革,对外屡败朝鲜,到处结盟,统一了漠南。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皇太极在任17年,为清朝入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东征西讨,他的谋略不在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之下,但是毕竟他的父亲是奠基者,康熙是清朝巅峰的代表者,这里把皇太极放在康熙之后也是考虑到,皇太极的这些作为也是顺应历史的一种。当然他的成就也是很高,相比之下,放在第三位最为合适。
“九子夺嫡”胜者-雍正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大家都知道康熙有二十四的儿子,这么多儿子们还上演了一场历史大戏-“九子夺嫡”,而雍正自然是这九子夺嫡的胜出者。毕竟皇位的争夺从古至今都是残酷的,能从这里边脱颖而出,足见雍正帝的厉害。
雍正除了会玩权术,他的成就也是不可磨灭的。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了对西南少数名族的统治,有助于后期的民族大融合;大力整顿财政,特别是雍正七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这几位皇帝在民族统一,疆土扩充上都值得一赞),又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
雍正的成就没有前边三个帝王的成就高,但是相比清朝里边的帝王排名也不算低下,就是雍正的死就值得推敲了,至今都记得《甄传》中雍正的死因,说不定历史上雍正真的死于此因。
巩固发展,统一多民族-乾隆雍正死后,根据他生前发明的继承皇位的方法,在匾额:“正大光明”的后边,遗诏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乾隆继位。乾隆25岁继位,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为了尊敬他的爷爷康熙,在位六十年就禅位给了嘉庆),是我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在位,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高峰,他在诸位祖先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发展,完成了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边疆,乾隆也有建树,他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占领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的版图,清朝的版图达到最大化。
按道理来说,乾隆的成就不应该是这五个人最后一个,毕竟他统治的清朝时间最久;但是乾隆后期的表现给他减分了,乾隆后期有点“飘”,实行闭关锁国,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是清朝后期出现了危机,也为后期清朝的衰退,以至于如今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埋下了祸根,所以乾隆的成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总而言之,这五位帝王在民族统一上,边疆扩充上绝对值得一赞!为他们点个赞,同时您认同刚刚君的评论,也请您给我一个赞!我会更加努力创作!
我认为,按成就、业绩来排,康熙第一、雍正第二、乾隆第三、皇太极第四、努尔哈赤第五。其理由如下:
康熙虽然是继位皇帝,可在他统治期内,经过励精图治、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开拓疆域第方面,使清朝开始进入盛世,可与汉武大帝巧比,具体成就如下:1.整顿吏治,削藩安民;2.仿《大明律》颁布《大清律》,加强法治;3.收复台湾,加强东南沿海的军事力量;4.抗击沙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5.平定准曷尔,疆域扩大到1380万平方公里;6.颁布有利为经济繁荣发展的律、令。
雍正继承康熙皇帝的业绩后,发光大,经济进一步繁荣,进入满清最旺盛时期。虽然康乾盛世很少提到雍正,但其实“康乾盛世”最关健的应是雍正,因为雍正皇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健作用。
乾隆皇帝在继承了康熙、雍正的业绩之后,社会稳定、经济继续繁荣发展,尤其是加强了全国各民族的大融合。
皇太极在女真贵族的基础上,成立大清王朝,皇太极登基上位。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贵族,为大清王朝的建立作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