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完璧归赵”?是一个怎样的典故?

如何评价“完璧归赵”?是一个怎样的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88 更新时间:2024/1/18 18:54:15

完璧归赵,是蔺相如,一个宦官家的普通门客逆袭成为上大夫的传奇故事。

当时强大的秦听说著名的“和氏璧”在赵国,就想用十五座城池的假条件骗取“和氏璧”。蔺相如被主人推荐给赵王出使秦国。

蔺相如面对秦王不卑不亢,机智应对,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同时保全了和秦国的关系。

关于蔺相如的成语还有“负荆请罪”,“怒发冲冠”。

首先我们要知道,完璧归赵是发生在战国时候的事,那时候的中华大地,基本的诚信还是每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立身之本。这也是张仪欺骗楚国后楚国对秦国无比敌视的原因。

背景知道了,再看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的地位。秦昭王,一个当仁不让的最强国君主,东方六国无不仰其鼻息,以国力势压赵国;蔺相如,一位赵国的宦官的门客,承担着一项必死的外联任务。顺利送出和氏璧,回国后肯定被人喷成卖国贼,被冠以有辱国家尊严罪名赐死;送不出和氏璧,惹来秦国大怒,不用说,更是死罪。

在这个背景关系下,且看蔺相如的骚操作。

第一回合:秦国秦昭王去信赵惠王,索取和氏璧,并提出愿以十五城交换。赵王怕秦国吃霸王餐,拿了东西不付钱,正在考虑中,蔺相如出现。

第二回合:蔺相如告诉赵王,与其踌躇不定,不如派人送和氏璧去,假如秦国不给城池,那就是秦国理亏。据此,赵王让蔺相如前去秦国交割。

第三回合:蔺相如在秦国把和氏璧送给秦王,秦王看了后传给嫔妃侍从看,蔺相如看出来秦王不想交换城池,注意,是蔺相如看出来,,,,然后他骗回和氏璧,扬言除非秦王斋戒五日,以“九宾”之礼,用城池交换和氏璧,否则就与和氏璧同归于尽。秦王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在地图上把城池划给他看。看到这,走完全不懂,蔺相如是怎么看出来秦王不想给城池的,,,,

第四回合:秦王按蔺相如要求做了以后,蔺相如却说和氏璧已经被送回赵国了,除非秦国先给城池,否则,不会交割和氏璧,秦王拿这个无赖没办法,或者说,不屑于处置这样的人,把他放回去了。

就这样,蔺相如立了大功,还留名青史。

咱们来论一下,既然你确定秦国不会交换,那又为要安排人送东西去,既然东西送去了,秦王也表达了很大的诚意,为什么又把东西送回去不履行契约了?本来秦国强买强卖是落人口实的,但是你在原本有理的情况下,单方面无缘由撕毁约定,这不是把原先占据的优势让了出去么?

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之礼,结果却是什么都没得到,凭空被一个宦官的门客羞辱了一次。这个因果,难道不是蔺相如的过错?

所以,我认为,这完全是蔺相如为了自己的名,置国家君王利益于不顾!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有什么用,为何妃嫔们接过后会欣喜异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打赏用的金瓜子,其实就是长得像瓜子的碎金子,但是它可不是普通的碎金子。咱们看看那些嫔妃,凡是得到金瓜子打赏的,个个都欣喜若狂。按理说,嫔妃们在皇宫里,什么宝贝没见过,为了这些碎金子至于激动成这样吗?其实,金瓜子的价值不在其本身,而在于它体现的“皇恩”,也就是皇帝的宠幸,这可是钱买不来的。(金

  • 宝玉的“痴狂病”是没了玉就犯病,还是因为林黛玉的缘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林黛玉是俗界的,通灵宝玉是仙界的,他们都可造成贾宝玉的痴狂。仙界的绛珠仙草有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他们就是俗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贾宝玉衔玉而生,他的那块玉,即后来胸前佩戴的通灵宝玉,乃女娲补天剩下的那块后被赋予灵性的石头。这样宝玉一头连着林黛玉,一头连着通灵宝玉,构成以宝玉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林黛玉的喜

  • 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可为什么听说他只活了六十五岁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张仲景被称为医圣,是因为他首先提出了辩证论治的思想,以及创立了六经辩证法,这些的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并且这跟他的寿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不能够混淆概念,医学是解决人类健康的,他不是解决人类寿命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并且医生也不例外,并且有的医生身体并不好,这是因为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要想活的更健康

  • 一意孤行的苻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苻坚在王猛生前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是他却没有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信任从前燕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音cháng)。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晋当作唯一的敌人,非把它消灭不可。王猛死后的第三年,苻坚就派他的儿子苻丕和慕容垂、姚

  • 古代优秀的君王将领宽容人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楚庄王的绝缨之会春秋时楚庄王曾设宴招待军队武将,并令姬妾行酒。期间宴席上的灯火被风吹灭,有人趁机在姬妾身上揩了一把油。这个姬妾的反应也很快,一把扯下这个人头盔上的盔缨,并告知楚庄王,只要点上灯火就知道是谁无礼了。楚庄王却下令暂时不许点灯,所有人摘下盔缨。此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楚国与晋国大战,楚庄王在

  •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成为一代君王,你会娶很多个妃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展望历史有哪个君王,是一夫一妻陪伴到老,贪色是每个人的生理欲望,但要适可而止,体制给君王酿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结体,当然让一个正常人回到古代年月,为了政权延续,生子立后是必不可少,多多益善,也是身不由已,皇太后把持后宫,会按排好选正宫东宫西宫六院,七十二妃子责由,京城各部地方省市晋贡,官员为了讨好皇

  • 关古代传说的一些稀奇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堕落的女娲》传说女娲造人的时候遭到很多上古神的反对,认为人类会产生祸害,但是女娲不为所动,仍然坚持完成了这项工作。据闻是因为女娲不满有些上古神,凭着自己的能力创造一些低等的生物作为奴仆获肆意虐待,所以女娲拔自己身上的鳞片为核,赐予人类智慧,并希图靠人类的逐渐强大来抑制神的屠戮。然而,女娲没有想到的

  • 为何广施仁政的前秦主苻坚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从来不会背叛自己的立场,他们背叛的,只是我们的幻想。仁者苻坚在丧乱的十六国时期,苻坚是一位仁德之君。他在位期间,尊崇孔子,兴办教育,并让太子以下纷纷学习儒学;兴修水利,以王侯家仆开通泾水上游,发展农业,自己带头耕地,皇后亲身养蚕;救治灾害,每遇灾年必开山则与民共享。在这些积极的仁政举措下,前秦的

  • 史上哪个皇帝最仁政?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论仁政,个人偏向于东汉光武大帝刘秀,作为东汉开创者,结束了全国的分裂,军事指挥才能突出,个人魅力也突出,云台二十八将的光辉被光武帝一人遮挡,建国后也做到了不杀功臣,使和他一起征战天下的名将都能善终,轻徭薄赋,重视民生,使人民安居乐业,免于战争的痛苦,对外和匈奴主张和平共处,边境也免于战争蔓延!后来的

  • 世界上真的有神医存在吗?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有。而且很多!首先得感谢传媒系统里广告传媒。说的是第一神医是→白开水:早上起床,第一时间喝30一40度白开水40亳升左右,可预防百病,可治百疾。第二种,神药,能治很多的病症,那就是→电视广告里常说的→各种神奇的药品…在这里不能一一表露,要知道,晚上打开电视节目广告就可一目了原。其实,有的时候,有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