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朱祁镇母亲?
吴氏,明宣宗朱瞻基妃嫔之一,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明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册封贤妃。明景帝朱祁钰登基后,吴贤妃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夺回皇位时,降称吴太后为宣庙贤妃。天顺五年十一月去世,追谥为荣思贤妃。
吴氏本是明成祖朱棣的二皇子汉王朱高煦府邸的一位侍女,明宣宗朱瞻基对叔父汉王朱高煦用兵,大胜后,将汉王宫中女眷充入后宫为奴。在返途中,宣宗皇帝邂逅了汉宫侍女吴氏,被吴氏的美貌与聪明深深打动。
于是,吴氏一路上陪伴宣宗皇帝直到京城。回京后,按照封建王朝的礼教,身为罪人的吴氏是不能被封为嫔妃的,因此宣宗将她安排在了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过来临幸。
不久,吴氏怀孕,为宣宗生下了次子朱祁钰,就是后来的景泰帝。吴氏也因此被封为贤妃,但仍继续住在宫外。
宣德十年,宣宗皇帝病重,派人将朱祁钰母子召进宫,并将她们托付给自己的母后张太后,请求她善待吴氏母子,太后当即允诺。
托孤之后,一代帝王朱瞻基驾鹤西去,满朝大臣都在忙碌皇帝的大丧,无人顾及吴氏母子的身世,后来慢慢地也就被大家接受了。
张太后也并没有食言,不久就封朱祁钰为王,并为她们母子修建了王府,供母子二人居住。
本来,王母子可以平静地度过一生,但是土木堡的狼烟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先是王奉命在御驾亲征期间担任监国。
不久,英宗被俘无法回宫,太子朱见深才两岁,国无长君,王朱祁钰就被推上了政治舞台,在孙太后的授意下继承了皇位,尊吴贤妃为皇太后。
后来,夺门之变中英宗复位,朱祁钰死后,降称吴太后为宣庙贤妃。
朱祁镇妻子?
是钱皇后
孝庄睿皇后钱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后,中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
正统七年(1442年),得到张太后青睐,册立为皇后,没有生下子女。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钱皇后耗尽资财,日夜哭泣,导致腿部和眼睛受损。明代宗即位后,尊为太上皇后。英宗回归北京后,一起幽禁于南宫,彼此相依为命。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策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重新册封钱皇后。明宪宗即位后,作为嫡母,尊号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病逝,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陪葬于裕陵。
朱祁镇夫人
孝肃皇后(1430年-1504年),周氏,明英宗朱祁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生母,昌平人。父周能后追赠为宁国公,弟周寿后封为庆云侯,周后封为长宁伯。周贵妃曾经再三破坏礼法与英宗的遗愿、排挤并欲取代钱皇后的嫡后地位。最终的谥号为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皇后。
钱氏(1426年-1468年),南直隶海州(今江苏海州)人。明英宗朱祁镇皇后,中府都督同知钱贵之女。
正统七年(1442年),得到太皇太后张氏青睐,册立为皇后,没有生下子女。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钱皇后耗尽资财,日夜哭泣,导致腿部和眼睛受损。明代宗即位后,尊为太上皇后。英宗回归北京后,一起幽禁于南宫,彼此相依为命。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策动夺门之变,成功复辟,重新册封钱皇后。明宪宗即位后,作为嫡母,尊号为慈懿皇太后。
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病逝,谥号“孝庄献穆弘惠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陪葬于裕陵。
朱祁镇爸爸?
明朝朱祁镇父亲是朱瞻基。
朱祁镇爷爷?
朱祁镇的爷爷是朱高炽。
朱棣驾崩后,朱瞻基的爹朱高炽登基继位,史称明仁宗,他在位时间很短,一年时间不到就也驾崩了,朱瞻基时为太子,继皇帝位,史称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就立原来正妻胡氏为后,孙氏为贵妃。
宣德二年十月,孙贵妃生下朱瞻基的第一位儿子,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朱祁镇。
朱祁镇母亲?
明宣宗孝恭孙皇后(1399年1462年9月),山东邹平人,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年幼时,因容貌俊美被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的母亲彭城伯夫人看中,被选入宫内。孙皇后与明宣宗朱瞻基朝夕相处,感情很深。明宣宗即位之后,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废胡皇后,退居长安宫,而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逝世,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皇帝,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京师告急,明朝陷入空前危机。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
景泰八年(1457年)夺门之变后,明英宗复位,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孙太后崩逝。全谥为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葬于景陵。
朱祁镇评价?
张廷玉《明史。英宗后纪》给出的评价是:
赞曰: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后,犹追念不已,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史料记载,朱祁镇待人谦恭有礼,往往肝胆相照,无论是从大明带过去的贴身心腹,对他忠心耿耿,就连监视他的蒙古将军,也先的弟弟,也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朱祁镇儿子?
明英宗朱祁镇,一共有9个儿子。
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在朱祁镇去世后便继任皇位,成为了明朝的第八位皇帝。跟朱祁镇相比,朱见深要好很多,至少他能为于谦平反,还能恢复朱祁钰的帝号,为朱祁钰重修皇陵,还能任用许多贤臣,又能减免赋税,致力于恢复社会经济。
但也必须承认,晚年时期的朱见深,也犯了不少错误,就比如任用外戚,宠幸宦官。不过幸运的是,朱见深41岁就因病去世,这就避免了明朝进一步的衰落。
朱祁镇次子朱见,他是明朝的第一任德王,封地在今天的山东济南一带。论对国家的贡献,朱见做的是真不咋地,因为他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从不管地方上的困苦。而朱祁镇,以及朱见深对他的要求,大多都是答应,这就导致了当时朱见封地里的老百姓,生活都不太好。
可就是这样的一种人,竟然都能活到69岁。
朱祁镇的三子朱见,仅仅2岁,就因病去世了。
朱祁镇的四子朱见淳,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被封王。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被封王的6个月后,仅仅2岁的朱见淳就去世了。
朱祁镇的五子朱见澍,他的封地在今天的河南驻马店一带。年满十八岁后,朱见澍就到封地里就藩,但就在封地里待了2年多便因病去世。而他的封地,也因为他没有儿子,就被朝廷给收回了。
朱祁镇的六子朱见泽,他的封地在今天的河南汝南县一带。按照明朝的律法,皇子长大成人后就得到封地就藩,朱见泽也不例外,而他也是在封地上去世的,享年51岁。
朱祁镇的七子朱见浚,是九个兄弟中年龄最大的,一直活到72岁。他的封地在今天的湖南长沙,就藩后的他,就大力扶持岳麓书院,还请了不少先生来给当地学子们教书,这可是做了件大好事。
朱祁镇的八子朱见治,虽然又被封王,但不过14岁就早早夭折,所以他并没有去就藩。
朱祁镇的九子朱见沛,他的封地在今天的河南禹州。到封地就藩后,他竟然插手当地的官员人事安排,这让河南的布政使十分无奈,不得不将这一事件上书到皇帝朱见深那。最终朱见沛还被朱见深训斥了一番
朱祁钰和朱祁镇大结局?
朱祁钰平静下来,说自己刚刚梦到皇后和他儿子在一旁玩耍,朱祁镇出了房门,问了于谦的下落,徐有贞说已经将于谦打入诏狱,朱祁钰提拔的三十七名官员,全部下了诏狱,徐有贞和石亨都劝说朱祁镇杀了于谦,朱祁镇本来不愿意杀功臣,但在石亨和徐有贞的劝说下,朱祁镇只好答应放了于谦,没过多久,朱祁钰就死在了房中。
于谦被打入了诏狱天牢,徐有贞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来看望于谦,徐有贞劝说于谦改弦更张,侍奉朱祁镇,朱祁镇就能给于谦一条活路,于谦不为所动,知道有徐有贞在,自己绝对不会有活路,于谦却说自己就算求死,也不会做像徐有贞一样的官。徐有贞还在极力劝说着于谦,于谦心意已决,志向高远,绝不苟活于世,徐有贞还在说着自己那套天机,说朱祁钰命中没有那个气运,于谦却让徐有贞再好好推演一下自己的命数,说他喝破了天机,肯定命不久矣。锦衣卫来到于谦家中抄家,于谦家里十分清贫,出了书籍和御赐的官服,一点财物都没有。来抄家的锦衣卫都被于谦的清廉所打动,纷纷凑了银钱留给于谦的遗孀。
孙若微不愿见朱祁镇,让双喜叫朱祁镇回去,还说自己马上就死了,让朱祁镇别着急,朱祁镇等了很久,孙若微终于同意见朱祁镇。孙若微质问朱祁镇,到底要她怎么做,朱祁镇才能不杀于谦,才能放过那三十七个官员。朱祁镇告诉孙若微,于谦不死,朱祁镇他们复辟就是大逆不道,朱祁镇十分痛苦,觉得当初自己在瓦剌受苦,在安乐堂落魄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救他,孙若微恳求朱祁镇,如果朱祁镇怪罪自己没有救助他,朱祁镇怎么对他都可以,但那三十七个官员是英才,于谦是无双的国士,只求朱祁镇放过于谦,孙若微苦苦哀求,朱祁镇却铁了心要杀于谦,孙若微见朱祁镇主意已定,十分绝望。孙若微告诉朱祁镇,自己的父亲是景清,是建文皇帝的臣子,自己潜入宫中,朱棣在最后一次出征之前就写下了遗嘱要杀了自己,过了没多久,孙若微就有了朱祁镇,满月酒的时候,朱瞻基也想杀了自己,朱瞻基让孙若微发誓,要把大明江山看护好了再交给朱祁镇,孙若微说朱瞻基救了自己两次,自己还了朱祁镇一世的眼泪,可是朱祁镇把孙若微的信念给打破了,孙若微决定和朱祁镇断绝母子之情,她已经不欠朱家的了,朱家也不欠她的,朱祁镇陡然知道真相,难以置信,孙若微让朱祁镇好好做他的皇帝,自己就要死了,不会再挡朱祁镇的道了。
徐有贞向朱祁镇告状,说徐滨收了于谦的尸体,请求查办徐滨,朱祁镇却默许了徐滨的做法,并放过了于谦的家人,让徐有贞彻查一下那三十七名官员,如果没有勾结内官,祸乱朝政,就让他们官复原职。
胡善祥病入膏肓,只剩下一口气撑着,孙若微知道了消息,来到胡善祥床前,躺在了胡善祥身边,胡善祥气息奄奄,叮嘱孙若微不要违逆朱祁镇,朱祁镇现在已经成了一条龙。胡善祥让孙若微给自己找个好地方安葬,又问了朱祁钰的谥号,胡善祥痛哭起来,孙若微安慰着胡善祥,又和胡善祥玩起小时候的游戏,胡善祥想早点死,却又因为之前做过的错事而害怕死亡,两人玩着游戏,胡善祥回想起小时候的日子,难得地笑了出来,临终前,胡善祥似乎看到了胡尚仪,觉得十分对不起胡尚仪,孙若微却说胡尚仪已经不怪胡善祥了,胡善祥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开了人世。
胡善祥离开后,孙若微也重病不起,徐滨前来探望,说奉命来劝孙若微宽怀,徐滨将于谦死前写的一首诗交给了孙若微,于谦死的那一天,北京城一片哭声,人人都知道于谦是忠臣,孙若微却说,于谦死了以后她才知道,她绝不可能成为像徐滨他们那样的人,孙若微让双喜把自己的首饰都换成钱,给于谦的祠堂买块地,让于谦的子孙后代祭祀香火。孙若微又让徐滨把于谦画的那张文天祥的画像挂到祠堂里。孙若微交代完便想让徐滨离开,说自己已经快死了,徐滨说死一个孙太后,便让那个孙若微回来,说要带孙若微离开,带孙若微去海上。朱祁镇知道徐滨的打算后气得要杀了徐滨,朱祁镇也有些后悔杀了于谦,徐滨告诉朱祁镇,孙若微的心已经凉成灰了,徐滨跪下恳求朱祁镇放手,给孙若微一条生路,朱祁镇虽然不舍,但终究还是成全了徐滨和孙若微。朱祁镇告诉徐滨,只要徐滨离开,他就会下令全境缉拿徐滨,不准徐滨再回到中原。徐滨带着孙若微出海游历,两人紧紧相拥,过了这么多年,两人终于实现年少时的愿望。
朱朱祁镇儿子列表?
朱祁镇的9个儿子中除了长子朱见深继位为帝,三个儿子早逝,其他五子都非常平庸。最长寿的第七子朱见浚活了72岁,比2岁夭亡的第三子朱见、第四子朱见淳整整多70岁。
①长子:明宪宗朱见深
原名朱见,后更名朱见濡(1447年1487年)明朝第八位皇帝,生母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年1487年,年号成化。正统十四年(1449年),其父朱祁镇在亲信王振的撺掇下亲征瓦剌,结果五十万大军丧命土木堡,朱祁镇被瓦剌掳去,成了也先手里的奇货。叔父王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在皇太后的建议下被立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贪权恋位的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被圈禁了八年的父亲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复辟,朱见深因而再次被立为太子。天顺八年(1464年),朱见深继位为帝。
朱见深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多次重创北方鞑靼,收复了父亲在位时丢失的河套地区。他宽仁英明,减免赋税,与民休息,并解决了自元代以来困扰朝廷的荆襄流民问题,促使大明王朝的社会经济逐渐复苏。然而人无完人,朱见深在位后期重用宦官,厂卫横行,成为成化一朝的严重缺陷,即便是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代明君。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朱见深病逝,终年41岁。庙号宪宗,谥号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于茂陵。
②次子:朱见
原名朱见清(1448年-1517年)生母为万宸妃,明朝第一代德王,在位时间1457年-1517年。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封其为荣王。
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复位后,被封为德王,封地为济南府德州,后改封济南府历城县。成化三年(1467年)就藩藩邸,到达藩邸之后,德王上书,请求得到齐、汉二王贬为庶人时的居所东昌府、兖州府的空闲之田及白云湖、景阳湖、广平湖三湖之地,得到皇兄朱见深的应允。不久,又想经营南旺湖的产业,被皇兄以漕渠之由驳回。后来又请求得到汉王朱高煦的牧马之地,在济南府知府赵璜建议下,被拒绝。正德十二年(1517年)朱见去世,享年69岁,谥号庄。
③三子:朱见
正统十四年(1449年)出生,生母为万宸妃。死于景泰二年(1451年),年仅2岁。朱祁镇复辟后,未对其追封。
④四子:朱见淳
(1450年1452年)景泰元年(1450年)出生,生母为王惠妃。景泰三年(1452年)封为许王,同年十一月去世。谥号悼,年仅2岁,封国废除。
⑤五子:朱见澍
(1452年-1472年)生母高淑妃,明朝唯一的秀王。景泰三年(1452年)在朱祁镇被囚禁时出生。天顺元年(1457年)封为秀王。成化六年(1470年)就藩汝宁府。成化八年(1472年1)去世,年仅20岁,谥号怀。无后,封国废除。
⑥六子:朱见泽
(1455年-1505年)明宪宗朱见深同母弟,明朝第一代崇王,在位时间:1457年1505年。景泰六年(1455年),朱见泽在朱祁镇被软禁在南宫时出生。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朱见泽被封为为崇王。成化十年(1474年),就藩藩邸汝宁府,藩邸原为为五哥秀王朱见澍的藩邸。弘治八年(1495年),年事已高的周太后想见一见朱见泽,于是明孝宗朱佑樘特意降敕书将崇王召回北京。但是却遭到了礼部尚书倪岳和大学士徐溥的反对,而谏官们也纷纷上奏劝阻,朱佑樘只好作罢。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见泽去世,谥号简,享年51岁。
⑦七子:朱见浚
(1456年-1527年)生母为万宸妃,明朝第一代吉王,在位时间:1457年-1527年。景泰七年(1456年),在父亲朱祁镇软禁在南宫时出生。景泰八年(1457年),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复位之后,封朱见浚为吉王。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藩长沙府,在位时,命人在岳麓书院刻《先圣图》与《尚书》,教授学生。嘉靖六年(1527年),朱见浚去世,在位五十年,享年72岁,谥号简。
⑧八子:朱见治
(1458年—1472年)生母为万宸妃。天顺二年(1458年)出生,成化二年(1466年)被封为忻王。未就藩,成化八年(1472年)去世,年仅14岁,谥号穆王。无后,封国废除。
⑨九子:朱见沛
(1462年-1505年)生母为韦德妃,明朝第一代徽王,在位时间:1466年-1505年。成化二年(1466年),被皇兄朱见深封其为徽王。成化十七年(1481年),就藩钧州。朱见沛在位时,在自己的王府自置官吏,被河南左布政使徐恪革除,朱见沛一气之下就将此事报告给皇兄朱见深。朱见深以书信的形式对其表示不满“自置官吏,不合礼制,徐恪无罪。”正德元年(1506年)朱见沛去世,享年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