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代帝王列表及简介 历代帝王列表大全

历代帝王列表及简介 历代帝王列表大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56 更新时间:2024/1/29 4:05:44

历代帝王庙列表?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其原址为元代保安寺。它是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武功臣的明清皇家庙宇,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贾乃亮简介及他的粉丝简介?

中文名:贾乃亮外文名:Smile粉丝:甲虫。别名:亮亮民族:汉族出生地:哈尔滨出生日期:1984年4月12日职业:演员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籍贯:山东星座:白羊座身高:181cm体重:67kg血性:A型

香港简介及特点?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的优势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42-1997年间曾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中央拥有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香港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国政府的基本国策。

杨振宁简介及妻子?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妻子,翁帆,1976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妻子。

翁帆从汕头大学毕业后,先是到汕头一家企业工作,但翁帆一个多月后就离开那家公司,到深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她在深圳工作了3年,其间与香港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在香港办理了结婚手续,但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就宣告破裂。此后翁帆报考研究生,并考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

李清照简介及诗词?

李清照(1084~约1155)

中国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

珲春历史及简介?

建置沿革

珲春系满语译音,有“汉汊”、“河汉”之意,后引申为“边地”、“边陲”之意。

1914年撤珲春厅建县。

1945年10月,筹建珲春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延边地区管辖。

1945年11月,成立珲春县民主政府。11月21日,全县划为1个市、8个区。隶属于吉林省政府延边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6年1月,珲春县隶属于吉辽省吉东分省。1947年2月,珲春县隶属于延边专区(9月延边专区改名为吉东专区,1948年3月吉东专区改称延边专区)。

1949年5月30日,珲春县政府更名为珲春县人民政府。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珲春县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区。1955年12月,根据宪法规定。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珲春县隶属于自治州至今。同年,珲春县人民政府更名为珲春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撤销珲春县人民委员会,成立珲春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撤销珲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珲春县人民政府。

1988年6月1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10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5月25日[民(88)行批4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珲春县,设立珲春市(县级市)。

以原珲春县行政区域为珲春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立的珲春市,仍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管辖。

1991年开放城市。

1992年国境开放城市。

区划沿革

1945年11月11月21日,全县划为1个市、8个区。

1947年12月26日,汪清春芳区划归珲春县。全县辖10个区。1948年,珲春县城区更名为城关区。

1950年12月6日,将10个区改用序数排列命名。

1956年4月14日,全县辖1个镇:珲春镇,1个区:春化区、21个乡:杨泡、马川子、炮台、二道泡、九沙坪、板石、春景、沙坨子、三家子、英安、密江、凉水、英豪、白兴、哈达门、三道沟、马滴达、五道沟、西土门子、中土门子、草坪86个村。

1958年1月,调整为1个镇、14个乡。9月,全县改划为10个人民公社,87个大队。

1960年8月27日,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珲春县的三岔河、小山、桦树枝子划归黑龙江省东宁县管辖。

1961年,又平划英安、杨泡、镇郊3个公社,共为13个公社。

1964年11月26日,改珲春镇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珲春镇人民委员会。全县划为1个镇、12个公社。

1980年初,珲春县辖12个公社、1个镇:128个生产大队,641个生产小队。

1983年,调整为1个镇、12个乡。

1984年,调整为4个镇、8个乡。

1988年8月2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的珲春镇,设立春城乡及靖和、新安、河南、光明四个街道办事处。撤销英安镇,设立英安乡。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敬信、板石乡,设立敬信、板石镇。

1995年12月,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8个乡;83个居民委员会、126个村民委员会。

1999年12月1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春城乡、英安乡,设立英安镇,将原春城乡和英安乡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英安镇管辖;撤销马滴达乡,将原马滴达乡管辖的塔子沟、马滴达等6个村划归哈达门乡管辖,四道沟等6个村划归春化镇管辖;将原板石镇管辖的支边、太阳2个村划归近海街道办事处管辖。

2000年,珲春市辖5个街道、3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11091人,其中:靖和街道43852人、新安街道33168人、河南街道25851人、光明街道13055人、近海街道9012人、春化镇11384人、敬信镇5673人、板石镇7767人、英安乡10082人、马川子乡5101人、杨泡乡3955人、三家子乡8727人、密江乡2386人、哈达门乡7372人、马滴达乡5865人、春城乡17841。

2001年9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珲春市光明街道办事处,将其划归英安镇管辖。

2002年12月,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

2003年,珲春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3个乡、2个民族乡:新安街道、靖和街道、河南街道、近海街道、春化镇、敬信镇、板石镇、英安镇、哈达门乡、三家子满族乡、杨泡满族乡、密江乡、马川子乡,共有120个行政村。

全市面积5145平方千米,总户数66604户,总人口215430人,其中农业人口72092人,占总人口的33。5%。朝鲜族人口88029人,占总人口的40。9%。

特色介绍一下旅游吧

1东西炮台遗址:建于光绪7年(1881)、光绪16年(1890)完工,炮台基本保持原来形状,但官厅、兵舍、弹药库、马道等设施已遭毁坏。

2沙州:位于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1公里处。

3唐代渤海国仿古城:位于珲春市三家子乡八连城村北约0。5公里处,东距市区约6公里,西距离图们江约2。5公里,从出土文物认定,八连城是渤海时期的古城,并且是渤海国东京龙源府所在地,公元785年至794年,八连城曾一度是渤海国的都城,号称亚洲第二大城。

清朝公主列表及年号?

清太祖努尔哈赤系

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名万历十五年(1587)生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

皇五女(15971613),无封。

皇六女(1600一1646),无封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

养女(15901649),名荪岱,称巴约特格格,封和硕公主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

清太宗皇太极系

皇长女(16211654),称敖汉公主,封固伦公主

皇次女(16251663),名马喀塔,封固伦温庄公主

皇三女(16281686),封固伦靖端公主

皇四女(16291678),名雅图,封固伦雍穆公主

皇五女(1632一1700),名阿图,称巴林公主,封固伦淑慧公主

皇六女(16331649),封固伦公主。

皇七女(16331648),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公主

皇八女(16341692),封固伦永安公主,谥固伦端贞公主

朱元璋儿子列表及读音?

朱元璋儿子列表,

1、朱标zhubiao:皇太子,年38岁,建文帝的父亲。

2、朱zhushuang:秦王,西安,被宫人毒死,年40岁。

3、朱zhugang:晋王,太原,年41岁。

4、朱棣zhudi:燕王,北京,建文四年登基称帝,年65岁。

5、朱zhusu:吴王,后改周王,开封,年65岁。

6、朱桢zhuzhen:楚王,武昌,60岁。

7、朱zhubo:齐王,青州,年65岁。

8、朱梓zhuxin:潭王,长沙,自焚,年22岁。

9、朱杞zhuqi:赵王,夭折,年2岁。

10、朱檀zhutian:鲁王,兖州,金石中毒而死,年20岁。

11、朱椿zhuchun:蜀王,成都,年53岁。

12、朱柏zhuhai:湘王,荆州,自焚,年29岁。

13、朱桂zhugui:豫王,后改代王,大同,年73岁。

14、朱zhuying:汉王,后改肃王,兰州,年44岁。

15、朱植zhuzhi:卫王,后改辽王,迁国荆州,年48岁。

16、朱zhudan:庆王,宁夏,年61岁。

17、朱权zhuquan:宁王,迁国南昌,年71岁。

18、朱zhubian:岷王,云南,年72岁。

19、朱zhuhui:谷王,迁国长沙,年58岁。

20、朱松zhusong:韩王,未之国,年28岁。

21、朱模zhumo:沈王,潞州,52岁。

22、朱楹zhuying:安王,平凉,年35岁。

23、朱zhujing:唐王,南阳,年30岁。

24、朱栋zhudong:郢王,安陆,年27岁。

25、朱zhuyi:伊王,洛阳,年27岁。

26、朱楠zhunan: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十二月生,卒年不详。

大唐皇帝列表及皇后?

唐高祖太武皇帝穆顺圣皇后窦氏

唐太宗文皇帝德顺圣皇后长孙氏

唐高宗弘皇帝元配皇后王氏

唐高宗弘皇帝则天顺圣皇后武氏

唐义宗敬皇帝哀皇后裴氏(追封)

唐中宗昭皇帝和思皇后赵氏(追封)

唐中宗昭皇帝皇后韦氏父为豫州刺史玄贞

唐睿宗兴皇帝肃明顺圣皇后刘氏(追封)

唐睿宗兴皇帝昭成顺圣皇后窦氏(追封)

唐玄宗明皇帝元配皇后王氏父为国公仁皎

唐玄宗明皇帝贞顺皇后武氏(追赠)

唐玄宗明皇帝元献皇后杨氏(追赠)

唐肃宗宣皇帝皇后张良娣

唐肃宗宣皇帝章敬皇后吴氏

唐代宗武皇帝睿真皇后沈珍珠

唐代宗武皇帝贞懿皇后独孤氏

唐德宗文皇帝昭德皇后王氏

唐顺宗丘皇帝庄宪皇后王氏

唐宪宗神皇帝懿安皇后郭氏

唐宪宗神皇帝孝明皇后郑氏

唐穆宗惠皇帝恭僖皇后王氏

唐穆宗惠皇帝贞献皇后萧氏

唐穆宗惠皇帝宣懿皇后韦氏

唐宣宗文皇帝元昭皇后晁氏

唐懿宗惠皇帝惠安皇后王氏

唐昭宗文皇帝积善皇后何氏

大秦皇帝列表及皇后?

<>1、秦非子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嬴姓,赵氏,名非子,号秦嬴,伯益之后,商朝重臣恶来五世孙,周朝诸侯国秦国开国君主,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在位。秦非子因善于养马,得到周孝王的赏识,获封秦地,成为秦国始封君,号称秦嬴。公元前858年,非子去世,其子秦侯继任君位。

2、秦侯

秦侯,嬴姓赵氏,其名失传,秦非子之子,秦国第二位国君,前857年—前848年在位。

3、秦公伯

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西周时期秦国君主。秦侯之子。仅在位三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

4、秦仲

秦仲(前845年前822),嬴姓,赵氏,名不详,秦公伯之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在位。公元前824年,周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令其率军进攻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在与西戎交战中,战败阵亡。秦仲死后,由其长子秦庄公即位。

5、秦庄公

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嬴姓,赵氏,名其(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其),秦仲长子,西周时期诸侯国秦国国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杀,太子其即位,是为秦庄公。

6、秦襄公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嬴姓,赵氏,名开,秦庄公次子,是春秋时期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的第一任国君,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

公元前778年,秦庄公去世,秦襄公即位。当时秦国力弱,狄戎为近患。秦襄公即位初,将其妹缪嬴嫁给戎人丰王为妻,以分化戎人。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都邑(今陕西陇县),向东进逼。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周。周平王东迁,秦襄公出兵护送,以功封诸侯。东迁后,周平王把王室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的土地赐予秦国,自此秦国开始成为西周的诸侯国,为日后秦国强大打下基础。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战争中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其子秦文公继位。

7、秦文公

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

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

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文公,葬于西山(在今陕西省宝鸡市)。秦文公死后,其孙秦宁公(秦宪公)继位。

8、秦靖公

秦靖公(?—公元前718年),又称秦静公,《史记秦本纪》作秦公,嬴姓秦氏,名已失传。春秋时期秦国太子。秦文公之子,未继位便去世。

9、秦宪公

秦宪公(公元前724年公元前704年),《史记秦本纪》误作秦宁公,嬴姓,赵氏,名立,秦文公之孙,秦静公(一作秦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在位。

秦宪公因其父秦静公早逝,故被其祖父秦文公立为继承人。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秦宪公继位,居于西新邑,后迁居平阳。公元前713年,派兵夺取亳戎(西戎一支)的荡社(一作汤杜)。公元前708年,俘虏芮国国君芮伯万。

公元前704年,派兵消灭西戎小国荡氏。同年,秦宪公去世,终年二十一岁,葬于西山大麓(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陵园)。

10、秦出子

秦出子(前708年—前698年),嬴姓,秦氏。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的幼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共在位6年。

11、秦德公

秦德公(前710年-前676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宪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在位2年。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于平阳(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未能继位,其弟秦德公继位。

前677年,秦德公将秦国首都迁至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并用牛羊猪各三百头在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适宜。占卜的结果是:后代子孙将在黄河边饮马。

同年,梁、芮两国国君前来朝见。前676年,初次设立伏祭,在城邑四门杀狗祭祀,祛除传播疾病的暑气。

秦德公有三个儿子,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于阳,长子秦宣公继位。

12、秦宣公

秦宣公(?前664年),秦国国君,秦德公之长子、秦成公及秦穆公之长兄,在位十二年而卒,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13、秦成公

秦成公(?—前660年),嬴姓,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之弟,前663年—前660年在位,《史记》载成公元年,梁、芮国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在位三年而卒。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

14、秦穆公

秦穆公(前682年前621年),一作秦缪公,嬴姓,赵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还是缪氏先祖。被史家之绝唱《史记》认定其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击败晋国,俘晋惠公,灭梁国、芮国、滑国等。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等人为良将;还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以实现秦晋之好。

晋文公死后,联盟瓦解,秦晋对抗;秦穆公本欲东进,到中原完成霸业。后分别在公元前627年崤之战(今河南三门峡东南)和公元前625年彭衙之战(今陕西白水东北)中两次被晋军击败,三将被俘,秦军全军覆没,秦东进的路自此被晋牢牢地扼住。

15、秦康公

秦康公(?-前609年),名,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穆公之子,母穆姬是晋文公的姐妹。秦康公在位期间,秦国与晋国多次发生战争,而秦国也从秦穆公时期的西戎霸主逐渐走向衰落。

秦康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

16、秦共公

秦共公(?前605年),华夏族,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左传》名稻,秦康公之子,前608年即位,在位四年(《史记》误作五年),前605年卒。《吕氏春秋》中所谓的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三人。

16、秦桓公

秦桓公(?-公元前577年),汉族,嬴姓,名荣,秦共公之子。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魏武子魏有一嬖妾无子,武子刚病时,命其子魏颗将嬖妾嫁之。武子病危时又命魏颗将嬖妾殉葬。

武子死后,魏颗嫁掉嬖妾,并说:“这是从父亲头脑清醒时的吩咐。”

公元前594年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两军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恶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手,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杜回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俘,魏颗大胜。

17、秦景公

秦景公(?—公元前537年),嬴姓,赵氏,秦桓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在位。

秦景公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

18、秦哀公

秦哀公,嬴姓,赵氏,名籍,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

19、秦夷公

秦夷公,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嬴姓,名不详,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未及即位就死了。《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也就是说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

20、秦惠公

秦惠公,秦夷公之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故秦哀公以夷公子惠公继位。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这个时期,孔子在鲁国担任要职。

21、秦悼公

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前477年,秦悼公去世,葬于丘里景公西。

秦悼公在位期间在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筑城,死后其子秦厉共公继位。

22、秦厉共公

秦厉共公(?前443年),嬴姓赵氏。名剌,《史记秦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

前476年派兵攻魏城。秦厉共公十年(周贞定王二年,前467年),天空出现哈雷彗星,明亮易见。前461年沿黄河修筑防御濠沟,以兵2万伐西戎大荔(今陕西大荔朝邑)

23、秦躁公

秦躁公(前499年前429年),秦厉共公之子。公元前442年即位为秦公,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域,被秦军击退。次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

24、秦怀公

秦怀公(前499年前425年),嬴姓,赵氏,名封,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428年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卒,其弟由庶长从晋国迎入,是为怀公。

当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昭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25、秦灵公

秦灵公(?前415年),又称秦肃灵公

嬴姓,赵氏,未知其名,一说名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秦怀公之孙。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师隰(即其后的秦献公)年幼,只有五岁。

灵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中国历史上在黄帝陵对轩辕黄帝的公祭起于春秋时期,秦灵公时代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

其后历朝历代对黄帝陵的公祭活动,基本上都保持了较高规格。

26、秦简公

秦简公(?─前400年),名悼子,在位15年。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公元前414年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

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这是秦国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同年,魏伐秦,尽占河西地,筑洛阴、县两城,秦退守洛水(今陕西境内洛水),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

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

27、秦出公

秦出公(前388年前385年),战国初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世本》作秦少主,《吕氏春秋》作秦小主,嬴姓赵氏。在位2年。

史上又名出子,前387年,惠公死,出公即位,时方二岁,由母亲主持朝政,重用宦官与外戚,“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第二年(前385年)左庶长嬴改发动政变,杀出子及其母,迎灵公太子公子赢连回国。

自秦厉共公(前477前443年在位)之后,到秦出公在位时,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

28、秦献公

秦献公(前424年-前362年),《世本》作秦元献公,《越绝书》作秦元王。《史记索隐》记载名师隰,战国时期秦国君主。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在线阅读全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还没有完结呢。《出马弟子的那些事》由网络作家菩提无树K所著,主角白荷,赵挺当年明月到2009年10月7日为止,只出版过《明朝那些事儿》,全套书共7本。这是一个当年明月的忠实粉丝的负责任的回答!当然,当年明月老师现在刚满30,廉颇未老,尚能饭,肯定还能写的。不过至本人打字的这一刻,这些文字应该还在他的

  •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百度云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百度云资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明月到2009年10月7日为止,只出版过《明朝那些事儿》,全套书共7本。这是一个当年明月的忠实粉丝的负责任的回答!当然,当年明月老师现在刚满30,廉颇未老,尚能饭,肯定还能写的。不过至本人打字的这一刻,这些文字应该还在他的脑海中酝酿着吧,尚未成铅。至于《清朝那些事儿》,《元朝那些事儿》等著作,我

  •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百度网盘 历代帝王那些事儿百度网盘资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明月到2009年10月7日为止,只出版过《明朝那些事儿》,全套书共7本。这是一个当年明月的忠实粉丝的负责任的回答!当然,当年明月老师现在刚满30,廉颇未老,尚能饭,肯定还能写的。不过至本人打字的这一刻,这些文字应该还在他的脑海中酝酿着吧,尚未成铅。至于《清朝那些事儿》,《元朝那些事儿》等著作,我

  • 历代帝王有哪些 历代帝王有哪些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一共经历29位皇帝,公元前202年建立,公元220年灭亡。历代皇帝及年代如下:1、西汉第一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2、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3、西汉第三个皇帝西汉前少帝刘恭(公元前188年9月公元前184年8月)。4、西汉第四位皇帝西汉

  • 历代帝王顺序及在位时间 大宋历代帝王顺序及在位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共有16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洪武;明惠宗朱允(1399-1402),建文;明成祖朱棣(1403-1424),永乐;明仁宗朱高炽(1424-1425),洪熙;明宣宗朱瞻基(1426-1435),宣德;明英宗朱祁镇(1436-1449),正统;(1457-1464),天顺(两次

  • 历代帝王排行榜 中国历代帝王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

  • 历代帝王顺序及年代 历代帝王顺序及年代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君主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自非子始,止于秦始皇。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其中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使秦国正式成为周

  •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50字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5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

  •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20字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2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

  •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100字 历代帝王的故事简介1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指鹿为马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