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橘子洲毛泽东石雕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揭秘橘子洲毛泽东石雕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56 更新时间:2024/1/19 14:21:09

提示:↑↑↑点击“石材研习社”关注

原标题:【艺术名家】《青年泽东》大型雕塑作者黎明

作者/黄明编辑/中国石雕

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塑

“这个雕塑,是要代表时代、留给后人的。我只想创造一个独特的毛泽东形象。1925年的,青年的,毛泽东没有一兵一卒的时候,对中国命运思考的形象。我是21世纪的雕塑家,不想简单重复毛主席去安源的形象、毛主席去韶山的形象、毛主席建国的形象。”----黎明

雕塑《青年毛泽东》作者丨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

【本博按语】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大型纪念性雕塑《青年毛泽东》前的景点说明字和导游介绍内容中,只字未提作者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雕塑家黎明,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我们来自江苏、安徽的几位师范学校的同行者感到莫名其妙。回来后,我从网络上查阅、复制了《青年毛泽东》雕塑及其作者的有关资料,贴于本博,以弥补不足。建议湖南文化、旅游部门的同志对此予以重视,其中道理不言自明。

雕塑家黎明,1957年生,湖南长沙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

据星辰在线-《长沙晚报》11月5日报道2009年7月,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作者黎明在广州接受了专访,向本报独家披露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创作过程中鲜为人知的细节。

【不要去重复别人。我只想创造一个独特的毛泽东形象】

问:参与这个雕塑创作的竞争者很多,都是国内一流的雕塑家,最终你方案胜出了。你觉得你胜在哪?

黎明(以下简称“黎”):毛泽东在1966年到1976年之间,已经登峰造极,国内许多毛泽东雕像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我想我们在21世纪再来回望毛泽东这个历史人物时,应该有一个重新定位,而不是简单重复“文革”时期的那些塑像。跟我一起PK的艺术家们就走了这个套路,要么是毛主席去安源的形象,要么是毛主席去韶山的形象。这些雕塑人们见得太多了。

我想做一个巨型的毛泽东青年形象,一个跨时代的形象,这个形象是可以留给后人看的。中国人在21世纪回望上个世纪时,毛泽东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英雄。那么怎么展现这个英雄?不要去重复别人。我只想创造一个独特的毛泽东形象,1925年的,青年的,毛泽东没有一兵一卒的时候,对中国命运思考的形象。

问:为什么要选择“1925年”这个节点?

黎:很简单。毛泽东是1925年32岁的时候写的《沁园春·长沙》。橘子洲头最有由头来做毛泽东雕像的就是这首词。《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名橘子洲头。而那时,青年毛泽东不为人知,没有一兵一卒,就可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种胸怀,正是我要表现的。

毛泽东一生中最有名的两首《沁园春》:《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到了《沁园春·雪》的时候,他就开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了,那时,他已经闻名天下了。1925年的那首《沁园春·长沙》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注脚。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一个历史过程。我要塑造的就是1925年那个注脚。

在做这个构思时,我感到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但毛泽东的神韵很难把握。1925年的青年毛泽东正好是风华正茂。虽然忧国忧民,但他对中国的前途还是蛮有信心的。所以,他的脸部表情应该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做了好多次设计,一次一次地完善。

【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有塑造毛泽东形象的感觉】

问:你曾说你在中选之前脑海里就有一个毛泽东的形象在,为什么?

黎明:这是我的湖南情结了,我生在湖南,长在湖南,我与毛泽东青年时一样在湘江水里游泳。我有塑造毛泽东形象的感觉,这个平台让我对毛泽东、对橘子洲有最原始的感情。

对于踌躇满志的青年毛泽东,我觉得我十分能理解。青少年时期,我曾在长沙一个工厂工作了8年,我也经常去湘江游泳。我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曾多年考美院而不中。但是我始终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来鼓励自己。我多次面对湘江,同样“问苍茫大地”,我觉得很理解1925年时的毛泽东,那时,他并不为人所知。那种想走出湖南、走向世界的感觉,我就想把这种感觉塑造进去。

1925年时的毛泽东究竟有什么抱负?我翻看了大量书籍、照片和后人的评论,找那种感觉。湖南有个电视片说,毛泽东是诗人中的政治家,是政治家中的诗人,以诗发表政治见解,把政治见解融入诗里,我就从这方面去思考,去做这雕塑,体现他诗人政治家的气质。

问:我来之前看了你的设计图,觉得是新时期里人们对作为历史人物的毛泽东的一个重新解读。很多人感到这个雕像很平民化,淡化了政治色彩,增加了艺术色彩。

黎:长沙市多位市领导到我的工作室看过我的设计图,他们强调:“要创作出对时代负责的艺术形象。”橘子洲上的这个雕塑,是留给时代、留给后人的。下一代的下一代,都将从这里知道毛主席以前是这样一个青年,要学习他。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励志的青年形象。

【在构图上有冒险,我只取了他的上半身像来雕塑】

问:你曾说创作这个形象时,要冒一定的险。你说的冒险是指什么?

黎:是指我的构图上的冒险。我只取了他的上半身像来雕塑。此前,大部分人雕塑的是毛泽东的站像。人家说,只取上半身的话把毛主席淹在湘江里了。但我想,毛泽东一旦回到水里,他就活了,他是最喜欢水的。湖南很多父老乡亲都知道,毛泽东后来回到湖南已经很老了,但一旦回到湘江里,他就高兴得不得了。所以我只选取了上半身像。

又有人说,那还是犯了一个禁忌啊,因为领袖人物绝对是高瞻远瞩,站在最高点呢!可我要表现的是一个还没成为领袖的青年毛泽东。我就需要回到他当时的恶劣环境来塑造他的形象:眉头微微皱着,尽管胸有成竹,但不知道还有多少困难,所以我就塑造一个这样的形象。不妨试一试,如果大家接受了就接受了,不接受把我批得一无是处,我也认了,但是我想塑造的毛泽东形象就是这样。

美国总统山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有一座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多米,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4个巨大的石雕像,石像的面孔高18米,鼻子有6米长。4个巨像如同从山中长出来似的,山即是像,像即是山,巨像与周围的湖光山色融为一体,形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有2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者到此来领略巨像的风采。

世界级雕塑大师潘鹤《横眉冷对》

问:只有一个巨大的头像有先例么?

黎:我努力想把毛泽东的头颅展现出来。毛泽东的精神都在他的头颅里。然后,我们走进毛泽东思想,走进纪念馆,我们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来继续我们的革命事业”。

最开始,我想将整个橘子洲作为毛泽东的肩膀,但后来多次去现场审视后,发现似乎不可能,最后还是决定浓缩在橘子洲头。塑造出一个山体,来突出“崛起”一个毛泽东。这个“崛起”的创意,我是从《东方红》《浏阳河》这两首歌中“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出”字中受到发的,这样,我就要塑造一个山体。

正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有次去美国参加一个活动,当时就申请去美国看总统山,考察了现场的尺寸,他们的做法、工序、材料我也了解了,心里就有了底气。“山体”这一点,可谓不谋而合。我当时就想美国人能把4个美国总统放在山体上“塑造美国精神”,我们为什么不能塑造毛泽东精神,在山体上做一个巨大的头像呢,他们是依山作势,在石头山上雕琢,我们是先雕琢好再拼。

我在设计的时候,把t望台、纪念馆、纪念像融为一体。最早的设计中,参观者可以走到雕塑的肩膀上去,但后来考虑到是山体,陡峭危险,不适合,还要做护栏保护游客的安全,而护栏又破坏了整体艺术性,最后取消了这个设计。

雕刻过程一丝不苟

【我的这个设计是有原型的,原型比较正式】

问:这个雕像中飘逸的长发显得很酷,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黎:毛泽东1925年在广州时就是这个大背头,他从红军早期一直到延安都是这个大背头,后来才逐渐剪短,那么这个大背头肯定要的。

我的这个设计是有原型的,是根据毛泽东1925年在广州时拍的一张照片来进行艺术创作的。那个原型比较正式,因为他是在照相馆照的。我想他在橘子洲头,肯定不修边幅,长发被风吹起,那么我一定要把他还原。这风,是“独立寒秋”那种寒秋北风,也是“北边吹来十月的风”,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风。

问:我注意到这个毛泽东雕塑还有一点皱着眉,当时这个设计是否引起争议?

黎:是引起了争议。这个地方我们修改了很多稿,皱不皱、皱多少,打磨了很久。皱太多了,显得有点恐惧;一点不皱,会显得玩世不恭。最开始小稿时我是设计成一团皱的,想表现“我要改变这个世界”的理念。但创作的公众形象要被大众接受,后来我接受大家的意见,慢慢改了,通过微皱这个表情来刻画他的思索。

【这个雕塑,我想把一代人的追求放在里面】

问:你们把肩和胸塑造得很有力度。

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既讲出了自己的抱负,也讲到了自己“携来百侣曾游”。其实“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那一代人的抱负。当年毛泽东追求真理,那一代的“毛泽东们”也在追求真理。

我这个雕塑,想把一代人的追求放在里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想将毛泽东、蔡和森那一代人的求索,都融在毛泽东雕塑里去。他是那一代人的集大成者,你看到的是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其实这个雕塑代表的是一代人。湖南目前缺少这样的纪念馆,清水塘、韶山、第一师范,都是讲毛泽东一个人。

问:有没有总结出创作这个雕塑的几个阶段?

黎:还没理顺。这项工程是艺术创作、艺术工程、艺术计算三条线同时进行的。湖南、长沙很想把这个雕塑做成一个跨时代的百年工程,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精细,要求太高,所以我做一个1:10的小像就做了10个月那么久,像长征一样,要摸索,要推敲,我很可能失败,但我为艺术而努力推敲。

我是乙方,但我经常跟甲方争论,我们争论,是为工作的争论,为艺术的争论。我不在乎我个人的留名,哪怕我不赚钱,我也要争这个工程。这是我这样一个雕塑家对时代的一个汇报,一个交代。

【我宁愿不做院长,也要做毛泽东(雕塑)】

问:在你们的创作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黎:最开始,我选的那个1925年毛泽东形象不太被人接受。那时候毛泽东尚有点娃娃肥,很像他的母亲。我既要求形似,又要求沧桑感。在边创作边修改的过程中,我最害怕的就是做出来不像。千百万人心中有千百万个毛泽东形象,我心中有我的毛泽东形象,都要顾及,那时候最苦恼。

青年毛泽东雕塑的1∶10小样

当时做了一些小头像,由于时间紧迫,很想在2006年12月26日之前得到上面的认可,所以,10月份就要基本定下来,天天推敲,一度睡不着觉。例如毛泽东下巴上的痣要不要,犹豫了很久。1925年的时候,毛泽东确实没有痣。邵华将军2007年时曾来看过,她觉得在老百姓心中毛主席是有痣的,建议还是加上去,跟我们的看法不谋而合。

我在行政方面是院长,很多事情要处理,艺术创作与行政工作要兼顾,我都挺过来了,我宁愿不做院长,也要做毛泽东(雕塑)。这样一件大工程,对任何一个可以参与的雕塑家来说,都是幸事,值得花百分之一百二的精力去做。

拼装雕塑

【他们让冰冷的石头有了灵魂】

记者2010年8月曾两次戴着安全帽爬上脚手架探秘雕塑施工,当时施工正进入难度最大的眼睛、头发部分安装。

整个雕塑仅眼睛部分就用了十几块石头,其中最重的有1吨,只能依靠塔吊送到指定部位。在雕塑的艺术创作中,青年毛泽东的眼睛要能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何将几块冰冷的石头拼接成具有神韵的“心灵之窗”?工人们说,只能按照图纸的要求精确施工,一丝一毫的误差都不能有。8月27日,笔者在现场看到,负责监工的橘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正要求眼睛部分返工。据悉,为表现出传神的眼睛,此部位已被要求返工数次。

头发的安装也是难点之一。据悉,远看比较飘逸的头发,其实是由七八百公斤重的石头打磨安装的,“一是重,二是悬空没有支撑,所以必须保证每块巨石都能找到独立的受力点,才能保证石头不会掉下来。”在精益求精的高标准要求下,头发部分的安装也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

采访脚手架上的工人

这些高难度的安装技术均由来自福建的熟练石材安装工人完成,工程进展最为紧张的时候,脚手架上有100多位工人。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大部分人有10多年的从业经验,还有人曾到日本去安装过佛像等。

笔者采访了两位专门负责装眼睛的工人,他们告诉笔者,自己有一年多没回福建了,吃住都在工地。“我们都是按图纸做,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年长点的工人对笔者说。年轻点的工人则表示能参与到这个工程中,自己很兴奋,“这是在做伟人头像啊,中国有几个人能做呢?”一位22岁的工人对笔者说:“等我老了,我会跟我的孙子说,你们看橘子洲那个毛主席像是我做的!我要去炫耀炫耀!”

热点推荐↓↓↓↓

雕刻人物开脸教程

十八罗汉石雕像欣赏

自由坐标线法,解决石雕人物神韵问题

文章底部新增留言功能,欢迎踊跃留言评论

投稿.合作.推广请

微信ID:stone5A

微信ID:scsc365

微信ID:chinastone8

点击“石材研习社”,进入中国石材微商城!

↓↓↓↓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两棵奇树的主要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是其独特的形态和生态价值。首先,这两棵奇树都有非常特殊的外观,例如巨型红杉树高耸入云、肥厚的树干像是一根根巨大的柱子,而千年古树的树冠则苍劲有力、枝繁叶茂、蜿蜒曲折。其次,这两棵树都有着极高的生态价值,巨型红杉树不仅可以为林层提供大面积的阴盖,还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而千年古树则作

  • 有哪些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学习?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等传统文化适合我们学习。还有墨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给予我们的精华实在是太多,所以我们要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明

  • 格林童话故事小学5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格林童话故事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格林童话故事小学,欢迎查阅。更多小学童话故事相关内容推荐↓↓↓小学生简短童话故事简短童话故事小学小学经典儿童故事小学生经典

  • 革命英雄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革命英雄的故事[2008-11-621:26:00|By:陈泽润]刘胡兰女英雄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

  • 把《秋思》改写成一个二十字左右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秋天,在洛阳城里,秋风吹了起来。看着秋风吹起了落叶,张籍不禁想起了家乡,想要作一封写往家乡的信,问候远在家乡的亲人们。但是,他却迟迟下不了笔,因为,他离开家乡,离开他的亲人已经好久好久了,要把想要对亲人表达的意思很多,写也写不完。于是,他思考了许久,决定把最重要的事才写上面。刚好,张籍认识了一位老乡

  • 中华民族有哪些特色文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2、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3、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4、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正月

  • 作文 饭桌上的故事》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生活中处处都有故事,我的精彩故事就发生在饭桌上。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吃“王品”牛排,我们进入餐厅后,我不禁被那优雅的环境吸引住了。那里不仅很安静,还放着舒缓动听的音乐。刚入座,服务员就满面笑,热情地递上了一本菜单。点完菜后,我一边玩IPAD,一边等待我的晚餐。不一会儿,我点的第一道菜蘑菇沙拉来了。

  • 大概是最全面的咖啡文化基本知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咖啡,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是流行于当今世界的主要饮品。喝咖啡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享受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在你品味咖啡的时候,你知道它有什么样的文化内涵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咖啡文化来了解更多关于咖啡的知识。咖啡的由来和历史:“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Kaweh”,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 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一、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

  • 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1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1、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石头记》的作者曹雪芹,再晚年时家境贫寒,病魔缠身,使他显得更加苍老,再加上无人照顾,他就更加不幸了。他就像再风雨中燃烧的蜡烛随时都可能息灭,但在这中困境中他依然写这本书。在他临死前还念念不望他的作品。《石头记》是后人在他的基础上完成的,正是由于他的这中坚强执著的精神才为我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