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真实历史故事?
清朝有着两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因此历史故事非常多。例如,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
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后直取台湾。
最终,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
清朝历史故事全集?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敢送礼了。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成婚时,和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体贴入微,和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府上的财务总监督。长二姑很有主见,和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府上也是最有权势。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和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府,得到和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望的爱妾。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后来蒋锡为巴结和,又把她奉献给和。
苏卿莲到了和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于是,和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的干女儿,实为和的情妇。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做干爹。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和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早已神魂颠倒。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当时和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和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得其送上十几万两银子才算了事。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朝思暮想了好多年。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她与豆蔻二人在和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作为第一贪官的和,权势熏天,无所不能,无所不贪,恨不得贪尽天下金钱(据传抄没其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占尽天下美女,享尽天下富贵,人间风
清朝历史故事讲解康熙?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他是少年天子,康熙帝八岁就已登基,执政六十一年,也是封建王朝执政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十六岁擒鳌拜收兵权,带军灭三藩平定南方。二十多岁打败沙俄,打破了北方沙俄长期盘踞中国北方的企图。奠定了北方边境,平定葛尔丹叛乱。收复台湾。
清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姓名:爱新觉罗载淳出生: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属相:龙卒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享年:19岁谥号:毅皇帝庙号:穆宗陵寝:惠陵(清东陵)父亲:奕(咸丰)母亲:叶赫那拉氏,后尊为孝钦显皇后初婚:16岁结婚,配偶阿鲁特氏,配偶:5人,皇后阿鲁特氏为皇后子女:无继位人:载(光绪)最得意:兴办维新诸事最失意:父亲早故最不幸:身后皇后自尽最痛心:无子女最擅长:戏耍正史写的同治是得的天花恶疾而亡,但据野史讲同治是在宫外嫖娼被传染上了梅毒而死的.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界和一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同治帝年仅19岁就去世,根据正史记载是死于天花。但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流传于世,似乎是家喻户晓,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历史研究者当中,也有人持同治死于梅毒说法的,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应根据可靠的档案史料来解开这个疑案。他们通过对清宫档案史料的分析,认定同治确系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双方各执一词,同治的死因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解不开的谜。老百姓之所以怀疑同治帝死于梅毒,也是有原因的。
清朝皇帝小名?
1、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616年~1626年天命
2、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627年~1643年天聪/崇德
3、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
4、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1722年康熙
5、世宗:爱新觉罗胤1723年~1735年雍正
6、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
7、仁宗:爱新觉罗琰1796年~1820年嘉庆
8、宣宗:爱新觉罗宁1821年~1850年道光
9、文宗:爱新觉罗奕1851年~1861年咸丰
10、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62年~1874年祺祥/同治
11德宗:爱新觉罗载1875年~1908年光绪
12(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1909年~1912年宣统
清朝最强皇帝?
清朝最强的皇帝是康熙,他在位期间,不仅平定内乱,而且还开疆扩土,收复台湾。为创造康、雍、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清朝最长皇帝?
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清朝寿命最长的皇帝是乾隆帝弘历。公元1711年-1799年,终年89岁。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清朝皇帝关系?
努尔哈赤:清朝开创者。入关前的皇帝。
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入关前的第二位皇帝。
顺治: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
康熙:玄烨,是顺治的第三子。
雍正:胤祯,是康熙的第四子。
乾隆:弘历,他是雍正的第四子。
嘉庆:喁琰,乾隆的第十五子。
道光:宁,嘉庆第二子,有清一代第一个以嫡子身份继位的。
咸丰:奕,道光帝第四子,是清朝秘密立储继承皇位的最后一位皇帝。
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
同治:载淳,是咸丰与叶赫那拉氏的独生子。
光绪:载恬,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
傅仪:溥仪,是清宣宗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之孙,摄政王载沣之子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宋朝到清朝的历史故事?
于唐朝优待蛮夷,导致蛮夷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而宋朝没有能够收复这些领土。
北方从辽东到大同,都被契丹(辽)占领,西北黄河上游一带被党项(西夏)占领。他们都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的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并且压迫最广大的人民:汉人。甚至想骚扰宋朝。于是宋朝与契丹,宋朝与党项,契丹与党项之间的混战。
契丹不仅仅压迫汉族,还压迫其他民族,对女真的压迫尤其惨苦,激起了女真的反抗。女真建立了金国,联合宋消灭了辽。
女真金国在战争中看到了宋的软弱,于是大肆侵略宋朝,占领了宋朝淮河以北的大片领土。以俘虏的皇帝威胁宋朝和谈。最后双方以淮河和大散关为界。
女真金国跟契丹辽国一样,压迫汉人,还压迫其他民族。在金国占领区,到处都是起义的红军(又叫红巾军,为了和我党的红军区别)。在女真占领的北方,蒙古人也不愿意守女真的压迫。最后,蒙古联合宋朝消灭了女真金国。
蒙古和宋朝的共同敌人消失后,双方的友谊也就没有了。于是蒙古和宋朝爆发了战争。与北宋不同。南宋由于长期战争,军事实力很强大。抵抗了蒙古50多年。是全球所有国家中抵抗蒙古时间最长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被蒙古侵略的国家。宋朝最后被蒙古打到了海南岛,全军覆没。皇帝和10万百姓投海殉国。
蒙古在1279年最后占领了全中国。
在1365年,中国人朱元璋推翻了蒙古在中国的统治,“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蒙古人被敢回了蒙古高原的老家。但还不老实,继续骚扰中国,被明朝打了好几次才老实了些
清朝皇帝,汗号?
除了皇太极的“博格达彻辰汗”是按照草原规矩所立外,其他清朝皇帝的“汗号”都是年号的蒙古语意译。换句话说,就是其他清朝皇帝压根就没有“汗号”。所以说,中亚的、新疆维族哈族的很多文献,都把清朝皇帝统一叫“博格达汗”,而不会用那些年号音译的汗号。是因为只有皇太极的“博格达彻辰汗”是个真的汗号
清朝皇帝的国号名也叫作年号,分别是:
1、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年号崇德,使用时间为1636年到1643年。
2、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使用时间为1644年到1661年。
3、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康熙,使用时间为1662年到1722年。
4、世宗爱新觉罗胤:年号雍正,使用时间为1723年到1735年。
5、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使用时间为1736年到1795年。
6、仁宗爱新觉罗琰:年号嘉庆,使用时间为1796年到1820年。
7、宣宗爱新觉罗宁:年号道光,使用时间为1821年到1850年。
8、文宗爱新觉罗奕:年号咸丰,使用时间为1851年到1861年。
9、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使用时间为1862年到1874年
10、德宗爱新觉罗载:年号光绪,使用时间为1875年到1908年。
11、末帝爱新觉罗溥仪:年号宣统,使用时间为1909年到19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