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代帝王简介 东汉历代帝王简介

历代帝王简介 东汉历代帝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4/1/24 21:30:38

夏商周历代帝王?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夏朝帝王谱夏禹在位45年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启在位29年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太康在位29年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仲康在位13年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相在位28年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少康在位21年少康,相的遗腹子。当寒浞之子浇派人去追杀少康时,少康逃到了有虞氏,当了有虞氏庖正(厨官)。舜的后人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又给了少康土田和众人,少康才站住了脚。在寒浞代后羿、政局混乱之时,他收抚逃散人众,整顿队伍。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杼在位17年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槐在位44年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芒在位18年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泄在位21年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不降在位59年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扃在位21年扃,不降的弟弟。廑在位21年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孔甲在位31年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皋在位11年皋,孔甲的儿子。发在位11年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桀在位52年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暴虐嗜杀,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商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0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都殷,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部的矛盾比较缓和,政治局面趋于稳定,国力也日益强盛起来。他对四周的许多国家进行了征伐,取得了一系列胜利,成为强盛的国家。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考古学家已在这四个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墓葬及作坊等重要的遗存,如二里头遗址中部发现的一号宫殿,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商朝后期时期,国内矛盾十分尖锐,四方诸侯也起来反叛。面对这种情况,商王帝辛(纣)不思改变,不听忠谏,一味追求骄奢淫逸的生活,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同时,他穷兵黩武,调集大军征伐东夷,加重了民众的负担,也使国内兵力空虚。周武王的大军打到商郊牧野,商王的军队毫无斗志,「前徒倒戈」,为武王的军队开道。帝辛看到大势已去,逃到鹿台,拿出珠玉宝货自焚而死。商王朝就此灭亡。甲骨文商朝帝王谱商汤在位30年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今河南商丘)。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外丙在位3年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仲壬在位4年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太甲在位33年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沃丁在位29年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太庚在位25年太庚,太甲子,沃丁弟。小甲在位36年小甲,太庚子。雍己在位12年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太戊在位75年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仲丁在位11年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外壬在位15年外壬,仲丁弟,太戊子。河甲在位9年河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祖乙在位19年祖乙,河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祖辛在位16年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沃甲在位20年沃甲,祖乙子,祖辛弟。祖丁在位32年祖丁,祖辛子。南庚在位29年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今山东曲阜)。阳甲在位7年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盘庚在位28年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小辛在位21年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小乙在位21年小乙,祖丁子,小辛弟。武丁在位59年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年幼时,曾到民间生活了一段时间,深知民众的艰难。他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决意振兴大业。他四出征伐,对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方国进行征讨,战争的规模不小,往往动用数千兵力,最大的一次发兵一万三千人。在这些征战中,商王征服了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也捉获了大量俘虏。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青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纺织、医学、交通、天文等方面,也都取得不小成就。祖庚在位7年祖庚,武丁子。祖甲在位33年祖甲,武丁子,祖庚弟。廪辛在位6年廪辛,祖甲子。庚丁在位6年庚丁,祖甲子,廪辛弟。武乙在位4年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太丁在位3年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姬昌的父亲)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帝乙在位37年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商纣在位33年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西周西周朝(公元前1097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舜的农师。周朝姬姓。周族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在陕甘一带活动。至公元前11世纪初,周族的力量日益强大。它不断向东进逼的势态,加剧了与商朝的矛盾。此时,商王朝政治腐败。文王认为伐商条件已成熟,临终前嘱太子发(武王)积极准备伐商。武王即位以后,出兵车300乘、士卒4.5万人、虎贲(冲锋兵)3000人,浩浩荡荡地向东进发。许多小国也率兵会合。周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商纣之罪。商纣王发兵17万与周军对阵,但军士们前徒倒戈,引导周军攻纣。商纣王仓惶逃遁,在鹿台自焚而死,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周王朝时代。武王克商以后,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武王把商纣之子武庚(禄父)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人;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又将周公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召公封于燕。周武王死后,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管叔、蔡叔对周公不满,说周公意在谋取王位。不久,武庚与管、蔡串通一起,发动叛乱。周公调大军东征,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平定了武庚与管、蔡之乱。东征取得全面胜利,使周王朝的统治得到巩固。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奴隶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业生产进一步扩大。文字的使用也更广泛。农业、畜牧、纺织、冶金、建筑、天文、地理等科学技术也有不少新进展。这些成就促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变化。西周晚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人工冶铁技术。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周宣王继位后,为解除戎狄的威胁,发动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对荆楚、淮夷的战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因而号称「中兴」。但是社会中各种矛盾依然存在,整个社会仍处于动荡之中。宣王之子幽王,宠爱褒姒。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犬戎乘机掠走大量财宝。西周就此灭亡。宜臼靠诸侯的帮助,登上王位,是为平王。他迁居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东周时期。西周帝王谱历史长河帝王帝王介绍期间历史事件元前1097年登基元前1046年去位文王(姬昌)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46年(在位51年)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在位51年,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暂无.元前1046年登基元前1043年去位武王(姬发)8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43年(在位3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根据最新的断代工程确定,武王伐纣是在公元前1046年.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之后在商王畿设三监治理,并继续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势力。同时,分封了一批同姓宗室或异姓功臣.克商二年后,武王病重死。武王死时54岁。暂无.元前1042年登基元前1021年去位成王(姬诵)出生:不详--去世:元前1021年(在位21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死时42岁。暂无.元前1020年登基元前996年去位康王(姬钊)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96年(在位24年)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毕公辅佐之下,继续推行成王的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统治,同时,先后平定东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斩获众多,仅俘人即数以万计,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暂无.元前995年登基元前997年去位昭王(姬瑕)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97年(在位-2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暂无.元前976年登基元前922年去位穆王(姬满)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22年(在位54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暂无.元前922年登基元前900年去位共王(姬伊扈)出生:不详--去世:元前900年(在位22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暂无.元前899年登基元前892年去位懿王(姬)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92年(在位7年)懿王姬,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暂无.元前891年登基元前886年去位孝王(姬辟方)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86年(在位5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暂无.元前885年登基元前878年去位夷王(姬燮)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78年(在位7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暂无.元前877年登基元前841年去位厉王(姬胡)出生:不详--去世:元前827年(在位36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厉王横徵暴敛,虐待百姓,还不让国人谈论国家政事。公元前841年,终于发生国人暴动。他竟被国人放逐。厉王奔彘,元前841年登基元前828年去位周,召(共和)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13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厉王奔彘,元前827年登基元前782年去位宣王(姬静)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82年(在位45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他内修政事,外广征伐,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宣王中兴,元前781年登基元前771年去位幽王(姬宫生)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71年(在位10年)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烽火戏诸侯,东周公元前771年,犬戎杀幽王,灭西周。翌年(即BC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BC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在周幽王死后,太子宜臼即位,是为平王。鉴于镐京残破,又处于犬戎威胁之下,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一百四十多国。其中比较重要的有齐、晋、楚、秦、鲁、宋、郑、卫、陈、蔡、吴及越等国.春秋时期,牛耕已多有使用。陕西、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战国铁犁铧冠的出土,说明犁耕在中原已经得到推广。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东周时期,以农田灌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高潮逐渐兴起。水利工程有多种类型,如陂塘蓄水、灌溉分洪、渠系灌溉以及多首制引水等。东周的建筑技术已有很高的水平。著名的鲁班,即鲁国人公输般,是土木工匠中的杰出代表,后人尊称为祖师。考古发掘所见东周的建筑遗迹,多为宫殿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以瓦当最为常见,还有青铜斗拱、青铜饰件和青铜屋模型等。由此可以想见东周宫殿建筑的宏伟壮观。东周时期,大国争霸,战乱频繁。各诸侯国为其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在商、西周交通干线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将道路扩展到更为遥远险绝的地方,因而在客观上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东周的丝绸西传路线甚至横贯欧亚大陆。当时马车的使用已很普遍。这时,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了,最后,仅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天子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往往受诸侯的摆布。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然具有号召力。因此,一些随着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的诸侯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势力。东周帝王谱历史长河帝王帝王介绍期间历史事件元前770年登基元前720年去位平王(宜臼)出生:不详--去世:元前720年(在位50年)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而周室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暂无.元前719年登基元前697年去位桓王(林)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97年(在位22年)平王孙,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十三年,伐郑,郑射伤桓王,就是史书说的“箭射王肩”。暂无.元前696年登基元前681年去位庄王(佗)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81年(在位15年)庄王四年,周公黑肩要杀庄王而要立王子克为王。辛伯告发,庄王杀死周公。王子克逃往燕国。一鼓作气(长勺之战),元前682年登基元前677年去位厘王(胡齐)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77年(在位5年)庄王子.厘王三年时,齐桓公开始称霸.齐桓公称霸,元前677年登基元前652年去位惠王(阆)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52年(在位25年)厘王子.即位初,庄王还有一子叫颓,而且很受宠。及惠王即位,颓联络众大夫边伯等五人作乱,计划召燕国、卫国的军队讨伐惠王。惠王逃至郑国。颓称王。郑国、虢国国君大怒。四年,郑国和虢国发兵讨伐,杀死颓,又立惠王。惠王十年的时候,赐齐桓公为伯。暂无.元前651年登基元前619年去位襄王(郑)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9年(在位32年)惠王子.惠王王后生子叔带,很受惠王宠爱,襄王也很畏惧他的势力。三年,叔带勾结戎、翟讨伐襄王,襄王要杀叔带,叔带逃往齐国。齐桓公派管仲平灭威胁周朝的外戎,派隰朋平灭威胁晋国的外戎。襄王以上卿之礼款待管仲。管仲拒绝.于是管仲接受下卿之礼的款待,回国。九年,齐桓公卒。二十四年,晋文公卒。三十一年,秦穆公卒。介子推与清明节,城濮大战,崤之战,元前619年登基元前613年去位顷王(壬臣)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13年(在位6年)襄王子.暂无.元前612年登基元前606年去位匡王(班)出生:不详--去世:元前606年(在位6年)顷王子.暂无.元前606年登基元前585年去位定王(瑜)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85年(在位21年)匡王弟.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的敌人,第二年经过洛邑,让人问周朝索要九鼎。定王让王孙满出使拒绝,楚兵退去。十年,楚庄王围困郑国,郑伯投降,被放。十六年,楚庄王死。一鸣惊人,元前585年登基元前571年去位简王(夷)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71年(在位14年)定王子.简王十三年,晋国国君厉公被杀,晋国人迎回在周朝的公子子周,立为悼公。鄢陵之战,元前571年登基元前544年去位灵王(泄心)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44年(在位27年)简王子.灵王二十四年,齐国崔杼杀死齐国庄公。暂无.元前544年登基元前521年去位景王(贵)出生:不详--死亡:不详(在位23年)灵王子.专诸刺僚,元前520年登基元前520年去位悼王(猛)出生:不详--去世:元前520年(在位0年)景王子.景王喜爱儿子朝,但景王死后.国人立长子猛为王.但被子朝杀死.暂无.元前519年登基元前476年去位敬王(丐)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76年(在位43年)景王子.子朝杀猛后自立,但是晋国拥立丐为敬王.但是子朝在周自立.四年后,晋国率诸侯拥敬王回朝.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这就是有名的"田姓代齐",也就是从这起,齐国的国君不是姜子牙的后裔了,而是田姓,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柏举之战(孙子灭楚),卧薪尝胆,田氏代齐,孔子去世,元前476年登基元前468年去位元王(仁)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68年(在位8年)敬王子.暂无.元前468年登基元前441年去位定王(介)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27年)元王子.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这就是有名的"三家分晋".这是春秋和战国划分的标志..三家分晋,元前441年登基元前441年去位哀王(去疾)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41年(在位0年)定王长子.哀王即位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就是思王。思王即位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就是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这里就将哀王,思王列在一起暂无.元前440年登基元前425年去位考王(嵬)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25年(在位15年)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接替周公的官职。桓公死后,儿子威公代立。威公死后,儿子惠公代立,封他的小儿子在巩这个地方,号东周惠公。暂无.元前425年登基元前401年去位威烈王(午)出生:不详--去世:元前401年(在位24年)考王子.威烈王二十三年,正式给与韩、魏、赵诸侯的身份.吴起变法,元前401年登基元前375年去位安王(骄)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75年(在位26年)威烈王子.即位这一年,楚国盗杀楚声王暂无.元前375年登基元前367年去位烈王(喜)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67年(在位8年)安王子.暂无.元前367年登基元前321年去位显王(扁)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21年(在位46年)烈王弟.显王五年,秦献公称伯。四十四年,秦惠王称王。其后诸侯皆为王商鞅变法,孙膑庞涓斗智,元前320年登基元前314年去位慎靓王(定)出生:不详--去世:元前314年(在位6年)显王子.秦灭巴蜀,元前314年登基元前256年去位赧王(延)出生:不详--去世:元前256年(在位58年)慎靓王子.王赧时东西周分治。王赧徙都西周.孟子,伊阙之战,田单火牛阵破燕,屈原之死,长平之战,窃符救赵,

历代帝王排序表?

夏朝: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商朝:汤、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纣。

周朝:西周:文王、武王、幽王、平王。

东周:周郝王。

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胡亥、子婴。

西汉:西汉: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刘费、刘询、刘爽、刘骜、刘欣。

东汉:刘秀、刘庄、刘(火旦)da、刘肇、刘隆、刘祜、刘保、刘炳、刘缵、刘志、刘宏、刘辩、刘彻。

三国:魏:曹操、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蜀:刘备、刘禅。

吴:孙坚、孙策、孙权、孙亮、孙休、孙和、孙皓。

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司马衷、、司马炽、司马邺、司马睿、司马绍、司马衍、司马岳、司马聃、司马丕、司马奕、司马昱、司马曜、司马德宗、司马德文。

南北朝:南朝:宋: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北魏: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隋: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唐:李渊、李世民、李治、李显、李旦、武则天、李显(复辟)、李重茂、李旦(复辟)、李隆基、李亨、李豫、李适、李诵、李纯、李恒、李湛、李昂、李炎、李忱、李、李儇、李晔、李。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宋:赵匡胤、赵匡义,又名赵光义、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赵、赵、赵扩、赵昀、赵、赵隰(没有阝,读音xiǎn)、赵、赵。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元: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元睿宗(孛儿只斤拖雷)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乃马真后(乃马真)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海迷失后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宁宗(孛儿只斤懿质班)元顺帝(孛儿只斤妥帖睦尔)

明: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胤、爱新觉罗弘历、爱新觉罗琰、爱新觉罗宁、爱新觉罗奕、爱新觉罗载淳、爱新觉罗载、爱新觉罗溥仪。

历代帝王庙,标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先的习惯,三皇一直被视为中国人的祖先,为历代帝王所景仰;而先代帝王,则是后代借鉴和效法的榜样,所以也要祭祀。

先秦时期《礼记祭法》中就记载了凡“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能御大灾”、“能捍大患”者,都应祭祀。

认为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等,都是这些人物的重要代表。

秦汉以后,对三皇五帝和历代帝王的祭祀不断发展变化,经历了从陵墓祭祀到立庙祭祀、从个体人物祭祀到系列人物祭祀、从分散单独祭祀到集中群体祭祀、从祭祀开国帝王到祭祀守业帝王、从祭祀华夏汉民族帝王到祭祀多民族帝王、从主祀帝王本人到贤臣陪祀的发展过程。历代帝王庙就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明清皇家庙宇,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一脉相承、连绵不断的历史见证。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

历代帝王庙列表?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其原址为元代保安寺。它是祭祀中华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武功臣的明清皇家庙宇,其政治地位与太庙和孔庙相齐,合称为明清北京三大皇家庙宇。

古代历代帝王的读音?

古代历代帝王读音是gǔdàilìdàidìwáng。

金朝历代帝王排名?

1.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族酋长,金国建立者。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消灭辽国。谥号武元皇帝,死后葬于和陵,后改名睿陵。

2金太宗姓完颜吴乞买,汉名晟。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3金熙宗完颜,(天辅三年正月十七甲子日11119年2月28日-皇统九年十二月初九丁巳日儒略历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汉名,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嫡长孙,其父为金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母为蒲察氏。在位15年,终年31岁。

4海陵炀王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即金废帝,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中国金代第四位皇帝,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杀人狂,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完颜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称海陵王。1161年九月,完颜亮在南宋境内的瓜州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时年四十岁。

5金世宗完颜雍(11231189),原名完颜褒,金朝第五位皇帝(11611189在位)。女真名乌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孙,海陵王完颜亮征宋时为辽东留守,后被拥立为帝,在位29年,他死后谥号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庙号世宗,葬于兴陵。

6金章宗完颜(公元1168-1208年),小字麻达葛,世宗完颜雍孙,完颜允恭子,世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道陵(今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东北)。

7卫绍王完颜永济。金世宗第七子。卫绍王死于1213年,时年61岁。

8金宣宗完颜(公元1163-1223年),初名吾睹补,又名从嘉。世宗完颜雍长孙,卫绍王侄;金朝第八代皇帝。公元1223年12月,宣宗在内外交困中走完了他的一生,病死于南京。死后的庙号为宣宗,谥号为圣孝皇帝。

9金哀宗完颜守绪(1198年-1234年2月9日)金国第九位皇帝(1224年1234年在位)原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速,金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皇后王氏。哀宗在位十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

10金昭宗完颜承麟(?-1234年2月9日【儒略历】),通称金末帝,又称金后主,金国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原为金国将领,天兴三年正月己酉(儒略历1234年2月9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他,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据史学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半天,更有说指出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秦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秦国君主是中国先秦时期秦国的君主。自非子始,止于秦始皇。秦国于公元前770年建国,共经历三十几代君主。在这些君主的经营下,秦国从最初的一个非常弱小的国家发展成了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华夏的大一统国家。其中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进而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于公元前770年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使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则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了大后方,奠定了秦国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国,使秦国从此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秦昭襄王则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灭西周公国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即位,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秦嬴(约公元前900年公元前858年),名非子,在位年数约40余年,恶来五世孙。

秦侯(公元前857年公元前848年),名未详,在位10年,秦非子之子。

秦公伯(公元前847年公元前845年),名公伯,在位3年,秦侯子。

秦仲(公元前844年公元前822年),名仲,在为23年,秦公伯子。

秦庄公(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名其,在位44年,秦仲长子。

1.秦襄公(立为诸侯)(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名开,在位12年,秦庄公次子,公子世父之弟。

2.秦文公(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名未详,在位50年,秦襄公子。

秦静公(秦公),名未详,未继位,秦文公之子。

3.秦宪公(秦宁公)(公元前715年公元前704年),名立,在位12年,秦静公子。

4.秦出子(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名曼,在位12年,秦宪公子。

5.秦武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78年),名说,在位20年,秦宪公长子。

6.秦德公(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名嘉,在位2年,秦宪公子,秦武公弟。

7.秦宣公(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名恬,在位12年,秦德公长子。

8.秦成公(公元前663年公元前660年),名载,在位4年,秦德公子,秦宣公弟。

9.秦穆公(秦缪公)(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名任好,在位39年,秦德公少子,秦成公弟。

10.秦康公(公元前620年公元前609年),名,在位12年,秦穆公子。

11.秦共公(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5年,旧误作公元前608年公元前604年),名稻/,在位4年,秦康公子。

12.秦桓公(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旧误作公元前603年公元前577年),名荣,在位28年,秦共公子。

13.秦景公(公元前576年公元前537年),名石,在位40年,秦桓公子。

14.秦哀公(秦毕公/秦公)(公元前536年公元前501年),名籍,在位36年,秦景公子。

秦夷公,名未详,未继位,秦哀公子。

15.秦惠公(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92年),名宁,在位9年,秦夷公子。

16.秦悼公(公元前491年公元前477年),名盘,在位15年,秦惠公子。

17.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43年),名刺,在位34年,秦悼公子。

18.秦躁公(秦公)(公元前442年公元前429年),名欣,在位14年,秦厉公子。

19.秦怀公(公元前428年公元前425年),名封,在位4年,秦厉公子,秦躁公弟。

20.秦灵公(秦肃灵公)(公元前424年公元前415年),名肃,在位10年,秦怀公孙,秦昭子之子。

21.秦简公(公元前414年公元前400年),名悼子(有人认为,“悼子”非名),在位15年,秦厉公子,秦怀公弟(《秦记》谓秦灵公子)。

22.秦惠公(公元前399年公元前387年),名仁,在位13年,秦简公子。

23.秦出公(秦少主)(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85年),名昌,在位2年,秦惠公子。

24.秦献公(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62年),名师隰/连,在位23年,秦灵公子。

25.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名渠梁,在位24年,秦献公子。

26.秦惠文王(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公元前324年改元),名驷,在位27年,秦孝公子。

27.秦武王(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名荡,在位4年,秦惠文王子。

28.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名则/稷,在位56年,秦惠文王子,秦武王弟。

29.秦孝文王(公元前250年),名柱,在位1年,秦昭襄王子。

30.秦庄襄王(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名楚,在位3年,秦孝文王子。

31.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公元前221年),名政,在位26年,秦庄襄王子。

历代帝王相风格流派?

《历代帝王图》中13位帝王形象都具“王者气度”和“伟丽仪范”,从艺术角度来看,具备典型的唐代人物画风格,如人物形象的质感、量感和立体感的刻画,个性表情的呈现和全图体现出的恢弘气度。

仔细看,还是可以发现前六像和后七像略有区别,后七像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更具变化,而且之间的绢质断裂修复痕迹明显。

波士顿博物馆专家认为“从图像学角度来看,虽说全卷前后一贯,但从气势之强弱、笔墨之良劣、设色之新旧、表情之精粗观之,则迥然有别。

综上所述,前六帝一段确可定为北宋摹本,而此卷的后七帝,则是唐时物无疑。”

(吴同撰、金樱译,《波士顿博物馆藏中国古画精品图录:唐至元代》)

图中人物似乎没有完全摆脱早期人物画程式化的特征,尤其是诸帝王身边的随从较为明显,但也可清晰地看到唐初人物画在衣纹线条和设色方面的进步,还能看到画家以史学的态度做了判别,如对开国君主与昏庸帝王在形象上有意作了区分,也对各帝王的性格作了一定的刻画,可以说这是图像化的“本纪”。

汉朝历代帝王的母亲?

刘邦温氏,一说王含始

刘盈:吕雉

刘恭:周美人

刘弘:不详

刘恒:薄姬

刘启:窦氏

刘彻:王氏

刘弗陵:赵婕妤

刘贺:孝武皇后李氏

刘询:恭哀皇后许平君

刘:许平君

刘骜:王政君

刘欣:丁姬

刘:卫姬

刘婴:不详

刘玄:何氏

刘秀:樊娴都

刘庄:阴丽华

刘:贾贵人

p>刘肇:梁贵人

刘隆:养母和熹皇后邓绥

刘祜:左小娥

刘懿:不详

刘保:李氏

刘炳:虞贵人

刘缵:不详

刘志:明

刘宏:董氏

刘辩:灵思皇后何氏

刘协:王荣

历代帝王对秦皇陵看法?

历代帝王都视秦始皇陵为天下第一皇陵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世界历史帝王总数? 历史帝王先后排名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出现了494位做皇帝做到被俘虏,绝对是帝王生涯中的奇耻大辱,但是在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有这样境遇的可不止一两个。其一:被俘虏叔侄档之叔叔:晋怀帝晋怀帝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晋惠帝驾崩后,晋怀帝登基,但是天下局势已经大乱,晋怀帝根本

  • 帝王历史故事 帝王历史故事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出现了494位有一天,国王到森林中去打猎,许多文官武将跟随其后,在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带着猎犬的仆人,他们希望能够满载而归。国王的手腕上站着一只强悍威武的老鹰,这只老鹰被训练出来专门打猎。只要国王一声令下,它就会飞向云端,向下四处寻找猎物。如果碰巧发现鹿或是兔子,它就会快速

  • 历史帝王先后排名顺序 历史帝王先后排名顺序尧舜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排名顺序,圣公主,尊公主,太公主,长公主,仙公主,皇公主,公主,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简称为主,与公主对应的男性称号为王,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女,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数朝代是不会被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宗室女会被授予公主身份,迎娶公主称“尚公主”公主下嫁称“将嫔”。夏、商、周[西

  • 历史帝王功绩排名 中国历史帝王功绩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首推从草根起家,推翻元朝,建立明帝国的太祖朱元璋;其次虽是夺位上台,横扫漠北,派舰队七下西洋,编永乐大典的成祖朱棣。后继者虽也不乏治国明君,但相比开创一代基业的他们,则有些黯然。历史上最杰出的十大政治家中排名第四位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在宋神宗期间任丞相一职,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

  • 历史帝王能力排名 中国史上公认十大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魏220年来,曹丕篡位汉代,称帝,国名“魏”,曹魏史。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了汉朝,历史上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战役中失败,孙权赢得荆州大部分地区。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帮助刘备的儿子刘禅和孙权建立了新的同盟关系。229年,孙权被称为皇帝,国家被称为“吴”,历史被称为“东

  • 历史帝王属相 历史帝王属相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出现了494位做皇帝做到被俘虏,绝对是帝王生涯中的奇耻大辱,但是在中国历史上400多位皇帝中,有这样境遇的可不止一两个。其一:被俘虏叔侄档之叔叔:晋怀帝晋怀帝司马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晋惠帝驾崩后,晋怀帝登基,但是天下局势已经大乱,晋怀帝根本

  • 负荆请罪的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廉颇是赵国名将,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兵攻齐,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被封为左上卿。蔺相如一开始只是宦官缪贤的门客。赵国因为秦昭王索要和氏璧无法决断,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了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完璧归赵,赵惠文王拜蔺相

  • 历史帝王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十大必看的帝王电视剧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大秦帝国》侯勇王志飞主演。此剧是中国历史剧中的另类之作,全剧突出了“法治”二字。打个比方,法治观念好比一块吸铁石从桌上划过,所有历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铁钉一般自动吸附上来,其表现手法独树一帜,观点明确,解析精辟,值得大力推荐。2、《秦始皇》3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秦始皇》,当年投资额高达3000万

  • 中国历史帝王 中国历史帝王顺序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一、天下第一治国大典-《帝学》明.太祖藏书二、天下第一教子名器-《帝鉴图说》明.万历藏书三、天下第一御下宝录-《春秋繁露》唐.太宗藏书四、天下第一厚黑秘笈-《长短经》清.雍正藏书五、天下第一星占绝学-《灵台秘苑》晋.武帝藏书六、天下第一选美真经-《声容》清.顺治藏书七、天下第一房中秘术-《福寿丹书》

  • 大魏历史帝王 大魏历史帝王有叫拓跋浚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有啊战国魏国国君魏无忌:魏国信陵君。魏安厘王之弟,有食客3000人,是当时魏家的杰出子弟。他与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并称四公子。魏武子: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大臣魏延魏征魏忠贤魏源《凤囚凰》以南朝为背景,每个时代都有其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