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亲巡天下。随从有:公子胡亥、宦官赵高、丞相李斯。
一行人浩浩荡荡走到平原津(现在的山东省平原县南)时,秦始皇病倒了。当死亡降临时,秦始皇对正在边陲监军的长子扶苏发了遗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意思是让扶苏将兵权交于蒙恬,自己到咸阳来主持葬礼。这就是秦始皇要将皇位交于扶苏。
诏书尚未发出,秦始皇病死于沙丘(今河北省巨鹿县境内)。丞相李斯考虑到皇帝在外驾崩,可能引起诸公子争位,及天子号令不行,于是秘不发丧。心怀叵测的赵高立即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精心策划了一场政变。
赵高挑拨李斯说,扶苏即位,必然亲信于之长期共处的蒙恬而疏远你丞相,这样你丞相就坐不长了。李斯为一己私利,走上了亡秦亡己的不归路。他与赵高合谋篡改了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以秦始皇的名义赐书大公子扶苏,指责扶苏为人子不孝,指责蒙恬为人臣不忠,”赐剑自裁。”
假诏书送到边陲,身经百战的蒙恬怀疑诏书有诈,但迫于秦法的森严,秦始皇的无尚权威,不敢明说,只是劝说扶苏致书父皇,说明忠心,或可绝处逢生。扶苏不愧是儒家弟子,他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有什么可说的”当着使臣的面,一剑自裁。蒙恬则不愿如此轻率,蒙家三世有功于秦,他相信秦始皇定能消除误会,他既不自裁也不利用手中三十万精兵抗旨,而是束手就擒。当然于扶苏的结局是一样的。赵高除了心腹之患,胡亥顺利登上皇位,沙丘政变圆满功成。
接下来就是胡亥的对12位公子,10位公主的血腥大屠杀。李斯遭腰斩,二世胡亥被赵高所逼迫自杀。赵高立胡亥的侄子子婴为王。子婴设计杀死赵高并灭了赵高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