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修长城?

秦始皇当年为什么要修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1/19 19:34:59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谢邀。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大帝国建立之后,秦始皇乘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将中国推了大一统的时代。

公元前215年秦大将蒙恬率大军北击匈奴,刚刚一统天下的虎狼之师,一举大败敌军,夺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远遁大漠而去。然而得胜之师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易攻为守,三十万大军奉旨就地修筑长城。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秦始皇未能一鼓作气灭掉匈奴,停止北伐,而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筑长城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重点防御匈奴等游牧族的内侵

秦修筑的长城,是将战国时期原六国所筑的长城连接起来,作为抵御外患的固定防御工事,以遏制匈奴及游牧族的骚扰入侵,保卫北方边防,保障国土安全和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稳定,它对于中原经济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划定共同的地域

秦朝疆域东至海,南至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自西北临洮(甘肃岷县)起,大体循秦、赵、燕旧长城至东北辽东止,筑长城万里,这是当时确定的中国疆域,疆域内的居民基本上是汉族,秦以后的中国就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向外扩张的。注:引范文澜《中国通史》。

三、节省开支的需要

秦始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会算经济账的始皇帝。

(1)匈奴及游牧族的骑兵大军飘忽不定,来去无踪。而秦军深入大漠作战,则需要数量庞大的骑兵与之相应。要把不善骑射的农夫训练成为具有战斗力的骑兵,就要花费巨大的成本。因此与匈奴长期大规模作战,没有雄厚的经济做支撑,那是不可想象的!

(2)军需补给困难,粮草运输和损耗的费用也相当巨大。当时粮草运输只能靠人力和畜力,《史记》载,从中原地区向北方前线运输1石粮草,成本高达192石。成本之大相当惊人。

(3)秦借鉴了战国时期修筑长城的经验。《史记-蒙恬传》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险治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长城这种防御工事,将原来的运动战场变固定的防线来阻击入侵之敌,起到了扬长避短的作用。

其优势是,防守的农耕民族可以从附近的农田获得粮食,而进攻的游牧族却远离了放牧的草场。在修筑长城同时,‘’用险治塞‘’在主要通关大道上又修筑了坚固的关隘,秦军只要固守长城防线,就遏制了游牧族骑兵优势的发挥。

四、彰显秦始皇丰功伟绩

修筑长城,划定共同的地域,是秦始皇一生干的有利于统一的大事业。有了万里长城,不仅在当时起到了防御匈奴及游牧族的入侵,捍卫了边疆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和国土安全,而且还成为后世历朝历代用来抵御外患,镇守国家北部边疆的重要军事防线。

所以,文治武功的秦始皇才会耗费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去修筑宏大的,万古流芳的万里长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开创帝制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秦始皇于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

  •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美好一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以下那我为大家分享,我首先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同时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作为第一个大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可以称之为华夏千古一帝。他灭了六国,

  • 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传说秦始皇时期赋税劳役繁重,有一对青年男女万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也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千辛万苦,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已经死去的噩耗,她在长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墙为之崩裂,露出万

  • 长城的传说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孟老汉和姜老汉互为邻居,仅一墙之隔。一年春天,孟老汉在自己院中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浇水、施肥精心培育,葫芦秧长得肥壮、高大,从墙头爬过去,到姜老汉的院里结了个很大的葫芦,有几十斤重。等葫芦熟后,姜老汉拿刀把它切开,突然见里边躺着个又白又胖、非常可爱的女娃娃,姜老汉喜台望外,奔走相告,村里人听

  • 汉代仙人东方朔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人,字曼倩,山东琅琊人,他学识广博,机智聪明又诙谐幽默,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虽然在汉武帝身边多年,却始终得不到重用。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好神仙求长生的皇帝,作为与汉武帝特别亲近的东方朔,也就被人们虚构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使东方朔这个历史人物成了一位神仙。神话中的东方朔是王母身

  • 古代秦始皇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秦始皇软禁与假太监私通的太后,并且把两个刚出生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扑杀,把车裂。做事果断有气魄同时也表现了他心狠手辣我说的比较简单你可以去了解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1、十二金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据传是秦

  • 关于秦始皇的所有历史资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 秦始皇烧的什么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烧的是除了秦国史书以外的各国史书、诗书、百家之言等等,但医药、占卜、种植、法律方面的书籍没烧。从《史记.始皇帝本纪》的记载也能看出,史书是必烧的范围,而诗书百家则是“除博士官以外不得私藏”,所以一些先秦著作还是能够保存的,而史书却大多消失了,研究先秦史常常被史料不足所困扰。

  • 六国被秦国攻取以后,六国国君的下场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自秦襄公时期成为诸侯国到秦王政继位,期间经过了数位君王的励精图治,实际上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具备灭掉六国的实力,尤其是长平之战之后,秦国鲜有败仗。但我们通常认为自秦孝公时期开始,秦国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即贾谊说的“奋六世之余烈”,到了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李斯便提出秦国一统天下的时机到

  • 秦始皇的“阿房宫”为谁而建,它究竟隐藏了一段怎样的千古奇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阿房宫,是秦始皇为自己建的享乐宫殿,这在司马迁的“史记”里是这样写的,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完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指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这就是司马迁笔下宏伟而著名的阿房宫。司马迁的属之咸阳,就是阿房宫属咸阳管辖,陕西话的阿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