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传奇秦始皇为什么掐自己?

楚汉传奇秦始皇为什么掐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88 更新时间:2024/1/20 9:34:00

秦始皇,本名嬴政,也称始皇帝,是中国第一位“皇帝”,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东巡的路上,按史书记载是病重而亡,也有很多说法是猝死,猝死是突然死亡,这和病重不冲突,实际上他巡游到平原津(山东省)附近就开始不适了,行走到沙丘(河北省)后就死亡了,所以可以说是猝死。《楚汉传奇》电视剧在秦始皇猝死时安排了一段戏:秦始皇突然自己掐住自己,赵高上前劝阻,他不但不停下,还用另一只手掐着赵高,从赵高要死要活的表现来看,力道很大,不久后,秦始皇就死了,剧中没有表达是自己掐死的,还是当时已经病重的不行了,掐自己只是加速死亡。不过《楚汉传奇》这部剧艺术加工较少,比较尊重史实(韩信求得齐王称号,刘邦怒,张良踢刘邦那段,让我很气,明明是陈平嘛)。秦始皇临死前掐自己也不是完全凭空虚构,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嬴政年幼时就患上了:“哮喘”,这种病放到现在都不好根治,那时候就肯定不行了。所以编剧根据这段事实,想象出嬴政临死时哮喘突发,但又因为病重无法表达清楚,所以就掐住自己难受的脖子的场景。

皓镧传就是演绎赵姬的(这女人也能洗?)

但,编剧想表达的只有这些吗?我想不是,秦始皇英明果敢、雄烈过人、聪慧敏锐、大气磅礴,但同时也急躁易怒、残暴不仁、骄横多疑,如此的性格缺陷造成了临死的“作死行为”;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一切,由本人给大家稍作解说:

嬴政幼年坎坷,跟随人质父亲颠沛流离,青年时(13岁)父亲早死,继位后由自己一直敬仰的吕不韦辅佐自己,称其为“仲父”(仲是第二的意思)。亲政之后,突然知道了自己的仲父和母亲赵姬有私情,同时流言四起,都说自己是吕不韦的私生子,很快母亲赵姬和假太监“”私通的事情也暴露了,竟然还有两个私生子养在宫里,一国太后,竟淫乱至此!还有那个,到处炫耀他是自己的“假父”(意思就是不是亲生父亲,但上了他母亲),宫内大臣都知道了,更可恨的是这个还是吕不韦专门送进来给幕后“解闷”的。心中的圣殿倒塌,他彻底的爆发了,清醒了:这世人都是恶的,哪里有什么好人,哪里有什么善人,我最相信的吕不韦,他位极人臣,家财万贯,对我关心备至,没想到这一切都是他那“奇货可居”的一个骗局;生我养我的母亲也是和吕不韦一伙的,除此之外,她还是个不甘寂寞,不知羞耻的女人。我最亲近的两个人都不能相信,还有谁可以相信?

于是,嬴政性情突变,先是派人抓住赵姬和的两个私生子,装进麻袋,活活打死;后,抓捕已经提前叛乱的,让他车裂而死;而后马上抓捕了吕不韦;没想到满朝文武,为吕不韦求情的人络绎不绝,可见此人在朝中势力庞大,好,看在所有人面子上,饶你一命,滚去蜀地(放逐犯人之地,现四川省),永远也别回来!这一切结束后,嬴政做事理政坚毅果断,他“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合,扫平八荒。天下终于归于一统。分封制?搞笑,全天下都是我的,我绝不分封,始皇帝设立郡县制,自此,封地建国这一传统在中国基本消失,后世只有少数封地建国情况(如明朝朱元璋封自己的儿子),中央集权更加明显。统一六国后,计量单位、货币、习俗、文字等都要和大秦一致!(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既然天下一统,秦王这个称号就委屈我了,我需要一个新的称号。于是,根据“三皇五帝”,“皇帝”称号诞生。可总有人嫌日子过得不痛快,一帮儒生总是聚在一起批评时政,格老子的,我雇你们来骂我了吗?还有那个傻瓜淳于越,竟然还想回归分封制?这些人既然闲着没事儿干,就都去死吧,都坑杀了!那些让他们有着这些奇怪思想的书,更是不能留,全都烧了!这下,世界清静了,大家的思想也都统一了,我大秦可历万世了。时间过得真快,我也开始有白头发了,不行!我要长生不老,我派遣了这么多人去找长生不老药,没有一个找到,那个徐福更可恨,带走了我三千童男童女,就再也不回来了!你就算到了天边去做国王也是大秦的私生子!你的一切也是老子赐给你的!(笑看日本)。我最亲近的长子扶苏,也来劝阻我,为了让他明白创业的艰辛,塞外匈奴的可怕,扶苏你去塞外戍边吧,锻炼一下你才能明白父亲的苦心。我知道秦法残酷,百姓恨我不死,出巡时我让准备了很多空的马车,不让人知道我真正的位置,果然,一天一颗大铁锤砸碎了我的副车,这些刁民,真应该杀光他们!车到了沙丘了,我的身体也垮了,可恨的是老毛病哮喘也发作,喘不过气,我穷尽十数年,也没找到仙药,都在骗我!都是骗子!吕不韦是,母亲是,儒生是,术士也都是!我看来是不成了,这可恶的哮喘也来折磨我,我掐死你,我掐死它就不会折磨我了!

以上,是对秦始皇这个性格的演变过程的一个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编剧想表达的应该是秦始皇临死前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没有得到仙药的绝望,再加上哮喘的老毛病,导致其暴躁并加重了病情,发疯般的掐着自己,根据科学,自己是无法掐死自己的,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是大力掐自己,导致其他疾病加剧杀死了他。那么,你认为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真的是私生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之所以有“秦始皇是私生子”这个说法,是因为司马迁分别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吕不韦列传》中的记载不同,引发此争议。《史记秦本纪》说;“庄襄王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是说秦始皇帝,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然而《史记吕不韦列传》却记载了一个嬴政实为吕不韦之子的传奇式故事:“吕不韦与邯郸绝色善舞的美人

  • 秦兵马俑的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

  • 秦始皇为什么只活了50岁?有没有可能是被人下了毒?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可能。秦始皇乃千古一帝,雄才大略,何其英明,在秦始皇活着的时侯,谁敢下毒?就算自已不要命了,连九族的命也不要了吗?纵如胡亥、李斯、赵高之类的人,在秦始皇面前也只能仰视,篡改诏书也只敢在秦始皇死后才敢,秦始皇活着的时侯恐怕是万万不敢。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第五次东巡途中,应该是得了急性病,否则

  •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现代高科技能否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现在高科技都没有让现代人长生不老,如何能让秦始皇长生不老。长生不老是自人类以来,一直不懈的追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渴望能够长生不老,宠信方士,寻求长生秘诀。方士徐福为秦始皇求长生不老药,出海寻找蓬莱、瀛洲诸仙山上的仙人,结果不知所踪。如今社会科技发达,人们也没有放弃对长生不老的研究探索。在科学和

  • 如果嬴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秦王朝是否会迎来覆灭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的发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都是有定数的,就象四季轮回一样不可抗拒。也不会因某个人的意志而转移。虽说有少数有能力的人能改变历史,那也不过是顺应了历史的朝流而做。问秦始皇如果得到了长生不老药,大秦是不是就有了保障?这世上能让人延年益寿的药物还是有的,但是效果只能维持在一个特定

  • 秦始皇到底有没有派人东渡去寻长生不老药?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我要回答秦始皇的父亲是谁(问题找不到了)。。。在秦昭襄王年间,赵国大商贾吕不韦,随着秦国伐赵,在混乱中吕不韦携爱妾赵姬逃到秦国。在咸阳有偶然一次机会,在一处青楼结识了秦公子,子楚。见子楚一表人材,是将来秦国王室的接班人。吕不韦史称大阴谋家。从此以后,吕不韦和子楚交往频繁。有一此吕不韦有意识,带着爱妾

  • 秦始皇一生都在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哪些方法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身边聚集了一帮大忽悠,差点把他带沟里去……说秦始皇一辈子都在找长身不老的方法,有些夸张了。正史野史当中,都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开始找仙药的。之前忙着打仗,也没那么多闲心。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找了一大批原来各国的方士,组建了一个团队负责这件事。这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大忽悠徐福,齐国人;方士卢生,

  • 为什么像秦始皇那么聪明绝顶的人还相信什么长生不老术,还派人海外寻仙药不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秦始皇横扫宇内,统一天下,并非他一人绝顶聪明所能为之。而是奋六世之余烈,在前面几代君王的孜孜不倦而打下坚实的统一基础。其次,车同轴,书同轨,虽是秦始王在位期间推行的国策,但是这个政策是丞相李斯提出的,并非始皇帝自己的绝顶聪明而为。因此,由上述两点,秦始皇不过普通人尔,何来绝顶聪明。因此他后期醉

  • 秦始皇当初找到了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吗?为何最后没有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长生不老药已经找到了,徐福也因此触犯天庭在海上遭遇风暴整整七七四十九日,死伤惨重最后飘到东瀛,徐福自感天怒难消不想回去将灾难带入华夏大地所以令人将长生不老之药送回咸阳而自己和其他人留在东瀛了却残生,不但饱受地震,海啸的摧残,而且更可怕的是生子变态,残忍,三寸丁。生女淫贱,龅牙,罗圈腿。但遗憾的是

  • 兵马俑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陵东侧约三里处出土的兵马俑,如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这些数以千计的陶人陶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据说秦始皇二十二岁统一中国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为他修建陵墓。因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阳产玉,山阴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他把墓地选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