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星堆的历史价值及地位是否会超过秦始皇兵马俑?

三星堆的历史价值及地位是否会超过秦始皇兵马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4/1/2 17:33:43

兵马俑就是一个陪葬坑,没有什么悬念,只是等身高,,,而三星堆的内涵就太大了,神秘、未知、不拘一格,,,所以,三星堆价值远远超过兵马俑,,,,

兵马俑的主人到底是谁?是秦始皇还是芈月?

本来兵马俑的主人是秦始皇这事一直是考古界和历史界的共识,是没有争议的,直到一个叫陈景元的建筑学家指出兵马俑的主人有可能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宣太后,这事才引发了争议,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出了一个节目来说明这事。

当然了,学术是可以有争议的,有不同的观点很正常,陈景元之所以说宣太后是兵马俑的主人,也有他自己的证据,主要有三点:

一、兵马俑中有一部分俑的头上是歪髻。

所谓的歪就是歪的、不正的发髻,古人从来不理发,头发长了之后,就在头顶上盘起来,而歪髻就是部分兵马俑的头上有盘起来歪的发髻,如果你看过兵马俑的照片或者到现场看过,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歪髻,应该在秦军是一种普遍现象。

兵马俑

这种歪歪的发髻也曾经在楚国的古墓中出土过,因此陈景元先生认为这是楚国风格,而秦的陪葬品不可能是楚国风格,而秦国掌权人中只有宣太后是楚人。

二、兵马俑的服装是五颜六色的。

秦朝是水德,秦始皇及秦朝是崇尚黑色的,秦始皇的龙袍服饰及秦国官吏的服装都是黑色为主,但是,出土兵马俑身上的服装颜色都是五颜六色的,在兵马俑一号坑中出土的1087件兵俑的上衣,其中绿色衣有118件,红色衣有88件,紫色衣有52件,天蓝色衣有16件,白色衣有2件,在三号坑里出土的兵俑颜色更加丰富,有朱红、玫瑰红、粉红等13种颜色。

这种五颜六色的穿衣风格,不符合秦国的传统,而楚国却是这样的风格,因此陈景元认为兵马俑是楚国风格。

彩色兵马俑

三、兵马俑中出土的战车轨宽度不统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大一统制度,车同轨、书同,统一了车轨宽度,但是在兵马俑中出土的车轨宽度很多都不一样,宽度分别有1米、1.1米、1.2米、1.3米、1.37米等不同尺寸,如果这是秦始皇的陵墓,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同尺寸的车轨呢?

四、出土兵马俑身上刻了一个奇怪的字:“脾”。

当时在兵马俑身上发现刻了一些奇怪的字,有一个字经考古学家确诊为“脾”字,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字,古文字专家段熙仲教授就认为是两个字,左边的字是“月”,右边的字是“芈”,合起来就是月芈,古人的字是从右向左读的,这两个字就是芈月,这也是电视剧中把宣太后的名字叫做芈月的原因,这也是兵马俑被认为是秦宣太后陪葬品的理由之一。

史书明确记载了秦始皇刚刚当上秦王时,就在骊山开山凿洞准备修建陵墓,等到他统一天下的时候,把全国七十多万刑徒送到骊山修建,把隧道一直挖到有水的地方,然后用铜封固,陵墓中有仿制的宫殿、房屋和各种奇珍异宝,还有带机关的弩箭,有人靠近就射向目标,陵墓中有水银制作的千川百溪和江河大海,使用机关让这些水银河互相连通,陵墓中还有仿造的日月星辰,还有娃娃鱼的脂肪制作的油灯,很长时间都不会熄灭。

形态各异的兵马俑

秦始皇的陵墓从他刚当上秦王开始,一直修建到他去世的一年之后,才真正关闭,一共修建了37年时间,下令关闭陵墓的是秦二世胡亥,关闭陵墓时,有很多工匠和奴隶被关在其中,但《史记》没有提到兵马俑,从后来的考古来看,整个秦始皇陵墓的占地面积达到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可见规模之大,现在来论证一下兵马俑到底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还是秦宣太后的。

我的结论是:秦始皇是兵马俑的主人。先逐一反驳怀疑是宣太后陪葬品的四个疑问:

1、一部分兵俑的头上是歪髻。按历史来看,秦国风格的盘发主要是把头发盘在后脑正中间位置,这个在电视剧《大秦赋》中都有记载,但是,这并不是强制的,秦始皇修建的时间跨度达到37年,秦国风格也是一直在改变,尤其是后期变化更大,秦国在一系列对外征战中,吞并了其他诸侯国的土地和人口,风格变得多元起来。

比如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有两个叫黑夫和惊的秦国士兵写给家乡的书信,这两个秦兵的家乡是安陆,今湖北云梦,这个地方最早之前是楚国的,后来被秦国占去,黑夫和惊也是楚人,但他们参加了秦兵,他们的发髻当然是楚人风格,这个并不奇怪,并不能由此认定兵马俑是楚人风格,当时的文化已经融合了。

好多歪髻兵俑

2、关于兵马俑的服装是五颜六色的,这个很好理解了,黑色虽然是秦国最崇尚的颜色,但不是人人都能穿黑色的,当时的等级制度森严,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当时是有严格规定的,只有皇帝和贵族们才能穿黑色,而普通士兵只能穿五颜六色的衣服。

3、至于兵马俑中出土的车轨宽度不一样,这个也比较好理解,秦始皇陵墓修建时间长达37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是公元前221年,统一车轨也差不多就是公元前221年,但秦始皇的陵墓是从公元前247年开始修建的,已经修了26年了,不同的车轨很正常。

另外,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六国的战国全部归属秦国,秦国总不能把这些全部给毁了吧,只能说新建造的车轨按统一标准修建,至于之前存的车轨,只能由它存在了,所以也有可能拿下陪葬,秦始皇陵墓中车轨宽度不同,也算正常了。

4、至于兵马俑身上的刻字:“脾”,先不说这个字到底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你见过谁会把陵墓主的名字刻在陪葬品上的?就算是芈月二字,把这两个字刻在兵马俑身上是什么意义,况且如果宣太后真是陵墓主人,她的名字不用避讳吗?怎么可能随便刻出来呢?所以把芈月刻在兵马俑身上是不合适的,也不符合礼仪。

马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可以证明陵墓主人是秦始皇:

一、宣太后只是秦王的母亲,只是太后,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会给女子修建这么大规格的陵墓吗,兵马俑一共有四个坑,合计总面积14260平方米,如此大的面积,秦国不可能为一个太后修建这么大面积的陪葬坑。

另外兵马俑四号坑是空的,里面没有任何兵俑,很明显是规划好了,但没有时间来得及放置兵马俑,而被迫关闭陵墓的,如果是宣太后的,那一定是秦昭襄王修建的,秦昭襄王可是活了74岁,在位55年的,不可能没时间的,只有可能是秦始皇的,然后因为秦末农民起义而被迫提前结束的。

二、出土的兵马俑中有六匹马拉的马车。在当时只有天子的规格是六匹马,诸侯是五匹马,卿是四匹马,大夫是三匹马,士是二匹马,平民是一匹马,这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规定的,不是可以随便改变的,秦宣太后只是太后,按最高礼节算是诸侯,顶多五匹马,所以只能是秦始皇的。

秦始皇

三、兵马俑中出土的大量兵器上有铭文记载,秦国的兵器最早是标注监造、主造、造者,分别监察者,主要负责者,建造者,秦国的法律相当严格,标注齐全是为了保持可追溯性,一件兵器在谁的手上出现质量问题,谁就要负法律责任。

而有大量出土兵器上记载: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zhe)丞义工(diao)。

三年指的是秦始皇纪年三年,指建造兵器的时间,相邦吕不韦指最高监察者,寺工指的是负责建造兵器的机构,是人名,是寺工的负责人,丞是寺工下属的机构,义是人名,负责管理工匠,工是工匠,是工匠的名字,这一刻字把所有的相关责任人全部记载在册。

既然兵器是秦始皇三年吕不韦负责监造的,那跟宣太后有什么关系,这直接证明了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不是宣太后的。

出土兵器上的铭文

四、史书记载了宣太后的陵墓是在芷阳东陵,在今西安东北35公里,而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是在西安市临潼区,芷阳东陵离兵马俑有几十公里,而秦始皇陵墓离兵马俑只有1500米。况且秦始皇身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的陪葬坑就是180个,四个兵马俑坑只不过是众多陪葬坑中的四个而已,宣太后陵墓不可能有这个规模。

《史记秦本纪》:四十二年,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十月,宣太后死,葬于芷阳的郦山。

所以,兵马俑的主人只可能是秦始皇,不可能是宣太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安的兵马俑有没有用真人制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肯定的说,现在展出的兵马俑里是没有活人佣的。去参观过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游客都免不了感慨其宏伟壮观。三个坑里面的陶俑有加起来多达数千个,可谓千人千面。秦始皇下令制造兵马俑的目的就是用它们来代替活人活马殉葬,所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只是烧制而成的不同模样的人形兵马俑而已。关于秦始皇陵出现活人俑这一说,是

  • 西安兵马俑和安阳殷墟,哪个历史价值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兵马俑名气更盛,但若论历史价值还是殷墟更胜一筹。1899年王懿荣发现的甲骨文使被“疑古派”否定了的商王朝重新建立在有文字可考的基础之上,成为海内外学者公认的中国历史的开篇,1910年,甲骨学家罗振玉据此考证出其出土地小屯村曾是的晚商都城。1928-1937年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

  • 秦始皇陵兵马俑背靠哪座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骊山了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不过趁此机会,我来谈一谈骊山是座什么山?他有什么奇妙之处?骊山,地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海拔多少我就不说了,懒得去百度!以下仅以我知道的知识,来介结一下“骊山”!相传,“女娲娘娘”就是在这里补的天!对的,你没听错!是女娲娘娘!虽然是一个神话故事,但是有一定的道理!从考

  • 秦国历史上的丞相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国历史上的丞相有百里奚,蹇叔,李斯、吕不韦、商鞅,张仪,等等。李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字通古。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师从荀子,他和师弟韩非之间的故事,让小编想起庞涓和孙膑。然而,韩非和孙膑却是两个结局。李斯上《谏逐客书》,被秦始皇采纳,保证了山东六国的精英士人,没有东流。秦始皇称帝后,李斯任为

  • 秦国史上出现的权臣中,都有过哪样的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封建社会时期,王权和相权竞争十分激烈,在最开始的时候,相权几乎与王权相差无几,但随着一次次的改朝换代,一代代帝王的不懈努力,王权逐渐超越了相权。但在早期时,权臣还是有很多的;秦国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诸侯,但仍然无法避免权臣的产生,所以这里就来看看秦国历史上的四位权臣,看看都有谁吧。第一位:商鞅商鞅是

  • 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的经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和我是老乡,都是河南的,我给你介绍一下:一介布衣李斯,30岁仍一文不名。他只身来到秦国,历尽磨难,差点死掉。后终成大秦丞相吕不韦三千门客之一,并借机面见秦王,由此开始了他的从政之路。李斯辞职公元前254年,李斯第一次登上了中国历史的大舞台。李斯此时的角色,只不过是一名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务员,在楚国上蔡

  • 秦始皇统一六国中有趣的故事,要能吸引人,不要大家都知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汉族。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秦始皇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及掌管。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始皇22岁时,在故都雍城

  • 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或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兵马俑的传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支军队,他们黑衣如铁、迅捷如风,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们令天下为之丧胆,为之变色。他们被称为虎狼之师。但事实上,他们比饿虎更加凶猛,比狼群更加团结。他们的军歌里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他们的事迹在千百年后仍为后人所津津

  • 秦朝的人物和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

  • 历史名相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最受人尊崇的十六大著名丞相一、齐国名相管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